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11月份房地产市场是哪些新楼盘涨价最多,哪些新楼盘跌得比较凶,哪种价格区间的最受欢迎,哪些价格范围的增长最快,哪些是相对滞销的区域,又有哪些是深受市场欢迎的房源,高端市场的变化有哪些具体的不同。 从兔博士APP监测到的数据来看,有些和市场上相对应,也有些和现实里会有误差,这可能和统计的渠道有关,明明能在网上查到还有可售,但售楼处总是告诉你已经卖完,有些还在走流程之类的说辞,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有些楼盘一直有一手更名的业务,那些通天的本事一直还有。 之前我们就一再有讲到目前在上海房地产市场,得益于上海政府对于新房限价的把控,真正有性价比的新房只要进入市场几乎就会被哄抢,今天的招商开盘就可见其威力,套房当天全部售罄,真是不由得虎躯一震,这些人怎么这么胆大,为何如此敢下手,一点也不迟疑,几乎是用拼抢的快速,把钱花出去。 套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成交套数仅仅只有套,偌大的一个上海新房市场,11月份新房的成交量居然连套也不到。每天10套的销售量都没有达到,用一句匪夷所思来形容倒也不过分,就像安迪在之前的文章里有说过,上海目前有些新的楼盘并没有那么着急开盘,有些楼盘或许拿不到合适的预售价格,导致了上海到现在为止,新房的存量不足1万套。 于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按照1万套的存量来计算,11月份已经卖掉了超过1/4的存量,似乎也说得过去,毕竟比上个月还多卖了7%。且隐藏的一个含义就是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的残酷现实:上海的新房马上不够卖了!新房存量一直紧缺中! 但均价总价一起打了个翻身仗,不单单是超过了上月的新房均价和总价,且对比去年的价格也上升了3%和2%,这个数据似乎有点让人难以相信,不是已经限价了吗,为什么还能比去年的价格高一点呢,虽然比例很小,但信号并不好。 并没有想象中的降价,尤其是在限价的情况下,在摇号的前提下,在众目睽睽下,每套的均价却已经到了万,套均面积到.5平方米。 这个价格和这个面积,显然已经不是普通人想要的刚需房了,这明显是改善型,置换型的表现,二胎放开的影响还是显而易见。上海在放开二胎后生育率并没有增长很多,但在上海生活的有钱人,并不只是上海人啊! 长宁成交套数增幅% 成交套数浦东新区作为老大一直当仁不让,但环比上月增幅却是长宁一路绝尘,达到了罕见的%,虽然只是仅仅成交了11套房源。 徐汇和静安两个富人区也毫不松懈,尤其是徐汇居然成交了60套,上升的比例达到了%,静安成交只有2套,却也是有了%的增长。 嘉定,青浦,奉贤,金山,杨浦和虹口,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嘉定和青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金山和虹口却下降了40%。金山毕竟远郊似乎情有可原,怎么虹口也会下降这么多。 热门板块和热门楼盘都在浦东新区 成交版块和成交套数最多的楼盘都是在浦东新区,作为上海面积最大的新区,这一把手的位置稳固得坚如磐石。 从版块和楼盘来看新房的成交前10名,基本上都还是围绕在郊区发展,好像市区似乎已经没有新房的感觉一般,冷冷清清。现实却不是这样,只是没有真正开盘而已。 -万成为了新盘主流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有印象,在链家网站上海二手房总价在万以下的房源曾经占据61%,而新房的这个比例居然只有19%,在-万之间的房源占到了41%,一举拿下了最大的份额,可见现在买新房的群体预算明显高了很多。 -万的房源也占到了21%,这一块的比例比万以下的房源还要高2个百分比,不由得感慨,上海的有钱人还是一如既往的多,上海新房的性价比依旧是高得几乎超过了热点二线城市。 1万以上的房源环比下跌了36%,这个数字和上月差距很大,但-1万的房源却猛涨了15%,这个区间的增幅成了最大的上涨,比-万的房源环比还要高2个点。 户型改善已经成了新的趋势 新造的房子再也没有之前那种房型的窘迫了,不单单是没有30平方的房子,连60平以下的房源在新楼盘里几乎也绝迹了,大家对于生活的改善可见一斑,60-80平的房源成交仅占8%。 95-平的房源成为了主力军,达到了26%的比例,比80-95平的比例要高2个点,好日子来得好猛烈。 -平的舒适房型也占据了16%,这就能看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大家从未放弃过,一直在追赶。再往上的几个档次成交比例都是在个位数,这合乎情理,真正的大户毕竟是少数人的专利。 这里大家不要忘记上海“十三五房产规划”里说到的一个数据,约45万套普通商品住房的土地供给,必须以中小户型为主。如果真正执行的话,那就是要回到当年的70/90政策。 60平以下的户型选择逐渐被抛弃 成交套数里环比下跌最厉害的面积是60平以下的房源,达到了20%的比例,看样子现在的刚需的群体并不看好小户型,真正需求的人担心后面再改善会更难,还不如一次尽量买大一些,于是60-80平的直接上升了43%。 但真正成交比例最高的却是80-平这几个区间,在有跌有升的数据中,这些户型的销售量是最好的。甚至于在超过平这个范畴里,也达到了套,环比上涨了22%。 涨得不少,跌得更多 区域价格变化有两个极端,卢湾环比上月下降了28%,长宁却环比逆势上涨了36%,这个数据生生刺痛双眼,有些不敢相信。 板块和楼盘的涨跌表也看得安迪目瞪口呆,涨得最多的小区是青浦的葛洲坝绿城玉兰花,上浮了26%,跌得最多的小区是徐汇的尚海湾豪庭,跌幅达到了21%。 第一个感觉是绝对不信,上网去查询了一些数据,也有些对不上,随后在群里咨询了朋友们,他们给出的答复是真实的,是之前的一些尾盘低区的价格,对比当下的价格,那确实有了明显的大幅度跌幅。 但如果普通购房者想去买这样的房子,售楼处是会告诉你早就售完,当然一般人在接近10万单价房源面前,只能舔舔嘴唇咽下口水,掉头就走。 剩下的那些涨幅较大的楼盘单价都比较低,低于当下的新房均价1万左右;跌幅较大的另外几个楼盘,也是最近很多中介主推的方向。 还是便宜的涨得最多 万以下的均价在11月份有了8%的上浮,从的均价看这些总价范围,依旧忍不住要赞一下,上海这个门槛真的还是很容易跨入,虽然是远郊,但至少还是在上海;周边的一些城市也已经超过了这个价格,虽然在那些城市的区域位置会好,但毕竟不是上海。对比二三线热点城市的房价,原来上海是那么的可亲。 到万之间的均价都是下滑了2%,而-1万的均价倒是上升了1个点,这个级别在上海已经是属于高端层次。1万以上的有6%的跌幅,从总价上看也许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每平也有了0多的差距。 没有谁不想住得舒适些 从面积上看60平以下的上升了24%,和-平的面积上升相得益彰,高达27%的上升幅度。似乎是走在不同的边际线,除了-平的下降幅度比较大以外,到了18%的比例,其他的面积都是在平稳过度中。 这些图就像现实的生活,很多人一直很多钱,更多人一直在努力,并不是那么富有,低总价万和小户型60平以下,很明显量价一起上涨;大户型从-1万,面积从-平,也是量价呈现上涨的趋势。 能进入上海的门槛并不算高,钱不够多的依旧还有选择;想过好日子的人依旧很多,他们能选择更舒适的生活。 推荐:三大因素,房地产发展依旧还在好年华 胡说八道的全民炒房 迟迟未动,能真正降房价的大招! 上篇:过去的6个月你做了什么? 安迪机会还很多,努力还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