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5-2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免费多视频网站vip会员账号 http://www.zgonl.com/qiye/25862.html

这个题目大家也许会感到应该用来传福音、或初信栽培。然而,今天却是与全区几百同工,包括各位长老、已毕业的神学生、传道人、几十处教会的负责人,交通“什么叫作信耶稣”这个题目,我想根据教会当前的灵性光景,我们需要从根基上反省一下自己的信仰。

我们大家信主多年,也常常带领别人信主。那么,你我是否想过什么叫作信耶稣,怎样才算作信耶稣。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从三个方面和大家交通。一是“信是知道所信的是谁”;二是“信是以神为神”;三是“信是我们和神的一种关系”。

一、“知道所信的是谁”(提后1:12)

关于“知道所信的是谁”的“知道”,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讲:

第一种“知道”是指知识上的知道,或者说道理上的知道,或者说教义上的知道,或者说神学上的知道。这种知道仅此而已,只不过是一种头脑的认知,并不代表着心灵的认识,这种知道是从知识而来,并不一定真正代表着我们的信仰,更不一定代表着我们和主的关系。人所能够给人的,只能是这种知道,讲台上能给人的,只能是这种知道。

第二种“知道”是指灵里的认识、生命的认知。知识上的知道、理论上的知道、头脑中的知道是人所能够给予的,人通过讲述就可以传授。但生命中的认识却不是任何人所能够给予的,而是从神的启示来的,就像保罗说的:“然而,那把我从母腹里分别出来、又施恩召我的神,既然乐意将他的儿子启示在我心里”(加1:15、16)。保罗作为伟大的使徒也并不认为他能够仅通过讲授知识就可以使人真的认识神,因此他说:“求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神,荣耀的父,将那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赏给你们,使你们真知道他”(弗1:17)。

在该撒利亚腓利比的境内,彼得认耶稣为基督,为永生神的儿子的时候,主耶稣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你的”(太16:17)。这认识是根基,是每一位基督徒信仰的根基,是教会的磐石。主耶稣并没有说通过“属血肉的指示”而有的头脑的那种认知,是人信仰的根基,是教会的磐石,而是说人通过蒙天上父指示而有的对基督的认识,是教会的根基和磐石。

因此,教会有史以来,有无数圣徒和殉道者,宇宙间任何的力量都不能使他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参罗:8:35-38),任何的酷刑和惨烈死亡的威胁对于他们也是无可奈何。这都因他们深深知道自己所信的是谁,都因神将他儿子——复活的基督——启示在他们的生命中。同时说明,这根基是地狱的门所不能胜过的,是阴间的权柄所不能胜过的,是死亡的力量所不能胜过的。

保罗过去并不信主,他不但自己不信,也不让别人信,逼迫神的教会。但当他一朝知道耶稣是谁,就毅然丢弃万事,将其看作粪土,将先前与自己有益的都看为有损,为要追求得着基督(参腓3:7、8)。这说明我们道理上的知道、知识上的知道、教义上的知道、神学上的知道一旦在圣灵里转化为生命的认知,这种认知就会变为一种信仰的实行。真正的信仰不是一种道理,而是一种生命的行动!

“属血肉的所指示的”可能给我们一些知识上的知道、道理上的知道或者说教义上的知道、神学上的知道,但只有“天上的父所指示的”才能给我们生命里的认知,只有神借着圣灵的启示才能使我们“真知道他”。当前教会的许多同工和信徒也许并不缺道理上的知道和知识上的知道。可惜许多人在许多时候,头脑的知识并没有变成信仰的实际。这不是知识的问题,而是信仰的问题,灵性的问题,生命的问题。因为真信耶稣不是一种空洞的说教,而是一种与信仰和所听的道相调和的生活和行动。

二、“信是以神为神”

既然知道所信的是谁,那么真正的信必然就是“以神为神”。

什么是罪?人任何罪背后的实质都是不以神为神。实际上当初亚当的失败不是吃果子这件事本身,而是吃果子背后隐藏的不以神为神的问题。他们本来有神清楚的命令,却听从蛇的引诱,违背这命令。如果一个人在仇敌和父母或君王之间,不知道该听从谁,难道这还不是不以父母为父母、不以君王为君王吗?亚当不听从神的命令,反而听从撒旦,这就是不以神为神。

关于“以神为神”,我也从两方面来讲:

第一个方面,“以神为神”,是从受造的关系来讲,他是造物之主,我们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受造者。作为受造者,怎能和宇宙万有的创造者相比,他是谁,我又是谁?我们举目观看一切受造物,不必说将自己直接与神相比,就是与宇宙中的受造物相比,人又算得了什么?正如大卫所说:“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便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诗8:3)?如果我们站在一棵小树面前,和它比一下,就知道是谁长得更高一些;如果一个人站在高山面前,他会感到自己显得何其渺小!如果一个人站在海洋中,他会感到自己何其渺小!如果将一个人与地球相比、与太阳系相比、与银河系相比、人又算得了什么?将人与整个宇宙相比,人能算什么?你能想象出来吗?然而整个宇宙在造物主面前又算得了什么?造物主就是造物主,受造者就是受造者,这种不同是本质的不同。人作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受造者,在造物主面前最大的美德就是谦卑,对于造物主最应有的态度就是绝对的谦卑、绝对的敬畏、绝对的顺服。人任何的不谦卑,都是不以神为神;人对神任何的不敬畏,都是不以神为神;任何的不顺服都是不以神为神。人之所以不以神为神而背弃神,无非是因为他要以自己为神,要自己主宰自己,主宰一切。

第二个方面,不只是以神为神,而且进一步讲,“以神为我的神”。信不只是“以神为神”,更是要“以神为我的神”。那么,这两种说法有什么区别呢?如果说“以神为神”主要是从创造的关系出发,那么“以神为我的神”就是从救赎的关系出发。因为“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约3:16)。当我们接受神所赐的他的儿子耶稣基督为个人救主的时候,就决定了“神是我的神”。如果说“以神为神”主要是一种道理,那么“以神为我的神”就是一种生活、一种经历、一种态度、一种祈祷。如果说“以神为神”是客观的,那么“以神为我的神”就是主观的。从创造的关系来讲,神就是神,人就是人。造物主就是造物主,受造者就是受造者,这是客观事实。人对神敬畏也好,不敬畏也罢,他原本怎样伟大照样怎样伟大。人对自己无论怎样高抬,他照样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受造物中的一员。

假设一个穷人发财得到一笔巨款,他的经济情况肯定会发生变化。一个人得到宇宙万有的创造者神的自己,他的生命、生活以及一切,不可能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一个人说自己得到了基督,他的生命、生活却没有发生应有的变化,这是他的“信”有问题。当我们得到基督的时候,他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呢?当然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全面的、巨大的,但首要的是称义的恩典。罗马书第三章中说:“就是神的义,因信耶稣加给一切相信的人”(罗3:22),“使人知道他自己为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罗3:26)。耶稣基督就是神的义。当一个罪人接受他为救主的时候,他一切的罪都会完全失效。因为任何罪人,如果不是被主耶稣的宝血洗净到完全圣洁、毫无瑕疵的地步,就不可能得救。而且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主也就当不起罪人的救主。神称人为义,不是因为人自己有什么义,而是因为他把自己的义加在我们身上,他把基督耶稣加给我们,然后照着自己的义称我们为义,照着基督耶稣称我们为义。神看基督怎样义,就看我们是怎样义。基督是教会的头,我们是他的身体,是他身上的肢体。神不会对头和身子分开看待,对头是一种看法,对身子又是另外一种看法。

进一步说,“以神为我的神”就是“完全的委身”。因为“神是我的”,同时也说明“我是他的”,他作为宇宙之主、作为至高神的儿子道成肉身为我们舍己。我们是他用重价买来的。我们既然得称为义,就不能不向他完全委身。我在病床上的时候,孩子向我讲了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三个人在一起说闲话:一个是拣粪的,一个是砍柴的,一个是讨饭的。拣粪的说:如果有一天我作了皇帝,我就把整条街上所有拣粪的都通通赶走,我自己在这条街上拣。砍柴的说:有一天我作了皇帝,我就换一把金斧头,以后用金斧头砍柴。讨饭的说:我怎么听来听去感到你们讲的这些话都这么别扭?你想你就是把整条街都霸起来,你还不仍然是个拣粪的,你用金斧头砍柴你仍然还是个砍柴的。如果我作了皇帝,我就不会再讨饭了。我要坐在地瓜炉子前吃个够!我想这是许多基督徒的生活写照:地位变了,身份没有变。我们在没有得救之前是为自己而活,重生之后成为父神的儿女,何等尊贵的地位,有着何等荣耀的盼望,却仍然为着追求世上这暂时的、为着自己而活。但是“他替众人死,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乃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林后5:15)。为自己而活多么低级、多么庸俗;为主而活多么高尚、多么高贵。因为我们不再服侍自己,乃是服侍宇宙万有的大君王。真正的信耶稣,就是完全奉献和委身。为替我们死而复活的主活着。一定要为主而活!

因为“神是我的神”,所以别人可以不服侍,你不能不服侍;别人可以不忠心,你不能不忠心。因为他是你的神。

再有,“以神为我的神”是一种“因信而活的生活”。如果我们知道所信的是谁,进而“以神为我的神”,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力量。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关系。我们为什么难处、什么事情向神祷告,就是以这种关系向神诉说,他不可能不听我们的祷告。当我生病的时候的祷告,就是以神为我的神这种关系向神祷告。

三、“信是和神的一种关系”

“以神为我的神”这话本身就带出了我们和神的一种关系。信是个人和神的一种关系,一种活的关系,生命的关系。这不是一种理论,也不是任何宗教活动可以代替的。当然信耶稣要明白信耶稣的道理,要参加教会的崇拜和一切侍奉。但仅凭这些并不表明人信仰的实际情况。真正代表人信仰实际情况的是他个人和神之间的那种关系。所以我们传福音、带领人信耶稣,不仅仅是带领人听道和参加教会生活,最主要的是要带领他改变和神的关系。我们每次讲道,每次与人交通,最主要的不是要叫人明白些什么,而是要叫人改变些什么——改变浪子和父亲的关系,改变罪人和父神的关系,改变信徒和主的关系。

“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提前1:15),表明基督耶稣降世的目的就是要改变罪人和神的关系。“神爱世人”说明神要与人建立关系,“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说明神要你与他建立什么样的关系。

“神说:因为他专心爱我,我就要搭救他,因为他知道我的名。”(诗91:14)这表明了一种关系,“但耶和华的慈爱,归于敬畏他的人”(诗:17);“敬畏他的,他必成就他们的心愿,也必听他们的呼求,搭救他们。耶和华保护一切爱他的人,却要灭绝一切的恶人”(诗:19、20)。“谁敬畏耶和华,耶和华必指示他当选择的道路”(诗25:12)。这都表达着我们与神的那种特有的关系。“耶和华与敬畏他的人亲密”(诗25:14),假如同样两个人委托一个人为他做事,也许他对这人的事情特别用心,对那人的事情就不那么用心,这是因为关系不一样。“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5:16)。“耶和华远离恶人,却听义人的祷告”(箴15:29),都直接说明了这种关系。我们和全能万有的父神之间存有着正常亲密的关系,这是我们的万福之源!

实际上一个基督徒一切的生活、行为、言语、动作、侍奉态度,工作态度以及心思意念,都述说着自己和神的关系。我们与人交往,懂得怎样做会建立关系,加深感情,也懂得怎样做会伤害感情,破坏关系。我们和神的关系也是如此。我们爱神、敬畏神,凡事尊他为大,遵行神的旨意,都是与他建立关系。反之就是破坏关系。每一次不该说的话我们偏要说是破坏关系,每一次不该做的事偏要做是破坏关系。我们所有的生活、行为、工作、敬拜、侍奉都应该建基在对神的爱和敬畏以及与神的关系上。

我们信耶稣就是要“知道所信的是谁”,把神当作神来看待,“以神为我的神”,与神建立正确的关系、合宜的关系。

那天讲的时候,因为生病,事先也没预备,我觉着那篇道肯定是从神来的。又过了一个月,区圣经培训班开始,由于我的课程最多,并且想早一点儿讲完赶回市里,所以连续十多天,我每天讲五个半小时,夜里还要起来备课(由于生病,没有提前备好课),但蒙圣灵帮助,非常有力量。最后的一天,为了赶课,讲了六个半小时,讲完后又到大码头村探访了四位老人。回来后,晚上还参加了培训班结束的交通会,对学员进行劝勉,作这一切却丝毫不觉得疲惫,就像没生过病一样。真的,这些只能见证主恩够用。

——————

附注:那次我所患的病诊断为“重症暴发性乙肝”。病愈后从网上查,知道这种病死亡率是百分之六十到八十。我住院十五天的时间,左右病床的两位病友,病情比我轻得多,但仅几天的时间就先后去世。我出院之前住进的一位,也在我出院后的第二天去世。医生看我检查的所有结果,确定我的确是好了,就让我出院了。后来有人问我,你查乙肝五项了吗?我这才知道还需要查这个,于是三月十医院查这项,结果是指标转阴,确实没有任何问题。医生说,不用多查,一年一次就行。一年后,二〇〇七年三月十七日,我又检查了一次,结果不但转阴,而且血液中已出现乙肝抗体。

——————

后记

二零零五年年底那次生病对我影响很大。这不是因为病,也不是因为得医治,这些方面都不是我所最注重的。我所注重的是,这次经历使我有一种新的恩典的体验,对自己的人生经历有一种新的看见,是过去所没有的。而且这些对于我日后的事奉有着很大的影响。

我想,当一个人知道死亡临近的时候,却丝毫不把“死”放在心上,这应该不是人的刚强,而完全是出于神的恩典。再一点就是,当我感觉到死亡正在向自己临近的时候,回想人生,里面非常清楚地将自己的过去划分为三个阶段,这种看见的感觉是强烈的,而自己从来没有这样思想过。所以,我以为这应该是超自然的启示。

第一个阶段主要是文革受逼迫到教会开放期间所经历的恩典。第二段经历是开放教会之后所经历的。第三个阶段是二零零三年之后的事情。第一阶段神的恩典是非常清楚的。第三阶段是现在和弟兄姐妹正在一同经历的,所有的人都看见神的作为。只有第二阶段的经历,至今尚有许多非常不明白的,甚至是困惑的。但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强烈地感到,第二阶段却比第一阶段的属灵价值更辉煌,虽然我至今还不清楚其中的奥秘与原因,但我却深信总有一天主会让我们明白一切。

病床上思想这一切的时候,不知怎的,保罗在提摩太后书四章七节那几句话不由自主地直往外涌。当然,那是保罗的得胜凯歌,我想,对自己却不是,只是要印证:一个基督徒所经历的一切,无论人怎样看,也无论自己怎样看,无论自己清楚的,还是至今仍在困惑的,都是在主基督耶稣里的。无论顺境、无论逆境、无论危险,无论艰难,无论人的背叛还是攻击,以及任何的重压,也无论自己明白的还是不明白的……主的恩典总是够我用的。

也许因着书里提到一些耶稣家庭信徒的见证,这些见证对我信仰的成长影响很大,因而客观记叙,并希望更多人得帮助。但有人听到耶稣家庭的一些负面的说法,感到困惑,于是问我如何看耶稣家庭。于是我讲了三点:第一信仰好;第二,在教义的把握上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源于认识问题);第三,在有问题的教义指导下,其它方面不可能不出现相应的问题。这说明,信仰光景好,并不一定同时代表着在教义的把握上不存在问题;(当然异端的教义是另回事,是违反信仰的。)而教义上没问题,却不一定代表着他的信仰光景是好的。所以一个健康的教会既要有好的教义根基,又要有好的信仰和灵性光景。

这本小册子主要记录了第一阶段的人生经历,后面两个阶段,虽然感觉不一定有精力全写出来分享,但第三阶段,尤其是长春里教会的恩典经历,是无论教内还是教外人所共见,是弟兄姐妹共同经历的,也充滿了神迹,经历了更多奇妙恩典的拯救,大家都可以作见证。最后一篇《什么叫做信耶稣》虽然是二零零五年的事情,应该不属于第一个阶段、而是属于现阶段所经历的事情,但是,由于这本小册子的发表,与这次经历有很大关系,所以收录其中。这本小册子主要是自己个人蒙恩的经历,之所以把炳昌叔、四大爷等神仆的见证记录在里面,不只是为着以防遗忘,也是因他们的见证对我曾有很大帮助,的确是主赐给我们的恩典的一部分。

——————

(全书完)

——————

《主的恩典够我用的》第十六章:什么叫做信耶稣(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