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的有效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祢的名传道,奉祢的名赶鬼,奉祢的名行许多异能吗?’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太7:21-23 “所以,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凡听见我这话不去行的,好比一个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并且倒塌得很大。”——太7:24-27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圣经中最严肃的几段经文。将这些经文作为我们《重拾福音》系列书籍的总结也特别合适,因为它们向我们传达了真正的福音事工的严肃性。在读这些经文的时候,我们很快意识到,基督谈及的不是一些世俗的琐碎事,而是永恒的命运。事实上,在祂的话语中,一股令人惊惧的气流似乎刮了起来,一下子拨开了使我们视线禁锢于这个世界的乌云。这一信息虽然简短,但却令人惊奇,理清了我们的思维,使我们看到在末了的那天,我们与世上所有的人一同站在基督面前听自己命运被审判的情景。 从此视角出发,整个人类在将来会面临一个大的挑选和剔除。站在一边的是来自各国、各族、各民和各方的人,人数多得无法计数。他们站在宝座和圣洁羔羊的面前,身穿白衣,大声喊着说,“愿救恩归与坐在宝座上我们的神,也归与羔羊”(启7:9-10)。这群人是被神赞许的人,被邀请前来享受他们主人的快乐(参太25:21-23)。他们被天使和圣洁的圣徒所接待,进入永生神的城,永远地与神和羔羊同住(参来12:22-24;启21:23)。他们的每一滴眼泪都要被抹去。在此,长期与苦难和死亡的争战、伤心和痛苦都已经结束,这个堕落世代所有可怕的东西都已经逝去(参启21:4)。在新的居所中,他们将永远地发现,在神的殿中住一日要远胜于在其它地方住千日,与祂同在有完全的喜乐,在祂右手边有永远的福乐(参诗16:11,84:10)。与现在拥有的相比,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片刻,将胜过他们所丢弃的尘世间的一切宴乐和满足。在世间,尽管祂隐藏在他们视线之外,但他们依然相信祂,爱祂。现如今,他们亲眼看见祂,更是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参彼前1:8)。 我们看到,站在另外一边的也是来自各国、各族、各民和各方来的人,人数多得无法计数。他们的数目如此庞大,一下子使站在另一边的人相形见绌,使其看上去只不过是这一边数字的零头。他们在传讯中被迫来到天上的宝座前,承认坐在上面的那一位的主权(参腓2:10-11)。他们先前流露的是放肆,如今却是恐惧。他们缩成一团,像陶器一样被打得粉碎,得不着恩典,丑陋无比(参诗2:9;启2:27)。在神面前,他们像微小的石蜡塑像一样,在大熔炉面前被熔化。他们疾呼着让山川和石块倒在他们身上,让他们免于神和羔羊发出的令其不能接近的光线(参提前6:16;启6:16)。突然间,他们缄默了,因为基督亲自宣布了他们最终的审判结果:“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太7:23) 接着,在神圣的手一挥之下,他们被扔进地狱,他们对审判惊恐的预期终于实现了(参太5:29-30,18:9;可9:45;路12:5;来10:27;彼后2:4)。在新的住处,他们将发现,这真的是“落在永生神的手里,真是可怕的!”(来10:31)他们将永远在外面的黑暗中,而在那里只有哀哭切齿了(参太8:12,22:13,25:30;犹13)。他们将饮神大怒的酒,此酒斟在神忿怒的杯中纯一不杂。他们受苦时发出的烟往上冒,直到永永远远,而他们日夜都不得休息(参启14:9-11)。他们将发现自己身处满是魔鬼的居所,是为恶灵所准备的,而邪恶的虫不会灭亡,烈火也不会熄灭(参太25:41;可9:44-48;彼后2:4;犹6)。比起整个身心坠入地狱,他们宁愿自己从未出生,或一出生时就瘸腿、残疾或眼瞎(参太26:24;可9:43-47)。 可能有人会极力地说,这些只不过是诗人的夸张、修辞和夸大。如果它们出于但丁、歌德或马洛的笔下,人们可以加以否认,但它们是基督亲口说的,忽略其中任何一点都是不可能的(参太5:18)。事实上,如果祂关于最后审判、天堂、地狱的知识是真实可信的,我们便可肯定地说,世人中肯定有一些人并没有被告知此事。因为,随着世界末日和如此可怕的审判正在来临,听到的人肯定会耳鸣(参撒上3:11;王下21:12;耶19:3)。 与这些真理相比,如今,盛行在福音派讲台上那些肤浅和娱乐性的讲道显得多么地卑劣啊!神的民和他们的牧者怎么会痴迷于短暂,而忽视那永恒的价值呢?“你们要在锡安吹角”,在教会中敲响警钟!“国中的居民都要发颤;因为耶和华的日子将到”(珥2:1)。无疑,这日子近了!让我们向神祷告,愿祂多赐给我们一些站在永恒边缘来注目现今严峻现实的人,那些不害怕向全世界宣告“你当预备迎见你的神”的人。 认信的价值 《马太福音》第七章21节一开始就给出了基督所有警戒中最严重的一个:“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我们必须记住,基督的警戒不只是针对那些自称为无神论者或异教徒,也不是针对其他宗教人群或公开与祂为敌的人。相反,祂说的正是所有那些口称认识祂、称祂为主的人;那些有着“基督徒”的名号、跻身在祂门徒里的人;那些口称自己的信条和宣告与圣经相符的人。 基督的话是对我们说的,像两刃的利剑一样刺入我们的心,把我们从危险的沉睡中摇醒过来。它要求我们尽最大的努力质疑自己的假想,竭力省察自己。我们认识祂吗?我们能被祂认出吗?我们的灵魂平安吗?我们的永生还悬而未决,自我欺骗的可能性也太大。因为在那天会有很多人来到祂的面前,喊着“主啊,主啊”,但祂将拒绝他们的颂赞,给出如下宣判,“离开我吧!我从来不认识你们”。如果我们当中有人认为基督先前关于少数和多数的教训过于夸张,现在我们就不该继续持有此看法了。 在这里,世上最伟大的权威已经事先警告我们了。我们会考虑祂的警戒吗?我们站在一大群称祂为主耶稣基督的人中间,但我们是否敞开心扉问道,基督是在直接跟我们说话吗?祂已经警戒我们,目前身在阵营里的不都是懂真理的,我们会像亚干一样认为自己可以隐藏在众人中间吗?(参书7:18-20)我们会认为自己可以衣冠不整地混入婚宴却不被发现吗?(参太22:11-13)我们会扪心自问,自己是否一直受骗,还未归信?或者我们已经像犹大一样心已刚硬,说道,“这自然不是我”(参太26:25)。 在这节经文中,主耶稣说话所指的不是那些暗中做门徒的,或那些羞于在众人面前认祂为主的人。相反,祂警戒的正是那些大胆而有力地宣称祂为主的人。从他们的呼喊“主啊,主啊”中可得知这一线索。在希伯来文学中,这样的重复既用来进一步解释,也用以强调。在以赛亚看到神在宝座上的异象中,撒拉弗用“圣哉!圣哉!圣哉!”(赛6:3)来颂赞耶和华(Yahweh)。此处的重复是极力地强调神的圣洁。同样,本节经文里的反复是为了向我们说明,即便是那些竭力称主耶稣为主的人中间,很多将在审判那日被拒绝和遭受刑罚。这个可怕的真理引导我们:如果没有用外在所结的果子来证明里面是连于基督的,仅口称在耶稣基督里的信仰根本不值一文。 归信的证据 如果最竭力和频繁地做出“耶稣基督为主”的宣告不是真正归信的确据,那什么是呢?在仔细地查考圣经中两段经文之后,我们已经找到答案了。在《马太福音》第七章16-20节中,主耶稣告诉我们,可通过他们的果子来认出哪些是真正归信的。在《马太福音》第七章21节中,祂再次说到,不是所有称祂为主的都能进天堂,除了“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 是否遵行天父旨意才可以证明我们口称耶稣基督为主的宣告和归信是否真实。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与基督类似的品格或公义的行为,一个人宣告在耶稣基督里的信仰和认为与天堂有分的宣称都是值得怀疑的。甚至在福音事工中取得的明显成功也不是归信的确据(参太7:22)。 既然这是贯穿《马太福音》第七章的一个基本主题,我们对此也就不该惊奇。一个人穿过窄门的证据是,他如今正走在遵守基督诫命的小路上(参太7:13-14)。一个已归信的人和成为好树的证据是,他如今在结好果子,因为可以通过果子来认出每棵树(参太7:16-20;路6:44)。一个人口认耶稣基督为主的真实宣告的证据是,他正在行天父和爱子的旨意(参太7:21;路6:46)。最后,一个人已将生命建在磐石上且远离末日审判的证据是,他不仅听基督的话,而且行祂的道(参太7:24-27)。 如果翻看《马太福音》第七章以外的圣经来证实同样的真理,我们会发现有很多类似的经文。使徒保罗敦促我们要彻底省察自己,来看一看自己是否仍在信中(参林后13:5)。他也警告那些声称认识神但行为却与祂为敌的人(参多1:16)。使徒彼得敦促我们,要殷勤地确保神对我们的呼召和拣选(参彼后1:10)。除了敦促,他还给我们列出一个品德清单,如果我们真的归信且在神的选民之列,这些品德会逐渐成为我们生命中的现实:信心、德行、知识、节制、忍耐、虔敬、爱弟兄的心和爱众人的心(参彼后1:5-7)。如果这些品德在我们生命中有着不同程度的存在或增长,我们便可满有信心地说,我们真的已经重生,与祂的圣洁性情有分(参彼后1:4、8)。然而,如果这些品质在我们生命中很是缺乏,我们就应该担心自己灵命的真实状况了。如彼得警戒说,“人若没有这几样,就是眼瞎”(彼后1:9)。使徒约翰的整本《约翰一书》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行事为人是真正得救和归信的凭据。他在书信中也列出一些特征,这些将会在每个真正的神儿女的生活中有不同程度的彰显。如果这些品质日渐增长,且能被观察,我们或许可以满有确据地声称自己有永生(参约壹5:13)。如果有所欠缺,那我们则应该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是真的基督徒。最后,雅各强调说,行为是真实得救信心的体现和证据(参雅2:14-26)。虽然这句话曾遭到很多的误解,但他并没有否认使徒保罗提出的“惟独因信称义”的教义。二者只是在描述一枚硬币的不同面而已。保罗讲的是称义的原因,而雅各说的是称义的结果:我们惟独因着信而得救。然而,那些信的人已经历圣灵的重生,也在神呵护般的供应之下。也因此,我们可以满有信心地说,每个真信徒都将结果子,通过他的行为证明他的信心。雅各警戒说:“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雅2:26)。而且他在挑战那些自夸般地否认此真理的人时说,“你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我便借着我的行为,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雅2:18)。对雅各来说,那些只谈信心却不结果子的人比魔鬼更糟糕,因为魔鬼至少会战惊(参雅2:19)。 如之前谈过的,基督和使徒们的这些教导不是否认基督教“惟独因信称义”的基本教义。内在的真实性要通过外在相应的品格和行为来证实,他们只是确认了这一普遍真理而已。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基督和使徒们并没教导,只有那些最成熟的、有着最完美果子的信徒才有得救的确据。我们中最成熟的基督徒都会受到自身无数缺点和软弱的严重影响。所有人都必须完全和彻底地倚靠恩典和神对祂子民的慈爱怜悯。然而,真信徒信心的进步会是他经历圣灵的重生、成为神儿女这一事实的最大证据。 鉴于这些真理,当看到当代福音派主义的教导既肤浅(在最好的情况下),又卑劣(在最坏的情况下),真的很令人痛心。在肤浅地对待圣经时,很多当代的传道方式是将得救的应许给任何愿意开口认耶稣为主、心里相信神已经叫祂从死里复活的人(参罗10:9-10)。然而,很多传道人没有进一步以警戒的口吻解释这一真理,以致很多人,甚至大多数人的认信方式缺乏悔改和信心。使情况更糟的是,传道人不仅不教导让口认基督的人去省察自己的信仰是否真实,反而鼓励他们根据自己当时被呼召去信仰基督和认祂为主时的那种真诚程度来获取得救确据。很多人忽视了圣经的明确教导:人们要通过经文来彻底地省察或试验自己来确保所蒙的呼召和拣选(参林后13:5;彼后1:10;约壹5:13),通过自己所结果子的质量来断定认信的真实度。 我们必须意识到,福音传讲必须包括福音警戒。忽视任何一面都将带来“别的福音”(加1:6),这其实根本就不是福音(参加1:7)。在整个基督教的历史上,最敬虔的牧者们在讲道中都在适度和不断地向归信者和慕道友传达福音警戒。但如今,这样的警戒却很稀少,在很多情况下压根不存在。我们如今身处的是最需要福音警戒的时代,因为审判的利剑已经悬于我们当中很多口认基督的人的头上,却很少有看门人愿意吹响号角。他们不警告那些作恶的,他们的讲台上溅满着因为自己不传讲福音警戒而未听到此讯息的人的血(参结33:6)。 如今,在多数福音派教会中,一种肤浅、易得和以人为中心的福音甚为风行。在此情况下,我们更需要清晰和精确的福音警戒。这种福音没有要求,不计算代价,不反对肉体,反而去迎合它。我们已被此种福音所淹没。本该做好本职工作的牧师们传讲的是一种远离神和以人为中心的“信心”,而信徒只需重复决志祷告便可领受。在仅作了一些微调之后,“归信者”和以前一样被允许行走在大路上,和有着同样廉价信仰的人群一起携手而行。他们的信仰得到某些宗教权威的确认和辩护,而正是这些权威们引导和麻醉了他们的大部分良心,使他们的心几乎漠视真理。 大部分福音传讲事工受到了世俗文化的极大影响,倡导宽容、开阔、兼容和纵容,认为它们是所有品德中最好的部分。如今,福音派教会里的会众和传道人以接受偏离圣经的教导、其他教义和道德观点为荣,一点也没想过所谓的兼容并蓄正是他们未获重生的真实写照。在如此自相矛盾的教义和道德中,是我们的爱使我们保持沉默吗?或者这是我们对圣经的忽视?是我们的爱使我们不去警戒那些口认基督但行为却与祂为敌的人吗?还是出于自我保护?或想赢得世人的赞许?一个人口认基督信仰不是得救的确切证据,那得救确据有什么标记呢?有什么证据能表明一个人是真的是认识祂呢?对此,主耶稣的教导很明确: “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太7:16、20)。 “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太7:21) “所以,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太7:24) 虚假的认信者 在《马太福音》第七章21节,基督坐在宝座上,拥挤的人群站在祂面前。然而,这不是一个欢欣鼓舞的场面。事实上,这是圣经中最令人害怕的场面。在地上,有大量的人称祂为主,也有很多人以祂的名开展牧养事工,然而如今,他们却因结不出果子和悖逆的生活而显露马脚了。在基督宝座前,所有先前遮挡的现在全都显明了(参太10:26;可4:22;路12:2)。他们的悔改太浅薄了,他们的信心是魔鬼的信心,他们的公义行为好比经过腐败内心而遭浸染的污秽血布(参多1:16;雅2:19)。他们原先想得到热烈的欢迎,并大摇大摆进入天国之门,现在这个盼望却消失了(参彼后1:11)。看着他们,公义的基督感到痛心,宣告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太7:23) 从这个可怕的宣判中,我们发现那些口认基督为主却在审判日那天被拒绝的人身上的两个重要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基督从来就不认识他们。“认识”一词英文是“know”,翻自希腊语“gino?sko”,该动词表达的是一种亲近的联合和团契关系。虽然这些虚假的归信者宣称基督是他们的主,但基督本人却宣布说,祂从来不认识他们。这一宣判有很多可能的影响。 第一,它可能涉及到,基督预先就知道和拣选祂的子民。圣经教导说,每个神儿女的名字自亘古就已记载在羊羔的生命册上了(参启13:8)。然而,如今在册子上找不到这些站在基督面前的人的名字(参启20:15)。他们不是“照父神的先见被拣选,借着圣灵得成圣洁,以致顺服耶稣基督,又蒙祂血所洒的人”(彼前1:2)。 第二,这或许意味着,他们在基督的维护、供应之外。圣经教导,“耶和华知道义人的道路,恶人的道路却必灭亡”(诗1:6,)。基督教训说,祂的羊听祂的声音,祂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从祂(参约10:26-27)。然而,这些不是祂的羊,祂也不是他们的牧者。祂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听祂的话,或被召唤时顺服地跟从祂。 第三,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这可能意味着,祂与他们之间没有亲密的交通。就好比基督对他们说,“你们在世间的天路历程中没有寻求我。事实上,我很少出现在你们的想法中。我们没有同行,也没有在共同的相交中得享喜乐。你并没有向我问询,思索我的教导,或遵从我的诫命。我那时就不认识你们,我现在依旧不认识你们!” 福音派传道中最常有的说法是,认识主耶稣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虽然这句话有很多正确的成分,但把顺序调转过来似乎更加合适:主耶稣说祂认识我们比我们说自己认识祂更重要。想象一下如下场景:一个人走到白宫大门前,要求进去。可以肯定地说,他会很快被拘留,被彻底地审问。我们都明确的是,这个人不能够仅凭自己知道住在里面的是总统而被允许进入白宫。然而,如果总统说自己认识这个试图进入的人,那他很快就会获准进入,也没有人会对此发难。我们已经了解到,如果没有果子或行为证据,我们宣告在基督里的信仰是没有价值的。相反,基督对我们的承认却有着无穷的价值,因为这样的承认能给我们打开无人能关上的一扇门(参启3:8)。 认基督为主却遭刑罚的人的第二个特征是,他们是作恶多端的。在《马太福音》第七章23节,主耶稣让那些作恶的人离开祂。“作恶”一词的英文是“lawlessness”,翻自希腊语“anomi?a”,指的是一种没有法律约束的状态。它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因无知、忽视或故意悖逆而违背神的旨意。该词的意思尤为重要,因为它指出了虚假归信者的本性,揭露了基督在此厉声斥责的原因。就好比,祂厌恶地看着这些虚假的归信者,宣判说,“离开我吧!你们这些自认是我门徒的人,口称我为主的人,然而你们的生活方式看起来好像我从没有给你们要遵守的诫命一样!” 在目前所考察的陈述中,没有哪一个比这个更能恰当地去描述那些给自己贴上“福音派”标签的人了。很多福音派团体已经逐渐地顺从了世俗文化,将自己重建成一个便捷廉价的宗教,没有要求、律法,或其他任何限制肉体的参考标准。就如犹大笔下所描写的不敬虔之人,有些福音派人士已将“我们神的恩变作放纵情欲的机会,并且不认独一的主宰、我们(注:“我们”或作“和我们”)主耶稣基督”(犹4)。没有人否认,有很多福音派人士口头承认耶稣,然而他们对祂的主权旨意似乎一点也不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去操练它。在福音派人士的大脑中,一个人口认基督为主和实际顺从祂明确给出的旨意之间似乎没什么关联。一个人可以是王国内忠诚的臣民,却不仅忽视君王的命令,还处处与他作对吗?不可以!然而,似乎在当代,很多福音派人士认为这样行是可以的。 我们已经脱离律法的束缚,在圣灵的带领下跟随基督(参罗7:1-6),虽然这样的描述没有错,但我们必须知道,基督和圣灵都不反对法律或与它相背。事实上,要活出圣经里的经文,我们更要在生活中真正地拥有基督的形像,并服从圣灵的带领。如果我们爱基督,我们就将遵守祂的诫命(参约14:15);如果我们跟随圣灵,我们将尽力过美善的生活。对此,“没有律法禁止”(加5:23)。 神在基督里给我们的恩典不是把我们抛弃在世界上,去过一种不被指教的生活,或继续按照这个世界的准则行走(参弗2:2)。相反,我们被呼召是“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虚妄的心行事”(弗4:17),在各种事上逐渐有基督的形像,使每个思想都遵从祂的旨意(参罗8:29;林后10:5)。做成此事的一个方法,要求我们殷勤地学习和操练贯穿于整本圣经中的诫命、教导和智慧(参诗19:10-11)。摩西曾写道,神的诫命不是虚空与我们无关的,而是信徒和教会的生命(参申32:47)。大卫歌颂神的话是他脚前的灯、路上的光和一个青年人持守圣洁的手段(参诗:9、)。当主耶稣宣告,“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4:4),祂证实了诫命在祂子民生命中的重要性。使徒保罗教导提摩太时说,圣经不仅能给我们通往得救的智慧,还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参提后3:15-17)。使徒约翰教导我们,归信最大的证据之一是,我们遵守神的诫命(参约壹3:4)。他总结道,“我们遵守神的诫命,这就是爱祂了,并且祂的诫命不是难守的”(约壹5:3)。 敬虔的圣徒都极大地认同圣经的中心地位和诫命的重要性。对此,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有如此多的福音派人士一提及诫命就十分不悦,反对诫命如同它们会限制和抵制生命中的喜乐呢?为什么讲道中哪怕只提及一点点善恶的绝对标准或区分就会被贴上律法主义、僵硬、自义和自私的标签呢?答案虽然很明显,但同时也让人难以接受:福音派团体里有很多人尚未归信。虽然穿戴着当代基督教的外衣,但他们未更新的心依然与神为敌,与祂的旨意相左(参罗1:30,8:7)。对他们来说,神的话是累赘,因为它要求他们践行他们讨厌的公义;神的话是压制,因为它会禁止他们去做自己所热衷的恶事(注:作者与查尔斯·雷特牧师交流的心得)。许多福音派人士对神的道和属灵上的绝对要求,抱有冷漠、忽视,甚至反感的态度,而这正是他们徒有敬虔外表的表现(参提后3:5)。他们成为基督徒也使真正的基督教成为一幅扭曲的漫画,让小路变成了大道,永生换成了毁灭。他们做了一个祷告,就被邀请加入一个满是笑脸的魅力团体。每个主日,他们专心地听着一些属灵原则,来保证能使他们过上一种更好的生活。他们积极投入无数的家庭朋友聚会,为要取得目的感,并娱乐其中。然而,他们是受欺的。在内心和行为上,他们都是作恶之人。在生活中,他们意识不到神的诫命,只是做在他们眼中看为正的事。他们已经找到一条路,在足以使世界满足自己肉身需求的同时,用基督教来安慰自己的良心。然而,在末了的那天,他们将听见,“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太7:2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