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博物馆设计场地调研(磐石) 能够以本次纪念性博物馆设计场地调研为契机,重新深入了解学习十四年抗战、东北抗联历史、磐石历史,可以说是一次工作学习与铭记历史完美的结合。 建筑国际班的同学们一行人在金日学老师与齐绍东老师的带领下,基本都是第一次踏上磐石的土地上。 磐石市隶属于吉林省吉林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吉林市南部。东与桦甸市接壤;南隔辉发河与辉南县相望;西与梅河口市、东丰县、伊通县为邻;东北与永吉县交界;西北与长春市双阳区毗连。另外,磐石是个以朝鲜族为主的多少数民族聚集地。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年10月,辛亥革命的胜利,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从而结束了在中国大地上延续三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一九二二年,磐石县首任县知事于七月到任,组建县行政公署、隶属吉林省。 民国二十年(年),在中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强占东三省的“九一八”事变。民国二十一年(年)日本侵略者扶持清朝废帝爱新觉罗、溥仪建立伪满洲国、立伪国号大同、自称“执政”。 三年后,日本侵略者又一手导演了称帝闹剧、改国号为“满洲帝国”,溥仪即伪皇帝位,改年号为康德,直至民国三十四年(年)日本帝国主义者宣布无条件投降,伪政权随之瓦解。 磐石市是中国抗日战争中东北的第一个抗战根据地。日本入侵者在当时看中了磐石市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淡水、金属矿产、森林。磐石境内水资源较充沛。 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8.93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量1.12亿立方米——山区面积为平方公里,水资源量为0.66亿立方米,河谷平原面积为平方公里,水资源量为0.46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0.61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7.81亿立方米。当地金属矿产主要有镍、铜、钨、钼、铁、铅、锌、银及金等;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石灰岩、石墨、硅灰石、方解石和膨润土等,资源储量居全吉林省首位的有镍、石墨、硅灰石、水泥用灰岩、电石灰岩、熔剂灰岩等6种。磐石市林木蓄积总量约万立方米,全市共有林木树种16科43属余种,其中蓄积量较多的树种有柞树、落叶松、杨树、榆树、胡桃秋、椴树、火曲柳、桦树、槐树、黑赤松、红松等20余种。森林资源富足。全市现有林地用地面积公顷,占全市总幅员面积的49.29%,其中,有林地公顷,疏林地公顷,灌木林地公顷。 到达磐石后,我们首先进行参观的是磐石市博物馆,即磐石市抗日斗争纪念馆。从中我们进一步了解磐石市的抗战历史。 吉林省磐石市是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的发祥地,多名优秀的磐石儿女就是在这里跟随着杨靖宇将军杀上抗日战场,征战在长白林海,南满大地。 磐石红石砬子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第一块抗日根据地。 年“九一八”事变后,抗日烽火就在东北大地星星点点地燃起来了。中国共产党在磐石的红石砬子、玻璃河套一带创建了东北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 磐石素有革命传统。年磐石有了李东光等4名中共党员,并组建了磐石第一个党支部——呼兰集场子支部。年春,中共中央派遣参加过广州起义和海陆丰运动的朝鲜族党员朴奉(朴根秀)、朴根万兄弟来磐石开展党的工作。当年8月,在中共满洲省委指导下,中共磐石县执行委员会成立。磐石建起了除奸反日的劳农赤卫队、特务队。“九一八”事变后,这两队合并为磐石赤色游击队,在“小城(明城)杨树泊子——玻璃河套——红石砬子”一带开展武装斗争。年2月,中共满洲省委派北满特委兵运负责人杨君武(杨佐青)去磐石领导抗日武装斗争。磐石赤色游击队改名为磐石工农反日游击队,后又改编为满洲工农反日义勇军第一军第四纵队(简称磐石工农义勇军)。 年11月,中共满洲省委又派化名张贯一的马尚德来磐石,接替杨君武。张贯一就是后来威震南满的杨靖宇。杨靖宇把义勇军改编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从桦甸蜂蜜顶子拉回磐石红石砬子根据地,由此不断壮大。以红石砬子根据地为大本营,游击队开辟了近平方千米的游击区,神出鬼没地打击日寇。 据日伪资料记载:“磐石地方的正规红军的成立要比满洲其他任何地方要早”。年9月18日,南满游击队在红石砬子山下的猪腰岭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次年独立师改建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年7月又正式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杨靖宇带领着这支有众多磐石儿女参加的抗日武装,转战白山黑水,让南满日伪军闻风丧胆,成为东北抗联的名片。 抗联史专家评价:在“外无关内救兵、内无固定给养、敌人围追清剿”的惨烈环境中,从磐石走出来的东北抗联第一军凭着铁的意志,在冰天雪地中顽强作战,团以上干部几乎全部牺牲,成为东北抗战中最艰苦、游击地域最大、战斗力最强、消灭日伪军最多、牺牲最多的抗日劲旅。 年春,日本铁蹄在践踏朝鲜后又蓄谋侵华。 当时的磐石,山林里胡子群起,乡村里地主武装横行。大排队、汉奸等,都来劫掠,农民生活极为艰苦。中国共产党在黑云压城的存亡关头,组织磐石民众前赴后继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打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浴血奋战中成为东北抗日战争的领导力量。 随着杨靖宇率领的革命军不断南渡北归地作战,中共磐石县委领导的民众抗日斗争范围也不断扩大,一度辐射到周边的海龙(梅河口)、西安(辽源)等吉辽两省的24个县,令日伪不胜其扰。当时日伪报纸称吉林为“满洲治安之癌”,磐石为“癌中之癌”。 磐石抗联史研究专家为笔者解惑:当年,日本鬼子为了围剿磐石根据地,强制“推大沟归屯”。他们烧毁了林中散居的民房,把百姓赶到一起搞集团部落,以此切断抗联与群众的联系。为了让抗日队伍无藏身之处,日寇放火烧山,红石砬子和西玻璃河套的森林大火一月不熄。 中共磐石中心县委领导的红区,就是在这样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不断给前方抗日部队输送补充兵源,提供组织保障、后勤补给、情报信息等。电影剧作家沈默君根据磐石游击队的交通员到哈尔滨接头的故事,结合吉海铁路工人抗日斗争事迹,写出《自有后来人》电影剧本,后来改成现代京剧《红灯记》。吉海铁路旧址——吉林市黄旗屯车站,后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党最早探索践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在磐石。 中共磐石中心县委领导的红色抗日武装最初很弱小,为保持独立性,曾单打独斗,结果被胡子排挤、被地主武装等联合攻打。走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道路的过程,几经波折。其中,有几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年8月,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的第一分队曾同抗日的常占山林队联合行动。这是磐石中心县委的第一次联合抗日尝试。考虑到统一战线,县委改称胡匪为“山林队”。以“不当汉奸、共同战斗、赶走日寇、寻求民族解放”为宗旨,县委派出孟洁民、侯化民等几十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到山林队、伪军中做工作,推动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第二次联合抗日因有中央“一·二六指示信”的指引,势如破竹。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了《中央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论满洲的状况和我们党的任务》。接到从莫斯科辗转传来的“一·二六指示信”后,满洲省委派时任省委秘书长冯仲云赴磐石传达信中提到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精神。冯仲云历经生死考验,于5月下旬到达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中心县委和游击队党委在红石砬子学习会议精神后进一步明确了今后抗日斗争的方向。 冯仲云后来写下《艰险历程》一文,回忆到磐石县红区的经历,详细提及了在烟筒山街夜宿大车店、翻山越岭去小城子途中被伪军追捕藏身玻璃河滩地柳树丛里,以及刚进红区时被抗日民众当奸细抓起来的经历。 年六七月间,杨靖宇率部迅速联合起10余支活跃在磐石一带的各式各样的抗日武装,同赵旅、马旅、毛团、孙团、韩团、宋团、殿臣等部联合作战5次,运用兵力余人次。其中与赵旅等的联合,更体现了我党统战的宽容大度。有一次,原东北军旧部赵宝林部(赵旅)和马立三部(马旅)、山林队“交人好”部、“南侠”部,在吉昌镇以西的板凳沟被日伪军团团围住,从早晨一直打到中午,也未能突围。这些队伍因以前同日伪当局联手围剿过南满游击队,所以明知附近有红军,也没脸求救,只有挺着被歼灭。杨靖宇得到消息后,立即派人送信,告诉他们再坚持一下,援兵马上就到。当时南满游击队只有两个分队在驻地,仅有20多人。杨靖宇调动了磐东区委的自卫队、青义军和儿童团近百人,兵分四路,绕到日伪军背后,在黄昏时刻发起进攻。因武器不足,他们运用了鞭炮装在铁桶里的疑兵之计,一时枪声大作,内外夹攻。日伪军弄不清到底来了多少增援部队,乱了阵脚。被围的赵旅、马旅等乘机突围。获救后赵宝林抓住杨靖宇的手说:“过去我对不起弟兄们,现在我知道了谁是朋友。今后我姓赵的如果三心二意,天地良心不容。”后来事实证明,赵宝林一直坚持抗日到底。 抓住伪吉林省清乡委员会发布告悬赏捉拿殿臣之机,杨靖宇在桦甸八道河子的威虎山,牵头召开了有毛团、马旅、赵旅、韩团、三江好、殿臣、四季好、常占、许团等代表参加的大会,成立了“抗日军联合参谋部”。由毛团的毛作彬任总指挥,杨靖宇任政委,李红光任参谋长,设“作战计划”等6个科,拥有兵力多人。这次抗日联合,得到了延安《解放日报》的盛赞。 年5月16日,在西玻璃河套的葫芦细,打回磐石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一团同马旅、天虎、赵旅、四季好等抗日武装组建了“江北抗日军总指挥部”;年10月5日,磐石中心县委和磐石游击队在西玻璃河套葫芦细同“野猫”“七侠”“金山”“林好”等11支山林队首领达成联合行动共同对敌协议,成立了“江北抗日联合总指挥部”,领导策划了袭击营城子伪机枪连等战斗。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就连反复无常的傅殿臣、毛作彬等,只要他们抗日,哪怕是一时一事,我党也尽量去争取,多次给这些人回头提供机会。后来,傅殿臣在接受日伪受降的途中被杀害,而其手下的亲信29人在被押解去吉林的列车上,于取柴河附近拉响手榴弹,同11名日本鬼子同归于尽。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统筹了抗日救国力量,起到了四两拨动了千斤的作用。在磐石境内的四次抗日联合行动,共调动了东北军旧部和山林队等几十支武装,最高时达到四五万人参加的抗日力量。到处是抗日的呐喊,到处是抗日的旗帜飘扬,到处是抗日的枪炮声。 新中国成立后,磐石被命名为第一类革命老区,在吉林省33个县(市、区)革命老区中排位第一。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中,磐石涌现和培育了李红光、孟洁民等众多抗日英烈。年民政部公布的名抗日革命烈士名单中,从磐石走出去的就有16位。磐石有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滚马岭抗日密营等多处抗联重要事件遗址,这里的山山水水都铭刻着磐石人民同日寇浴血奋战的恢弘篇章。 随后我们来到金老师的母校红光中学。红光中学,顾名思义,是为了纪念抗战烈士李红光所建。 李红光,年出生,朝鲜族人,原籍朝鲜京畿道龙岩郡。因不堪忍受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压迫,在李红光9岁时,其父母就携其全家逃荒到了中国吉林一带,年定居在吉林省伊通县流沙嘴子屯。受压迫受奴役的困苦屈辱和颠沛流离的艰难生活,铸就了李红光反抗日本侵略,执著追求翻身解放的信念。 年11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成立,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李红光任军参谋长兼第一师师长。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李红光与杨靖宇等共产党人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武装,在白山黑水间坚持斗争,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 年5月上旬,李红光率部在与日伪军的战斗中身负重伤。5月12日,年仅25岁的朝鲜族抗日英雄李红光因伤势过重,在辽宁省新宾县光荣牺牲,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经过这次磐石市的思政调研,我们重新审视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再次向东北所有抗战过的人们致敬,我们亦更加地热爱我们的中华大地。 JILINJIANZHUUNIVERSITY JLJU 吉林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 SchoolofArchitectureandUrbanPlann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