时间:2022-6-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2月11日早上7时,第3装甲军开始了第二次解围行动,目标是雷相卡,那里的地形最便于部队行动,而且也是通向包围圈最近的通道,当地跨过格尼洛兹伊季基奇河(GniloyTikich)的桥梁更是突围的关键要点,必须拿下。由于德军准备周密,进攻达成了突然性,当面苏军第步兵师的防御很快被瓦解了,第16、17装甲师在“贝克”重装甲团的“虎”式坦克支援下,一口气突破了苏军三道防御阵地,推进了15千米,右翼的第1装甲师也取得了出人意料的进展。为了保持进攻节奏,胡贝命令夜间继续进攻。2月12日,德军经过激战占领了雷相卡,距离被围部队只有13千米,解围似乎成功在望。此时,布赖特最担心的是左翼“警卫旗队”师的战线,一旦那里被突破,那所有努力就前功尽弃了。

■年1-2月,德军的虎式坦克在对苏军发起反攻。

解围部队向北推进的同时,在“警卫旗队”师的阵地上,战斗也以非常激烈和残酷的方式进行着。2月11日,“库尔曼”战斗群向沃提列夫卡(Votylevka)西北发起了一次反击,击退了一支营级规模的苏军部队,他们正试图穿透德军的主防线。在“魏登豪普特”战斗群守卫的塔特雅诺夫卡村(Tatyanovka),苏军第58步兵师在第3坦克军的坦克支援下发起了团级规模的冲锋,迫使该战斗群撤出村落,后退了米。战斗群已经相当虚弱,无力向如此强大的敌军发起一次有效的反击。

德军士兵们如今处在非常困苦的境地,他们极度疲劳、体力透支、睡眠不足、供给短缺,还要不断进行仿佛无休止的战斗。党卫军第1炮兵团第2营的一名炮兵观测员弗立茨·戈茨曼下士(FritzGottzman)跟随“魏登豪普特”战斗群行动,在2月13日傍晚,他和其他几个党卫军士兵挖了一个散兵坑,在向营里报告了炮击方位后,他就沉沉地睡去了。哪知就在当晚苏军发起了夜袭,守军发射了事先约定的红色信号弹,召唤炮火支援,成功击退了进攻。然而,隆隆的枪炮声也没有打断戈茨曼的美梦,他一直睡到天亮。他后来回忆说:“我太累了,战场上的嘈杂对我来说完全是充耳不闻。”尽管饥疲交加,“警卫旗队”师仍然坚如磐石,没有让试图切断第3装甲军后路的苏军得逞。

■年2月,与坦克共同作战的“警卫旗队”师装甲掷弹兵车队。

2月12日,随着德军占领雷相卡,苏军的侧翼攻势更加猛烈。在当天16时30分,苏军第58步兵师向由“警卫旗队”师侦察营守卫的雷皮基村(Repki)发起大规模进攻,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侦察营被迫撤出村庄,向东后撤了几千米,到达沃提列夫卡以东党卫军第2装甲掷弹兵团第2营的阵地。在这里,在前一天才临时代理营长的瓦尔德中尉(Wald)指挥下,党卫军士兵死死挡住了苏军的脚步。在苏军步兵、坦克的反复冲击和火炮的猛烈轰击下,第2营死战不退,激烈的厮杀彻夜不息。在由第步兵师第团防守的维诺格拉德村(Vinograd),德军阵地在苏军第3近卫空降师的轮番攻击下岌岌可危,村北面的防线濒临崩溃。危机时刻,“警卫旗队”师投入了最后的预备队——1辆豹式坦克和12名掷弹兵——向苏军进攻部队侧翼发起勇猛的反击。已经胜利在望的苏军猝不及防,竟被这支小部队打垮了!随后,这支小分队在掩护村落北面的树林中占领了阵地,确保德军防线不失。

■年2月,正在发起进攻的“警卫旗队”师坦克群。

战斗不仅在前线进行着,在后方也同样进行着另一场战斗。“警卫旗队”师后勤官京特·施托尔茨中校(GunterStoltz)想尽办法为前线输送物资,保证战斗的顺利进行。他面临着道路恶劣和运输工具短缺的双重困境。为了解决补给问题,施托尔茨从当地征用了辆马车运送补给品,但仍不能满足需要。虽然整体实力已经大为削弱,“警卫旗队”师每天仍然需要几节火车车皮的食品、燃料、弹药和其他物资,才能维持战斗行动。施托尔茨在当地砖场发现了大量窄轨铁路的铁轨,灵机一动,征集平民用这些铁轨铺设了一条通往前线的应急铁路,用马拉的煤斗车运载物资。这列“马拉火车”大大提高了后勤运输效率。尽管如此,前线仍然深受物资匮乏之苦。实际上,在整个解围战过程中,没有一支德军部队认为自己得到了足够的补给品。

原创不易,看官们如果觉得内容还不错,请点赞和点“在看”。

欢迎搜索ID:PanzerCSG

或长按以下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