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2月12日,香港地政总署一则公告闪现,宣告香港新年后初度拍卖的地块楼面价,与年9月出让的同一地段的地块对比,报价大幅下跌了近7成。联想到香港的土地商场自上一年11月至今,已出现两幅居处土地的流拍……消息一经传出,即刻在国内外引起轩然大波。 专家分析称:供应添加、利率上升、本地经济发展怠慢及中国经济减速等组合成了香港房市下降的多种复合要素。 香港近来与大陆愈发紧密相通。 暴跌时代是否来临? 忧患何在? 人们何去何从? 山雨欲来风满楼。我很快感受这种忧患,则是源于几个在北京从事小额贷的公司高管朋友,他们讨论时势时的忧虑。他们深切担心,如果现行房价下跌一半,对于小额贷类似的金融公司,就会有超过一半的公司破产。下跌超过三分之二,将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公司破产,不具有特殊资源的小额贷、借贷公司会成批绝迹。前期动作越大,将越是面临灭顶之灾。换句话说,真降大了,基于这一体系放贷的公司或都将完蛋! 据相关了解,小额贷公司80%的资金貌似实际上来自银行,一旦他们难以自保大批量破产,将直接影响多家银行,估计至少几十家商业银行无一幸免。再进一步,直接波及广大的社会各层级的企业,几乎全方位涉及。规模小抗抵抗力低的,或像年或者年某些地域出现的倒闭潮一样,将直接成片倒闭。 而中国央行昨日公布的1月金融数据显示,新增人民币贷款2.51万亿,各类型贷款均有大幅增加,中长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尤甚。显示金融借贷活动继续活跃高涨。而据了解,实际上,很多银行坏账率已经非常高。从很多银行的支行行长都被迫下岗清收去了,可以看出不良压力真实非常之大。 朋友们解释。房子目前几乎是所有借贷关系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举例,在银行常见的贷款类型中,无论是个人抵押贷还是各种信用贷,亦或者企业经营贷还是信用贷;实际上放款最快力度最大的还是以房屋为抵押的款项。 而我这几个朋友,他们一个主做短期借款,一个主做房屋抵押贷。最高的时候,据说一月流水大约接近一个亿。实际上这些钱最终都是来自银行。他们就掐定了一点:借贷方,必须有个人名下的房本。多人共有产权的,必须都出具同意抵押的证明。按理说,额度越高,审核越是严格。而且关于贷出额度,也有规定,例如最多只能贷出房屋评估值70%等等。不过,在实际操作中,有交易才有收入,于是一切以促成实际成交为目的。譬如遇借贷方和相关经办人员有意规避,实际上约束条款作用有限。再加上,抵押房屋即使最终被迫拍卖,成交价一般也就在房屋抵押款附近,不会高于市场价。所以房价下降的连锁风险,一直存在,触一发而动全身。 目前,他们所知道的所有成功的放贷业务中,最终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基于房本的。而他们的客户,基本上都是银根紧缺的企业或者企业主。这些企业可不能小觑,据说已经涵括全市一半以上的中小企业,也有相当知名的大企业。如果是从整个放贷行业来看,几乎囊括百分百的企业链条。 这就是说,他们这一套,整个庞大的体系,就是建立在目前房价这一块磐石之上,一旦稍有风吹草动,就摇摇欲坠,并形成多米诺骨牌的连锁反应。这一切,恍如一把悬在金融借贷体系背后的一把利刃,早已经就是寒光闪闪,剑气逼人。而一旦放贷出的支行行长,都必须要下岗去清收了,他们就知道好日子已经到头了。 小道信息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