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7-1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走进消防支队普及消防安全知识”

一年四季消防隐患多,磐石幼儿园将开展“致敬神勇消防兵”户外活动,活动宗旨在丰富孩子们业余生活的同时,也让小朋友们切实了解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感受消防员战士的辛苦与不易,了解消防员这个职业的坚毅和辛苦,给予消防官兵们更多的尊敬和理解。本次活动地我们选择在沂水县东一环路公安消防支队,小朋友需家长陪同参加,可邀请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参加哦。

特别说明:本次活动消防中队的官兵们将义务带领大家参观和体验,请爸爸妈妈看好小朋友维持活动秩序。

小贴士:小朋友们可以准备一份小小的礼物,贺卡之类的可,在活动中表达对坚守在岗位的消防官兵们的慰问。

活动背景

俗话说:“水火无情,火烧全光。”火灾,是威胁公共安全、危害生命安全的灾害之一。消防安全,关系着每个人的财产和生命安全,是当今社会最重视的大事之一,也是每个人时刻注意的问题,更是应该从娃娃抓起的事情,幼儿园每月都会开展防火防震演练活动,各学校、各单位都在开张了相关的消防安全教育活动,可见人们对于消防安全的重视,本次“走进消防支队”的活动就响应了这样的活动背景。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火灾突发事故的灵活应变能力,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消防安全知识,从小培养消防意识;掌握更多的自救、逃生、自我保护的具体方法,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特组织小朋友们参观消防大队社会实践活动,使师生家长多多了解消防知识,掌握遇到火灾时的逃生、自救知识。走进消防支队,切身感受消防官兵的工作内容和日常生活安排,不仅可以普及有关的消防知识,了解消防官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了解课堂上看不到的内容,更在孩子纯真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今后的学习成长抹下浓重的一笔色彩。

活动目的

1、普及消防知识,观看消防器材,提高小朋友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自护技能,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

2、通过观察、互动等形式切身感受消防官兵的辛勤训练和生活内容,了解他们爱国爱民、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伟大行为,提高对消防官兵的尊敬意识和拥军思想。

3、通过集体活动让我们及孩子进一步了解和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活学活用,在生活中更好地保护消防器材,卫构建和谐安全的生活居住环境而努力。

4、此次活动,不仅改善了课堂学习的局限性,也切身感受消防安全知识;既让孩子懂得了消防知识,也见识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部队生活。激发学生对消防员叔叔的敬佩、热爱之情,增强防火意识。

活动时间

年4月21日(周六)上午9:00(提前半小时消防大队集合、点名)

小朋友和家长共同参加,老师统一带队。

活动地点

沂水县东一环路消防支队院内

活动要求

1、建议家长提前20分钟到达消防大队集合,然后点名、整队,开始消防知识学习。

2、由老师组织带领小朋友,消防员叔叔带领有序进入部队参观。

3、活动过程中,家长要叮嘱孩子不要乱跑乱闹,大声喧哗,注意安全,务必要认真观看,仔细聆听消防员的讲解,学到有用的消防安全知识。

4、孩子只需携带水杯或瓶装水即可,不要带零食玩具等,不要乱丢垃圾。

5、小朋友可以积极向消防员叔叔提问,对消防员叔叔的讲解要多鼓掌表示感谢。

活动程序

1、8:40按时在沂水县消防队大门口集合,清点人数后一起去参观。9:00准时开始,过时不候。

(一)神秘的消防车—消防车大揭秘

指导重点:

鼓励幼儿大胆向消防员叔叔提问。

(二)神气的消防员叔叔—观看消防叔叔穿战斗服表演

指导重点:

学学消防员叔叔神气的样子。

(三)消防员叔叔的生活—参观消防队宿舍,看寝室内务卫生

参观消防员的寝室,观看他们叠被子。

观察重点:

消防员叔叔的东西整理得怎么样?

(四)威武的云梯,令人惊叹的高压水枪

现场展示云梯的伸缩,高压水枪喷水演示

观察重点:

云梯有多高,高压水枪喷的有多远?

(五)合影留念(在消防车前,和消防员叔叔合影。)

参观的爸爸妈妈及幼儿、教师、消防官兵一起合影留念。

活动说明

1、如临时有事请及时联系老师,把名额留给有时间的人,不许请假。

2、请家长们务必调整好出发时间,活动开始过时不候

3、活动现场老师、家长看护好孩子,确保孩子的人身安全,活动中如发生意外事故,学校及消防局不承担责任

4、室外活动,如遇恶劣天气,更改活动时间

欢迎3-6岁小朋友踊跃报名

报名(同







































诚信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症状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