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要忌什么 http://pf.39.net/bdfyy/bdfhl/181122/6662795.html

人居环境展新颜美丽乡村谱新篇

胡犇李军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位于达州市主城区,背依凤凰山、面临州河畔,幅员面积平方公里,辖13乡镇、5街道办事处和1旅游风景区管委会,有行政村个、社区94个,总人口80万,是达州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享有“将军故里·达州之心”“巴蜀明珠·川东门户”美誉。从中国的陆海版图看,通川恰处“中国地理圆心”。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行动纲领,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和内在要求。

年以来,通川区就深化认识、主动转位,聚焦目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及早谋篇布局抓主动,为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攻坚起好了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川区在思想认识层面对区级各部门各单位和乡村进行了全面动员,结合通川区情,审慎思考,决定紧紧抓住了整治人居环境这个突破口,在时间上抓早,在节奏上抓前,务实推进,这既为三年攻坚起好了步,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好了局,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推进了城乡融合向纵深发展,通川区在达州7县(市、区)率先退出贫困县。通川区大部在农村,城乡差距依然存在,缩小城乡差距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根本着力点,也是推动乡村全域振兴的起航点。差距在基础,重点在投入,核心在观念。通川区审时夺势调思路,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建设“品质通川”的重要内容,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大力实施农村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硬化工程,深化实施农村环境整治“五大行动”,加快补齐短板。

通川区秉承梯次推进的理念,走实串点成线全域推进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路线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面宽量大,没有现成的可复制可借鉴经验。近年来,通川区充分发挥了群众参与和上下沟通的方法优势,因地制宜扎实开展试点示范,充分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通过合理布局、梯次推进、全域整治,为建设品质通川绘就了清晰的规划蓝图。

通过这种拆分和细化单元细胞的做法,逐年累计提质增效,聚点滴之力、久久为功,为通川区发展提供了厚实发展基础。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为建设“品质通川”和“美丽通川”形成了通川区的经验和模式。

一、坚持规划先行,绘好蓝图强引领

一是立足全局、多规合一。以乡村振兴“1+6+N”规划体系(1个总规、6个专项、N个乡镇规划)为统揽,编制完成《通川区县域乡村建设总体规划》、《通川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年)》《通川区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县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先易后难、先点后面、试点示范、全域推进路径,细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18项重点任务和具体目标。

二是把握重点、专项推动。每年度制定了“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处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美丽庭院建设”等专项实施方案,指导全区抓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年实施以磐石、青宁“一南一北”2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区建设先行试点探索,着力全域推进,全域实施;立足“一轴两翼七支点”发展布局,以“N”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抓点示范区总体规划(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带;两个核心示范区;三条走廊;四个特色示范片;“N”个散点示范)为主战场,打造一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质量“示范带”。

三是建设庭院、一村一景。围绕“品质通川”建设,每年规划实施10-15个美丽庭院建设点位,推进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相配套、美丽庭院与生态保护相协调、规划布局与要素配置相统一,做到风格传统、功能现代,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实现“一村一景、一院一魂”。

二、突出专项推动,紧盯目标强落实

一是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创新实施散户(1-4户)一体式三格式户厕、联户(5-14)“小微动”智能污水净化系统、院落或聚居点(15户以上)MBBR污水处理系统和城镇污水管网四种改厕模式,统筹同步推进农村生活四污水(人畜粪污、厨房污水、洗浴污水、洗涤污水)同步治理,积极推行“厕浴一体、厕污共治”改厕标准。三年来累计投入万元,完成1.3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农村卫生户厕所达标率达95.54%;新建农村公厕9座、场镇公厕21座、改造农村公厕79座,实现场镇公厕、农村公厕全覆盖。同步建立健全厕所管护机制和粪污贮存、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全面实现建设好、运行好目标。

二是全域实施垃圾分类治理。持续推进“户分类、村收集、镇(乡)运输、县处理”垃圾收运处置模式。科学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点,分村连片配置垃圾转运车,全覆盖配备村民小组保洁员和户垃圾分类收集桶,积极推行堆肥、热解等无害化就近处理方式,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处理长效运行管护机制,引导群众逐步形成垃圾分类处理新风尚,全域推行农村生活垃圾“二次四分法”。全区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的村占比达到%。

三是创新污水治理联动机制。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体系,构建联动机制,充分整合农业农村、住建、生态环境局等部门项目和资金资源,分类同步实施农村散户厕所无害化改造、联户污水净化系统、聚居点污水处理系统和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分类施策三级治理,即:乡乡建污水处理厂,向周边场镇和村收集;村村有污水处理站(MBBR微动力处理系统),对居民集中居住点污水集中处理;户户以厕所为载体分散处理。生活污水治理与生态农业发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共赢,全区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的村占比达到70%以上。

四是大力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强化政策措施配套,大力实施标准化畜禽养殖场新(改、扩)建工程,着力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点建设,建立秸秆回收利用体系,鼓励引进开办资源化利用企业,不断夯实资源化利用体系。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91.2%,规模养殖场和规模以下养殖户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5%。

五是全面提升村庄村容村貌。坚持村为单位、农民主体,以问题为导向,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突出春节、端午节、国庆节等节日主题,以春、夏、秋冬为战役单元,在全区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持续推进清垃圾、清塘沟、清废弃物、清乱堆乱放、清乱搭乱建、清残垣断壁,改善庭院、改好习惯,加强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创新实施美丽庭院建设,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实施传统院落保护提升工程,引导农民在房前屋后建果园、菜园和花园,着力打造一批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

三、抓实示范引领,积累经验强推广

一是建设镇村整治样板。建立区有示范片、乡有示范村、村有示范院的人居环境示范体系,在全面开展“五大行动”的基础上,全面深入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落地生根,各乡镇坚持在聚集提升类村庄进行合理布点,优先村庄自然环境较好、群众基础较高的村庄开展整治,通过示范探索积累经验,再带动整体提升,先点后面,先易后难,坚持坚决防止一哄而上、生搬硬套和盲目建设,一镇一村一院一示范模式在全区推广。

二是坚持现场会议推动。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每年组织召开乡村振兴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场会,树立样板标杆,开展学习评比,营造示范引领和比学赶超氛围,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全域推进。

三是外出考察学习借鉴。近年来,全省全国陆续形成了一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经验和示范点,通川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到上海、浙江、重庆、广元等地参观学习,带回好的做法和新的理念,科学融入通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升通川宜居乡村建设水平。

四、创新工作举措,探索模式强典型

一是创新美丽庭院建设载体,丰富宜居乡村内涵底蕴。每年投资万元以上,以美丽庭院为载体统筹实施“五大行动”,遵循“不搞大拆大建、不搞风貌塑造”两不原则,坚持“原真性保护、原住式开发、原特色利用”三原特色,全域推行“四新四旧”(在旧院中新置四种功能,即:院院修缮道路、幢幢房屋除危加固、户户改井改厕改灶、恢复保留农耕文化记忆;在新房新院中修缮四种风格,即:统一实施房屋封檐坐脊、增修院落和林间小径、围栏林下养殖畜禽、房前屋后栽种果蔬。)模式,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实施传统院落保护提升工程,做到风格传统、功能现代,完善庭院道路、水沟、文体设施等公共基础配套,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实现“一村一景、一院一魂”。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传承,着力培育良好的乡风文明,改变农民群众生活习惯。

二是创新环境整治与生态振兴融合,厚植宜居乡村生态本底。不断优化政策支持体系,科学规划、大力实施农村冬闲田蓄水生态涵养和撂荒地治理工程,全域实施乡村旅游景区、现代农业园区、新型田园社区“三区共融”,实现空间优化布局美、生态宜居环境美、业旺民富生活美、文明和谐风尚美。

三是创新厕所革命建管机制,健全长效运行管护体系。全省率先开发农村户厕改造数据化网络管理平台,创新推行“”户厕改造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就近还田利用、利益联结、市场运行、政策兜底”粪污处理四模式,引进硒佑有机肥厂对全区范围内的秸秆和畜禽粪污回收利用,每年投入万元支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面形成管收用并重、责权利一致的长效管理机制。

五、强化工作保障,激发活力强支撑

一是压实责任“强领导”。坚持“党委主责、政府主抓、行业部门主推”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机制,建立统筹联动联席制度,形成了“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是整合资源“强保障”。加大向上争取力度,落实本级财政配套措施,创新引进工商资本,统筹整合各类项目资源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创新财政支持方式,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多种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是完善机制“强动能”。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区委目标绩效管理,扎实开展美丽宜居示范村、最美庭院、人居环境示范户、四好农村路等评选评定工作,强化考评成果运用,以考核手段倒逼责任落实,以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落地。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既是组织的要求,也是人民的诉求,更是通川区坚持不懈的追求。接下来,通川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抢抓机遇、狠抓落实,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步伐,助力通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再谱新篇、再创佳绩!

(作者单位:达州市通川区农业农村局)

达州市通川区扩大生猪生产促发展多措并举见成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