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

有朋友问我说圣经新约和旧约有什么区别,我想到最直接的也许是成书的时间、写作的语言和受众不同,但新约和旧约却是统一的,正好想起听过的一篇道,讲到出埃及记中玛拉之水和摩西击打磐石的事件,讲道中查考了约翰福音耶稣和撒玛利亚妇人谈道的记载,就惊叹于跨度近年的两卷书表达了相同的救赎主题,这真的不可思议。不仅是成书时间跨越年,圣经的作者有君王,先知,渔夫,囚徒等等,体裁涵盖诗歌、预言、书信,但却同样有同一个主题,这更让人惊叹。而圣经中的真理,是目不识丁、知识浅薄的老妪可以去明白的,但却是那“最强大脑”也无法透过理性去思想明白的,惟有透过信心去领受,正如安瑟伦说,“我决不是理解了才能信仰,而是信仰了才能理解。因为我相信;除非我信仰了,我决不会理解。”也如下面这篇听道的笔记和默想中所提到的,上帝在最简单的智慧里--喝水这样简单的事情上,有最深的智慧。

《拿破仑年远征埃及时来到“玛拉之水”》,吉恩·西蒙·贝尔尔米(-),法国历史画家

相关经文:出埃及记15:22-27,

15:22摩西领以色列人从红海往前行、到了书珥的旷野、在旷野走了三天找不着水。15:23到了玛拉不能喝那里的水、因为水苦、所以那地名叫玛拉。15:24百姓就向摩西发怨言、说、我们喝什么呢。15:25摩西呼求耶和华、耶和华指示他一棵树、他把树丢在水里、水就变甜了。

《摩西击打磐石》,彼得·葛瑞伯(-/3),荷兰画家。

相关经文

出埃及记17:1-7:

17:1以色列全会众都遵耶和华的吩咐、按着站口从汛的旷野往前行、在利非订安营。百姓没有水喝、17:2所以与摩西争闹、说、给我们水喝吧。摩西对他们说、你们为什么与我争闹、为什么试探耶和华呢。17:3百姓在那里甚渴、要喝水、就向摩西发怨言、说、你为什么将我们从埃及领出来、使我们和我们的儿女并牲畜、都渴死呢。17:4摩西就呼求耶和华说、我向这百姓怎样行呢、他们几乎要拿石头打死我。17:5耶和华对摩西说、你手里拿着你先前击打河水的杖、带领以色列的几个长老、从百姓面前走过去。17:6我必在何烈的磐石那里站在你面前。你要击打磐石、从磐石里必有水流出来、使百姓可以喝。摩西就在以色列的长老眼前这样行了。

这两处经文旧约中两处以色列人在过红海后和“水”有关的经历。在15章前面的经文可以看到,以色列人出埃及时是那样的喜乐,过红海时是完全的得胜,所以摩西在15章作了赞美的诗歌。但后面遭遇了环境,没有水喝,而且找到的却又是苦水,以色列人就向摩西发怨言。17章1-7节,以色列人再次面对没有水的情况,也是同样的反应:埋怨。其实正是在面临环境的时候,显出人的本相,不仅对以色列人如此,对现今的我们也是一样的。同时,这两段经文可以说把这个世界人面对的现实描绘出来了:要么是找不到“水”,要么是找到的是“苦水”。

在15:25节,说把一棵树丢在水里,水就变甜了,那这里树扔在水里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新约约翰福音4章:主和撒玛利亚妇人谈道,也是从喝水的问题开始的,耶稣藉着向这个妇人要水喝,和她谈论“永生之道”,耶稣对她说:“凡喝这水(指雅各井里的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4:13-14),这活水是耶稣基督指着自己说的。在约翰福音6:35节,耶稣又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耶稣基督自己就是那“活水”。

《耶稣和撒玛利亚妇人谈道》,安吉丽卡·考夫曼,(-),瑞士新古典主义女画家,从女性的视角来表达这个故事是很有味道的,画中,画家通过女人的眼神,将撒玛利亚妇人的迷惘、渴慕描绘得很传神

这里耶稣对妇人说“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妇人按着表面的意思接受过来,她就想要这样的水,对耶稣说“先生,把这水赐给我”(4:15),耶稣却跟她说,你去把你丈夫叫来,似乎是与水没有关系的话题;妇人就说她没有丈夫,耶稣进一步指出,“你没有丈夫,这话是对的,因为你已经有五个丈夫,你现在有的,并不是你的丈夫。"(4:16-18),从这个事实可以看到,她一直在寻找的,其实是爱情的“水”,但是这“水”不能让她满足,甚至都是失望,是满杯的苦水。人类的痛苦也是和此类似的,一直在寻找,一直在寻找解决心里干渴的方法,但都是短暂的,很快就变质了---由甜变苦了,或者很快就没有味道了。那耶稣怎样解决撒玛利亚妇人的问题呢?

约4:25-26,4:25妇人说、我知道弥赛亚、(就是那称为基督的)要来。他来了、必将一切的事都告诉我们。

4:26耶稣说、这和你说话的就是他。女人生命的反转始于耶稣向她显明自己是弥赛亚,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后面女人的反应,她向人作见证,4:29你们来看、有一个人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给我说出来了、莫非这就是基督么。

..........

4:39那城里有好些撒玛利亚人信了耶稣,因为那妇人作见证说:“他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给我说出来了。

从前这个妇人最害怕别人知道就是她在关系上的混乱,所以她在正午的时候顶着烈日去打水,因为那时候没有人遇见她,但弥赛亚知道她的一切,(耶稣基督知道我们一切的不堪和羞耻、污秽),而她在遇见基督后释放了、自由了,她高兴地对人见证:你们来看,这个人把我的“丑事”都说出来了,所以她的见证影响了很多人。在女人的转变中可以看到,没有基督,人是活在一种”苦水“之中,对照起初夏娃和亚当的堕落,人因为选择了知识树上的果子,没有选择生命树,就落入到这样的光景中,而现在,基督进入人的生命中,就如生命树的枝子放到玛拉苦水里,水由苦变甜,表明耶稣基督对人生命的一种改变和翻转,而生命树就是耶稣基督自己。

(这里想到杨腓力在《耶稣真貌》里说,没有人遇见耶稣还能保持原样,你遇见耶稣了吗?)

那17章击打磐石有什么样的意义呢?根据当地的人说,那里的磐石是砂岩,吸水性很强,当石头被击打,裂开,水就从尖锐的地方流出来。(当然,圣经中的情形与此也有区别,出水量是大大超过岩石的储水的,所以这也是上帝特别的工作。)

这里对照新约圣经哥林多前书10:1-4:

10:1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晓得、我们的祖宗从前都在云下、都从海中经过。10:2都在云里海里受洗归了摩西。10:3并且都吃了一样的灵食。10:4也都喝了一样的灵水。所喝的是出于随着他们的灵磐石。

这段经文指出那磐石就是基督。磐石被击打,预表基督被害,被神击打,死在十字架上,代罪人受死,并成为生命、恩典、祝福的源头。

新约中另外一段经文:约翰福音-39:

7:37节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耶稣站着高声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7:38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7:39耶稣这话是指着信他之人、要受圣灵说的、那时还没有赐下圣灵来。因为耶稣尚未得着荣耀。

这里是住棚节节期(一个星期)最后一天,耶稣对这些守节期的人说话,这里很有意思,为什么不是节期第一天,因为节期的后面不像前面,前面有节日的味道,有喜乐,有期待,就像我们的春节,除夕是最快乐的,越往后节日的气氛越淡,节期的最后一天,心里可能会是空空的,灵魂有干渴的感觉,耶稣基督在这个时候对人说,信他的人,要从腹中流出活水的江河来,flowriversoflivingwaters。这活水,不像这个世界给我们的,开始有excellent,后面却是虚空,耶稣仿佛说,尝过这个世界空虚的人,来我这里吧,我这里有livingwater,是不断涌流的,是不止息的活水。其实活水与旷野的沙漠是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所以神曾在以赛亚书藉先知之口说,“我必在旷野开道路,在沙漠开江河”(旧约以赛亚书43:19)。在灵性的意义上说,离开神的人,生命都是荒漠,但神却将这样的生命状态完全翻转,成为江河涌流的生命。

活水,也就是圣灵,就是神自己要住在我们里面。那活水怎么涌流呢?就是击打基督,基督在十字架上被击打,圣灵、神的生命就流淌出来了,圣经说,牧人要被击打,羊群就四散了,就是指着耶稣基督在被卖,审判,钉十字架,在十字架上被神击打,所以耶稣在十字架上说,“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耶稣代替人承受了罪的代价。(这里也可以思考,基督被击打,但流出的却是生命,显出他是神,他为着钉他十字架的人祷告,“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你被击打流出的是什么呢?)

图片来源:黑门

圣灵来到地上,来到我们生命中,根据是什么呢?是因为我们好吗,我们配得吗?是因为磐石被击打。祝福、恩典因着基督的受苦而来。新约腓立比书3:10节:使我认识基督、晓得他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保罗说效法他的死,难道是保罗活得不耐烦了吗?

新约哥林多后书4:10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4:11因为我们这活着的人、是常为耶稣被交于死地、使耶稣的生、在我们这必死的身上显明出来。4:12这样看来、死是在我们身上发动、生却在你们身上发动。

死人复活,真是一个奥秘,耶稣的死而复活显明了其实一个属灵的原则,就如耶稣说: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马可福音8:35),个人中“舍己”如此,只有舍己,离弃“旧我”,才能让主的生命在我们里面长大;同时,侍奉的生命中也是遵循这个原则,主藉着你让别人得祝福,不是藉着口才,而是你愿不愿意“死”,这是一个paradox(反合,悖论),似非而是,就是神在最简单的智慧里有最深的真理,“喝水”也成为一门极深的功课。(神把人放在环境中,以显出神的荣耀,在受苦得,“死”的环境中,显出生命,就如约翰福音12:24节一粒麦子若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的子粒来。“死”在我们身上发动,生在别人身上发动。)

图片来源:黑门

上帝把加利利海和死海都放在以色列地,从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加利利海(准确的说是加利利湖)水源,是黑门山的积雪,往南出水流入约旦河,是有进有出的“活水”,

约旦河往南流入死海,那里也是世界的最低点,死海的水分因为高温而蒸发,却没有流出的河流,加上是盐分很高,基本上没有生物在里面生存。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像是一潭“死水”。

这里可以对照圣徒的生命,那有进有出的,就是蒙了光照和恩典以后,愿意向一粒麦子一样,落在地里死了,也把祝福带给别人。

那有进无出的,就像“守财奴“,扣留神的恩典,不愿意给出去,反成了一潭死水,无法向神交账。

灵魂暴发户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电话
关于北京白癜风的治疗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