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2-2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中医治疗白癜风好吗 https://m-mip.39.net/pf/mipso_4945584.html

橡树出版之

编者按oaktreepublishing

身为基督徒,虽然我们已接受耶稣基督为自己生命的救主,但身处世俗时代,我们身上又有根深蒂固的文化痼疾。伴随日益深入人心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是强烈的利己主义。因此,当我们走进信仰生活愈久,愈容易重新回归这种文化惯性,而顺手拿起信仰来装点门面。今天的两篇文章,带我们来深思基督信仰对我们的真实意义,以及不同基督徒的不同终局,以提醒我们重新立定心志,归正我们的信仰。

信仰之于你我究竟意味着什么?

joeshome

神为何让这事临到我?

常常听见身边有人问:“神为什么让这事临到我?”刚信主有一段时间,我也会经常这样问。后来有一天灵修时,我的心里涌起一个强烈的反问:“神为什么不可以让这事临到你?”这个反问让我无法躲避,默想了许久。是啊!神为什么不可以让这事临到我而是临到别人?那天我继续自问:信仰之于我究竟意味着什么?基督之于我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想,我若因要诸事顺遂心意而相信一位神,我若因要此生心情一片大好而相信耶稣,我若因要人生的道路上成功如意而追随基督,我想我是羞辱了自己过往人生的全部积累和阅历,因为这本就是赤裸裸的迷信,和古时愚昧帝王寻求长生不老丹并无二致。对于这样一种信仰观的否定,简单如捅破一层窗户纸,但我们的愚昧常常让我们连伸手去触摸这层窗户纸的勇气都没有。所以,我们一手抓着世界,一手拉着上帝,悬在空中,奄奄一息地苦苦挣扎。

基督来,不是要我们的生命锦上添花,而是为要拯救失丧的人,其中一个就是我。所以,我信耶稣基督,是信他可以让我这个人死里复活,不仅仅是未来有一天和他一样复活,时下对我更重要的是,我靠着我所信的神,因着我里面的圣灵,每一天都比昨天有了更多对自我“罪人”身份的确认,进而有了更多对圣洁的渴慕,以及更多对救赎的感恩和对灵魂的负担。

耶稣说:“在世上你们有苦难。”这是一句人所共知的事实,我自己就是这苦难的主角。耶稣继续说:“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这当然也是一句事实,但绝非人所共知,甚至可以说知者寥寥,信者更是寥寥,我们没有确信自己就是这胜利的主角。我们的信仰常常注目在对前半句的惧怕上,却太少定睛于后半句的盼望里,所以我们太少放心,太多担心;太少对救恩的知足,太多对神的要求;太少对福音的践行,太多对知识的论争。

我为何不能靠别人的方法论成功?

基督徒的圈子越来越多兴起名目多样的事工:婚姻辅导、亲子辅导、职场辅导、人际关系辅导、心理辅导,诸如此类。我为有各样不同恩赐的人摆上自己服事神而感恩,但我同样为这类事工如浪潮般涌现而心忧。我担心的是,如潮般的人流忙于解决自己遇到的具体问题,却疏于安静下来认识那个自己眼前模糊不清的神;我担心的是,福音对于一个基督徒越来越不够,我们需要给它加上各种附属:福音+婚姻、福音+职场、福音+教育、福音+医疗,简言之,就是福音+一套成功活着的方法。

圣经告诉我们攻克己身,我们觉得这句话不够,需要方法论,其实我们需要的不是这一套方法论,而是需要一颗谦卑的信心。我们不够谦卑,所以我们不承认自己是一个需要攻克的罪魁;我们不够有信心,所以觉得神说这句话太笼统,没有用,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我们在神的话语周围绕圈圈,却不愿让这句话直击自己里面最败坏和污秽的核心,然后直接把那个足以致命的毒瘤切割出来。我们不停地绕圈圈,最后绕到不读经不祷告,或者读经味同嚼蜡,祷告形同虚设,遇到一个辅导者,就迷茫地问:我为什么没有改变?这个问题的背后只有一句话:“我为何不能依靠别人的方法论成功?”

我相信不少人和我有同感,圣经越读越令人敬畏地感叹:此书只应天上有啊!所有人际关系的问题,一句“看人比自己强”就让你无处躲藏;所有功名利禄的问题,一句“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就让你茅塞顿开;所有心理的问题,一句“喜乐的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让你不能不思想喜乐;所有压力的问题,一句“不要为明天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就让你肩头一轻。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样读经,我们还是在用圣经当做处理此生问题的方法论。如果每次读经,我们读到了一位掌管宇宙万物的上帝,无微不至地爱我们爱到亲自为我们数算头发丝,看着我们肆无忌惮的堕落,亲自让他的独生子耶稣来到世上,无佳形美容,无功名利禄,甚至没有枕头的地方,最后为我们被他故土的人亲自钉死,死后三天复活,为确保我们的信心不失落,亲手在我们里面安放圣灵作为保惠师。

如果我们每次读经都是读到这些信息,我们还为自己储蓄卡上的零太少而夜不能寐吗?如果我们每次读经都是读到这些信息,我们还会忧愁自己不够俊俏的容颜而拼命修饰妆容吗?如果我们每次读经都是读到这些信息,我们还会担心自己感冒发烧拉肚子吗?如果我们每次读经都是读到这些信息,我们还会围着这个世界“出名的罪人”打转转,却把耶稣扔在一边置之不理吗?

我不否定我们需要属灵的牧养和教导,否则我就是在否定“许多的见证人”和标杆了。我否定的是我们将这些资源越过神。那样的话,哪怕是你的书架上属灵畅销书摆满,纵使你的客厅围坐着一百位著名神学家和牧师,你还是你,耶稣还是耶稣,名人还是名人。对你而言,天堂还是天堂,世界还是世界,地狱还是地狱。因为耶稣要做的锦上添花之事只有一件,就是按着神的形像受造的我们从死里复活。

延伸阅读

两类基督徒的终局

莱尔

“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

“所以,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凡听见我这话不去行的,好比一个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并且倒塌得很大。”耶稣讲完了这些话,众人都希奇他的教训,因为他教训他们,正像有权柄的人,不像他们的文士。(太7:21—29)

主耶稣用一段刺透人心的应用结束了登山宝训。他从假先知转向虚假的认信之人,从不纯正的师傅讲到不纯正的听众。这里的话是讲给所有人听的。愿我们都蒙恩,可以把它应用到我们自己心上!

这里的第一个教训就是,仅仅在外表上认信基督教信仰是无用的。

不是每一个说“主啊,主啊”的人都必然进天国,不是所有认信和自称是基督徒的人都必得救。

让我们注意这一点。要救一个灵魂,所要求的远超大部分人看似认为所必需的。我们可能奉基督的名受洗,自信夸耀我们在教会里的特权。我们可能有头脑的知识,对我们自己的光景相当满意。我们甚至可能作传道人,别人的教师,行“许多异能”——与我们教会有关的异能。

但在这整一段时间内,我们实际上是在遵行我们天父的旨意吗?我们真正悔改,真正相信基督,活出圣洁谦卑的生命了吗?如果不是,那么尽管我们有一切的特权和认信,我们最终也进不了天堂,将永远被抛弃。我们到时要听见这句可怕的话:“我从来不认识你们,离开我去吧。”

审判那日要揭露出许多奇怪的事。许多活着的时候被人认为是伟大基督徒的人,他们的盼望要彻底落空。他们信仰的腐烂之处要被揭露,在全世界面前蒙羞。那时将要证明,得救的意思不只是“承认相信”。我们必须既“认信”,也“践行”我们的基督教信仰。让我们常常思想那重大的日子,让我们常常“分辨自己,就不至于受审”,不至于被主定罪。不管我们作什么,让我们都追求实在、真实和真诚。

这里的第二个教训,就是两类听基督话的人的震撼画面。

那些听了什么也不做的人,以及那些既听也做的人,都被摆在我们眼前,他们的历史都一路追踪到他们各自的结局。

那听了基督教的教训,行出他所听见真理的人,就好像“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他不以听了要求悔改、信靠基督、过圣洁生活的告诫为满足。他确实悔改,他确实相信,他确实停止作恶,学习行善,厌恶那有罪的,紧紧抓住那美善的。他既听道也行道(雅1:22)。

结果是什么?在试炼时他的信仰不致失败。疾病、悲伤、贫困、失望和丧亲之痛的洪流冲击他,也是徒然。他内心坚定不摇动,他的信心不退步,他的安慰不彻底弃绝他。

他的信仰可能在过去让他受苦,他可能付出极大努力、流下许多泪水才打好根基。要确定他自己在基督里的利害关系,这可能需要花多日的时间热切寻求,花许多时间祷告,并且与上帝摔跤;但他的劳苦没有白费,他现在收获丰盛的赏赐。能经受试炼的信仰是真信仰。

听了基督教的教训,从未超过听之地步的人,就像“一个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他以听和认同为满足,但绝不再进一步。他也许以此恭维自己,认为自己灵魂的光景一切都好,因为他有某种属灵的感觉、确信和愿望。在这些事上他满足了。他从未真正与罪决裂,抛弃世界的精神。他从未真正抓住基督,从未真正背起十字架。他听真理,但仅此而已。

这个人信仰的结局是什么?它在苦难第一波的洪水之下就完全崩溃了。当他的需要最为急迫的时候,信仰完全对他没有帮助,就像夏天干涸的源泉。它让拥有它的人像沙洲上的坏船,成了教会的丑闻,不信之人的笑柄,以及他自己的愁苦。一分钱一分货,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不让我们付出任何代价,除了听讲道就什么也没有的信仰,最终总是显为毫无用处。

登山宝训就此结束了。这样的一篇讲道,是之前从未有人讲过的。这样的讲道,可能自此再也不会有人能传讲。让我们确保它对我们自己心灵产生持久的影响。它既是对一开始听到它的人,也是对我们讲的。我们就是那些要为它察验人心的教训而交账的人。我们如何看待它们,这绝非小事。耶稣所讲的道“在末日要审判我们”(约12:48)。

(摘自《〈马太福音〉释经默想》,三联书店,.06)

相关阅读:

1、莱尔:怎样才可以说一个人真悔改了?

2、莱尔:教会里普遍存在欲振乏力的生命

3、凯勒:最好的人也看不见内心巨大的自我

4、凯勒:罪就是在绝望中拒绝上帝

“在怀疑主义的时代,如何信仰?”征稿启事

橡果遇见凯勒,绝对是电光石火般的灵里共振!当他带着新书《为何是他》再次来到橡树,一句“在怀疑主义的时代,如何信仰?”是否引起你内心强烈的反响?不要犹豫,拿稿来说话!把你心中呼之欲出的想法写成文字发给我们吧!采纳后我们也会相应提供稿费。咱们橡树家的地址是:oaktree_amos

qq.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