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第04届世界移民和难民日文告简介:接纳、保护、发展和融入 在西西里岛登岸的移民眺望大海-ANSA 圣座8月2日公布了教宗方济各下届第04届世界移民和难民日文告。教宗提出“接纳、保护、发展和融入”这4个以教会训导为依据的动词,把“许多躲避战争的移民和难民的悲惨处境”称为“一个时代的徵兆”。下届世界移民和难民日将於明年年月2日举行。 教宗首先提到教会关怀移民与难民的两个事件:一个是在他牧职之初前往兰佩杜萨(Lampedusa)岛的访问;另一个是成立由他亲自领导的圣座促进人类整体发展部。“每个外乡人敲我们的家门都是一次我们与耶稣基督相遇的时机”(参閲:玛廿五35,43)。 教宗然後解释文告中的四个动词。第一,“接纳”移民和难民。教宗强调,急需“向移民和难民提供更充足的机会,使他们能安全及合法地进入目的地国家”。此外,也应简化给予“人道主义签证”的程序,鼓励家庭团聚,以及“为较脆弱的难民开通人道走廊”。 教宗批评“移民和难民被集体驱逐出境”的作法,尤其不赞成将他们驱赶到那些基本人权无法得到保障的国家。教宗重申,以人为核心的原则“催促我们把人的安全置於国家安全之上”。“以每个人基本尊严的名义,应该对那些未经准许进入一国领土的人努力选择不同於拘留的解决方案”。 第二,“保护”移民和难民。教宗指出,这种“保护”应从移民自己的“祖国”开始,包括为他们提供讯息和证件,而且也应延续到“移民地”。接纳国应重视移民的才干和能力,让他们有流动的自由和工作机会。 此外,也应重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他们拥有就学并与家人一起生活,以及免於“各种形式的拘留的权利”。应尊重“人拥有一个国籍的普世权利,而且应承认这项权利,最好在所有儿童出生时就授予证书”。针对不少移民无国籍的困境,应能藉着“一项符合国际法的法律”予以解决。 第三,让移民得到“发展”。教宗表明,“发展”意味着所有移民都具备一个人能自我实现的条件。因此,应让移民进入社会-劳动环境。教宗赞许不少国家在国际合作上作出的努力,同时希望“在分配这些援助时也顾及那些接收大量难民和移民的发展中国家的需求”。 第四,帮助移民“融入”社会。教宗强调,融入“并非一种同化,取消或忘却自己的文化认同”。它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能透过不受经济和语言条件限制而提供的国籍予以加速”。我们应促进“相遇的文化”,天主教会乐於在这方面亲力亲为。 教宗最後指出,为达到预期的结果,“政治团体和公民社会的贡献不可或缺”。政治领袖应具体落实近期在联合国总部签署的关於难民和移民的《全球契约》(GlobalCompacts)。今後几个月将是以实际行动贯彻“接纳、保护、发展和融入”这四个行动的最佳时机。 教宗致函卫理公会和瓦尔多教会教务会议:让我们走向圆满合一教宗访问都灵的瓦尔多教会团体-ANSA 卫理公会和瓦尔多教会於8月20日至25日在意大利托雷佩利切(TorrePellice)召开年度教务会议。教宗方济各借此机会致函所有与会者,向他们致以友好又热切的问候,表达天主教会和教宗本人的关怀,并保证为他们祈祷。 教宗写道:「我对近期在都灵和罗马,以及之前在阿根廷的会晤记忆鲜明。我由衷感谢我所目睹的美丽见证和我难以忘怀的许多面容。正值宗教改革周年之际,我预祝你们在基督面前的喜乐能鼓舞这几天的分享和省思:基督注视我们的目光是我们平安的泉源,因为祂使我们感到自己是天父所爱的子女,叫我们以新的视角看待他人、世界和历史。」 「愿耶稣的目光也照亮我们的关系,好使这关系不仅正式又正确,而且充满友爱与活力。耶稣善牧期许我们携手同行,祂的目光早已环绕着我们大家,祂渴望看到祂的门徒们圆满合一。我们要带着希望的目光走向圆满合一,承认天主的临在胜过恶,这点至关重要。」 教宗强调,「这点在今日尤其重要」,因为当今世界满是「暴力和恐惧、苦难和冷漠,损人利己的自私心态使得接纳、分享和爱的单纯美好黯然失色。但我们的基督徒见证绝不能屈服於世界的逻辑:让我们互相帮助,选择并活出基督的逻辑!」 教宗三钟经:愿天主拯救世界脱离恐怖主义的灾难信友们参加教宗主持的三钟经祈祷活动 教宗方济各8月20日主日在宗座大楼书房窗口带领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友们诵念三钟经。教宗再次为近日多起恐怖袭击事件的诸多受害者表达哀悼之情,祈求上主拯救世界脱离恐怖主义的灾难。 教宗说:「这几天布基纳法索、西班牙和芬兰的恐怖袭击事件造成为数众多的人受害,我们的心对此悲恸不已。让我们为所有亡者、伤者和他们的家属祈祷,恳求上主,仁慈与和平的天主拯救世界脱离这惨绝人寰的暴力。」 教宗在念经前的讲话中解释了主日福音中客纳罕妇人的坚毅信德。这位妇人再三恳求耶稣治癒她的女儿,因为她的女儿「被魔鬼纠缠得好苦」。教宗指出,「耶稣外表的冷漠没有使这位母亲气馁,她依然不断哀求」。 「这位妇人的内在力量让她克服一切阻碍;这力量必须在她的母性之爱和她坚信耶稣必会答应她请求的信心中寻找。这令我想到女性的力量!她们凭着她们的坚忍能成就大事,我们认识很多这样的妇人!」 福音中的客纳罕妇人坚忍不拔。「这位外邦妇人的信德令耶稣赞赏,几乎感到惊奇」,耶稣遂答应她的请求,她的女儿从那刻起就痊癒了。 「耶稣表扬这位谦卑的妇人是信德坚定不移的榜样。她再三恳求耶稣援助的坚毅激励我们永不气馁,即使我们在生活中饱受艰难的考验折磨也不失望。上主不会转面不顾我们的所需,如果祂有时彷佛对求救声无动於衷,那是为了考验我们的信德,使之茁壮。」 教宗最後总结道,这段福音章节叫我们明白,「我们大家都需要增进信德,加强我们对耶稣的信心。当我们丢失我们旅途的方向时,当道路似乎不再平坦,却陡峭难行时,当我们难以信守我们的承诺时,耶稣能帮助我们找到道路。我们要每天培养我们的信德,细心聆听天主圣言,领受圣事,在个人的祈祷中『呼求』上主,对近人行具体的爱德」。 教宗方济各致函里米尼大会:敏锐发现人们需要天主的迹象里米尼大会-RV 今年第三十八届里米尼各民族友谊大会以歌德《浮士德》中的一句话为主题:“你们要重新赚得父辈的遗产,好能拥有它们”。这项活动由共融与释放组织筹办。教宗方济各8月2日透过圣座国务卿帕罗林署名的信函,向全体与会人士表达问候,勉励他们省思那些常常被日常生活忽略的本质。 信函写道,在今日社会中“有一种限度叫缺乏记忆”,把记忆当作之前无用的包袱而扔掉,这给年轻一代带来“严重後果”,使他们无法从过去的历史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进而无法成长。这个问题也会落在基督徒身上。“我们知道基督的爱没有止境”,从天主创世以来,“天主临在历史的标记数不胜数”,但“天主不是一个提示,而是需要我们不断接纳的临在”。 因此,教宗勉励受洗者警惕所谓的“精神阿兹海默症”,即“忘记我们与天主进行个人交往的历史,忘记祂征服我们甚至收我们为祂义子的那份初爱”。教宗提醒道,“如果我们成为‘健忘的人’,我们就彻底失去了把握”,“心生恐惧”,“变得反覆无常,成为那许诺美梦却最终叫我们失望的‘虚假永恒’的奴隶’”。为能避免这一切,我们必须“让起初、最初的‘天主的爱’具有现实意义;这爱不是一段演讲或一种抽象概念,而是一个位格(Persona)”。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面对和回应诸多新挑战。 教宗的问候函继续写道,信仰的遗产和耶稣的爱透过教会生活和先人的见证抵达我们。“两千年来,人们不断宣讲天主与我们同在的事件,让我们重新经历他们与天主的初次相遇”。因此,教会要求每一代人恢复那一刻的记忆,“重新赚得我们的身分”。在这背景下,教宗勉励众人不要“被旅途中的艰辛所吓倒”,不要“从阳台观看现实和世界”,而应投身其中,视之为宣讲福音喜乐的机会,重新赚得“先辈们传给我们的真、善、美”。 教宗也祝愿大会的主办方和志工“敏锐观察,好能发觉许许多多人们需要天主的迹象,并把这种需要当作生命的终极意义”,从而“为人们心中的巨大疑问现身说法”。教宗最後祝愿他们“做望德的可信见证人”,透过会议、展览、表演,尤其是自己的生活,向那些参加里米尼大会的游客作见证。 教宗每日寄语年8月2日 祈求圣神赐予全世界和平,治癒战争和恐怖主义的创伤。 LoSpiritodonipacealmondointero;guariscalepiaghedellaguerraedelterrorismo. MaytheHolySpiritgrantpeacetothewholeworldandhealthewoundsofwarandterrorism. Spirituspacemdettotimundo;sanetbelliterrorisquevulnera. 教宗推文年8月20日若要发展我们与天主的亲密关系,我们需要不断发现上主的爱与慈悲。 Abbiamosempretantobisognodiriscoprirel’amoreelamisericordiadelSignorepersvilupparelafamiliaritàconDio. WealwaysneedtorediscoverGod’sloveandmercyinordertodevelopourrelationshipwithHim. TantumopusestutiterumamoremetmisericordiamDominireperiamusadaugendamcumDeofamiliaritatem. 提示:本平台已经开始连载“告罪丛谈”一书,这可以说是一本理想的“告罪手册”,举凡告罪有关的各种问题,都包括无遗。 (请转发)告罪丛谈-告罪不妥善的害处 (请转发)人们为什么不敢坦白告明? (请转发)告罪丛谈--怎样生活,便怎样死去。 (请转发)告罪丛谈--淫乱的恶果(上) (请转发)告罪丛谈--淫乱的恶果(下) (请转发)告罪丛谈--天主会拒绝赦人的罪吗? (请转发)告罪丛谈--神父会拒绝赦人的罪吗? (请转发)告罪丛谈--神父会泄漏告罪者所告的罪吗? (请转发)告罪丛谈--告解圣事有什么功效? (请转发)告罪丛谈--最好隔多少日子,去告一次罪呢? (请转发)告罪丛谈--怎样选择你的导师? (请转发)怎样信赖、顺从和尊重解罪神父? (请转发)我们该怎样省察? 扩展阅读 教宗为发生在布基纳法索、西班牙和芬兰的恐怖袭击而痛心 宽恕与慈悲是教会的必选项 巴塞恐怖袭击,教宗致电哀悼 2年前泰泽团体创始人罗哲修士去世,一位懂得倾听的人 教宗致电哀悼,呼吁团结互助,塞拉利昂洪灾死亡人数超过 教宗:圣母带给世界耶稣的喜乐 教宗:信德不叫我们逃避困难,却在人生旅途中提供支持 教宗:教会的船保证安全,勿在「迷惑人」的意识形态、时尚、占星算命寻找平安 文/梵蒂冈广播电台本文编辑/阎沙微 -End-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