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小鱼网m 9万 海促会主席吕双辉表示,涂岭论坛将常态化。今年6月6日,涂岭论坛将如期而至。围绕“一路一带”和休闲农业,涂岭论坛设立了台湾农特产品展销会以及台湾美食展,两岸休闲农业论坛,台湾高新农业科技研究成果发表会,成立两岸科研学术基地,签署两岸高新农业科技开发合作协议、两岸农业休闲园区合作开发协议,成立台湾专家学术顾问团,为台湾农业精品示范中心揭幕等9大内容。 发布会现场 主推休闲农业 打造生态示范园 在发布会上,吕双辉透露,今年的涂岭论坛将“以论坛为主,以展会为辅”。他说,论坛的重点将放在两岸休闲农业论坛上。届时,海促会将邀台湾休闲农业专家分享成功案例和经验,深入探讨休闲农业的开发经营等话题。 “两岸休闲农业论坛的举办,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海促会副秘书长叶华镛说,海促会欲借论坛,引进台湾生态农业,在新辉大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休闲农业示范园。 泉港区委常委、统战部长林天虎发表致辞 该园区将实行多元化经营,结合人文、生态、教育、环保,打造多功能休闲观光区。按照预定计划,海促会将在新辉大电子商务产业园率先打造一块示范地。据悉,当前休闲农业示范地的准备工作已就绪。示范地建成后,海促会将学习台湾农业采摘、瓜果种植和嫁接等技术,引进台湾小、微型农具以及台湾水产养殖、盆摘等。 “有文化的地方更有力量。泉港的文化底蕴深厚,这一点,对台湾的中小企业来说,很有吸引力。”吕双辉说,他计划以泉港示范地为基点,打造生态农业示范园,并把它做大做强,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辐射影响。 海促会主席吕双辉介绍涂岭论坛亮点 牵手台湾农会 建设台湾特优产品店 今年涂岭论坛的另一个重点是,成立台湾农业精品示范中心。当天,这座汇聚台湾特优农产品的精品示范中心将正式揭幕。叶华镛介绍说,台湾农业精品示范中心将直接与台湾农会对接,以销售台湾最优、最好的农产品、伴手礼为主。 “农会组织在台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深入台湾各县市,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农会。二十多年来,台湾一直在推‘一乡一特色’的农产品。在特色农产品方面,台湾资源丰富。”叶华镛说,牵手台湾农会,把台湾各乡镇的特优农产品引进到新辉大,给海峡两岸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新平台。 今年,台湾农业精品示范中心计划引进项台湾特色农产品。以台湾农会为基点,海促会将打造台湾农业精品示范中心、两岸咖啡文化馆,导入休闲农业旅途观光(一站式)采购服务。该中心落成后,加上新辉大电子商务产业园的物流、交通优势,市民们将可在将家门口购买到原汁原味的台湾产品。 引进科研新技术 将与台商签署合作协议 论坛期间,海促会将和多所高校、多家台湾高新农业科技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新辉大电子商务基地将与台湾中州科技大学、开南大学、厦门大学软件学院、中国文化大学等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两岸科研学术基地。 台湾水再生利用产业协会理事长郭兴中博士、台湾林园农业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明源等将在涂岭论坛上发布台湾高新农业科技研究成果。多家台湾企业将与新辉大电子商务园签订两岸高新农业科技开发合作协议、两岸农业休闲园区合作开发协议。 今年3月,吕双辉到台湾,亲自与当地专家洽谈成立台湾专家学术顾问团的事宜。海促会将聘请15位台湾现有专研农业政策、执行农业方针、从事农业学术研究的学者,组成顾问团,为会员企业提供技术培训,配合海促会在全国各地的考察,并担任讲座、论坛的教授。 此外,今年的台湾农特产品展销会以及台湾美食展,设立60个摊位,将云集台湾的特色美食和伴手礼,更有两岸民俗文化艺术团到场助阵。 涂岭论坛获好评 架两岸沟通桥梁 说起去年的涂岭论坛,泉港区委常委、统战部长林天虎赞赏有加。他表示,泉港区委、区政府将全力支持涂岭论坛。他说,海促会在两岸的农产品交流中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涂岭交通便利,物流配送能力强,海促会有能力把台湾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泉州市台办副调研员林荣清认为,尽管海促会成立不久,但贡献不小。他说,海促会作为联系海峡两岸中小企业的平台,起到了搭平台、促双赢、重交流、寻合作的作用,让两岸企业在商品、技术交流方面,各有收获。 目前,涂岭论坛的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去年的展会很成功,我们希望借着好势头,继续举办涂岭论坛。”吕双辉表示,他想透过两岸农业技术学术与实际设计经营的合作,把涂岭论坛变成一个年年同日举办的固定论坛,办成一个对两岸农业休闲观光企业有实质帮助且深具影响力的论坛。 (闽南网记者陈玉玲文/图) 身残志坚!丈夫去世留下俩幼女独眼的她撑起一个家许玉珠辛勤持家养育女儿 年丈夫因病去世,留下两个年幼的女儿;年的一场车祸,让她的右眼几乎失明。今年45岁的许玉珠住在惠安县螺阳镇五音村,家庭的变故,令一家的重担全落在了身材瘦小的她身上。这么多年来,她凭借着羸弱的肩膀,不畏烈日风雨,扛石条、清扫垃圾,独自撑起困窘的家。 □记者张君琳石伟琴张九强实习生王婉明文/图 天天喝地瓜粥省得不能再省 昨日上午,我们再次见到许玉珠。三年前,在本社的“坚强母亲”公益活动中,我们曾对她不畏困难面对人生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引发读者的强烈反响。如今,生活的艰辛在她的脸上平添了几道皱纹。一见到我们,正在刷锅的她热情地迎了出来。 走进许玉珠的家,依旧是那栋毛坯房,依旧没有装修。屋内没有桌子和凳子,我们只好站着说话。“家里已经停水好一阵子了。附近的几户人家合计着凿了口井,明天应该就有水了。”她说,生活还是和以前一样,勉强过得下去。在厨房里,我们看不见什么配饭的菜。她笑着解释,她每天都是煮好一大锅地瓜粥吃上一天,地瓜是自己种的,“这样不仅省菜,还省米。” 院子里堆着一捆捆晒干的木柴和一些捡来的废旧桌椅。虽然家里有电磁炉,但她舍不得用,至今仍每天徒步来回1个多小时,到山上砍来木柴烧火做饭。院子的小菜地里,绿油油的蔬菜长势很好,她自己也舍不得吃,“留着给孩子们回来吃。” 扛条石清垃圾一人养活全家 随着年纪的增大,今年春节过后,许玉珠帮人扛石条已感到力不从心。“以前,每天扛着石头来回走好几趟,大家说,看着都感觉我会被压垮。要不是腿脚越来越不方便了,这苦我还照样吃下去。”她笑着说,现在村里的垃圾回收承包出去了,承包者雇了她和几个人每天定时清理各家垃圾,每个月元的收入勉强能维持家里的生计。 工作换了,许玉珠照样卖力地打拼。每天4点多,她就摸黑起床,匆匆吃完前一晚做好的地瓜粥,便徒步推着手推车,到自己负责的村里8个小组,挨家挨户地收垃圾。10点回到家后,她也没有闲着,饲养起家畜家禽。几年前,一个石材老板见她家困难,送给她几只小羊养殖,如今家中已有5只黑羊,去年2只羊卖了多元。她还养了鸡鸭,除了给女儿补充点营养,还可以卖掉增加收入。 女儿懂事孝顺再苦再累也值 生活如此艰辛,但许玉珠始终乐观地面对着人生。让她欣慰的,莫过于两个女儿懂事孝顺,不仅体贴母亲,学习成绩也不错。“大女儿今年要高考了,小女儿也要中考了。女儿们总说,等她们长大了,赚钱了,好好来养我,家里的债务她们去偿还。” 这几年来,各级部门对她家给予补贴,社会各界好心人也来帮忙。许玉珠一直感恩在心,常常叮嘱女儿们一定要努力,不要辜负这么多人的帮助。如今,她的愿望很简单,就是自己再辛苦一点,把这房子好好装修下,让孩子们有个舒适的家,另外,就是盼着女儿们健康成长,顺利考上大学、工作、结婚生子。尽管有许多的未知,但这位坚强的母亲依旧对未来充满期待。 (来源:泉州网-泉州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