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01217/8505703.html 当个人权益受损,他们挺身而出;当有人感到迷茫,他们伸出双手提供有力支撑;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只为守护心中的信念……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系列节目《榜样的力量》,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线,记录一线司法行政工作者从“心”出发,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所作出的努力和付出。 年10月24日,一场实地听证会正在进行。会上,辽宁省抚顺市白家店村村民、土地部门和教育机构就土地补偿问题争执不休。 “在我看来,老百姓的事儿,一刻也不能耽误。”认准群众利益无小事这个理,辽宁省司法厅政府法律顾问处处长殷磐石带着技术人员,多次往返田间地头实地测量,反复调查论证,得出扎实数据之后,他又反复找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协调,终于换来村民满意的笑容。 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如何根治?怎样才能让农民工兄弟们更加有效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防火比救火更有效果,合法的诉求必须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在越来越多人心中种下法律的种子,是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律师时福茂工作的动力和方向。 “你的工友、朋友有没有经历过欠薪事件?有没有工伤的情况?凡是跟法律沾边的都可以问。”像这样的普法宣传,时福茂自从业以来,已经开展了两百多场。或深入工地,或深入校园,或走进社区,每次普法宣传,时福茂都会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方便援助对象咨询。 “想要切实维护打工者的合法权益,仅凭一腔热血是不够的。”同样作为从业多年的法律援助律师,北京市高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律师马兰说:“帮助他们把证据做实做细,是最琐碎也最关键的一环。人家来找到了我,把我当作他们的主心骨、贴心人,这份信任是我必须担起的责任。” 16年来,时福茂办结法律援助案件余件,为农民工讨薪余万元,推动修改、健全法律制度20余条;10年来,马兰在6个省及自治区从事法律援助志愿者工作,代理余起案件;37年来,江苏省淮安市义务普法人潘恒球为青少年学生开展多场义务普法,受教育的人数达到万人以上;12年来,殷磐石先后办理各类行政复议案件多场;10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司法厅立法一局副局长包晓荣办理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28件…… 这一切,都只因为他们的内心牵挂着更多的人,他们的肩头担负着更多的职责和使命。他们是中国司法行政系统的榜样,也是中国法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用坚定的信念、专业的精神和敬业的态度,诠释了新时代榜样的力量。 文章来源 法制日报 记者 张晨 编辑 王贝贝 司法部出品 欢迎投稿到邮箱sfblwt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