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7-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全员上阵全线出击——思南县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之示范引领行动

“山高水低烂沟沟,三年两头地难收,有女不嫁渔溪沟。”一段诙谐的顺口溜,折射出前些年思南县邵家桥镇渔溪沟村的贫困现实。

该村地处武陵山深处,前几年村空、路烂、人穷,是公认的“要致富除非飞天”。年,渔溪沟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1户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6%。

如今,该村“产业遍地开花,群众乐开了怀”,村集体经济累计突破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余元,是当地无人不知的“小康样板村”。

这一路砥砺奋进的背后,是邵家桥镇一步一个脚印落实县委抓实党建促推脱贫攻坚“一盘棋”部署结果,是“思南战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思南聚焦脱贫攻坚“主业”抓“主责”,纵深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资源向基层倾斜,全面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地落实,打出示范引领行动的“思南战法”。

党委统筹,激发制度活力

全县个贫困村,作为行政村最多的邵家桥镇有贫困村21个,干群连心齐攻坚成为邵家桥镇打赢脱贫攻坚的关键一招。

邵家桥镇注重优化组织建设,打造脱贫攻坚“精锐部队”,培育一批党性好、能力强的党员干部,打造一批作风优、敢战斗的骨干队伍,成立一线指挥部、33个冲锋队、99个尖刀班。

同时,该镇注重农村综合人才选育管用,召开民主评议会,对“两委”班子综合研判,对软弱涣散党组织建立整顿台账,提升“两力两率”,整改软弱涣散党组织4个,调整优化村级党支部书记6个。

梅花香自苦寒来。如今,该镇通过在农民合作社、社会组织、产业链等领域建党组织,发展柚子亩、花椒亩、红薯亩、小麦亩、花卉亩,流转土地增收余万元,基地务工增收万余元,利益联结贫困户户人。

邵家桥的脱贫案例只是思南众多优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其中之一。

“脱贫攻坚,关键在人。”思南县委书记刘云成多次在大小会议上反复强调。

近年来,思南县聚焦尽锐出战,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指挥长的脱贫攻坚指挥部,下设13个工作组专抓扶贫工作,下派28个县级领导统筹一线指挥部脱贫攻坚全面工作,党委书记统筹全面社会经济发展,先后选派名科级以上干部或优秀年轻干部担任村级攻坚队队长,名驻村帮扶干部、名结对帮扶干部带领群众合力攻坚、奋力鏖战。

同时,出台《思南县脱贫攻坚分类评价方案》,明确“两错一漏”、群众认可度和组织保障等10项任务,每月开展1次乡级和村级分类评价,真实反映,精准研判党委抓脱贫攻坚工作实效。按月授予“好”等次乡镇流动红旗,奖励“好”等次乡镇、“好”等次村工作经费,同时约谈排名后两位乡镇一线指挥长,将其党政主要领导纳入“悬帽”管理,激发基层党组织主动履职尽责。

支部引领,激活基层经验

塘头镇青杠坝村党支部探索“村支两委干部每人帮两户、两名党员帮一户、一个产业大户帮一户、十名小康村民帮一户”帮带模式。

大河坝镇泥溪村党支部探索能人带、企业带、村班子带和联产、联业、联股为主的“三带三联”模式。

在思南,像青杠坝村、泥溪村这样示范引领的党支部随处可见。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红色先锋。近年来,为培育一批可学、可赶、可超的示范典型,思南县按照“一示范点、一方案、一责任人、一联系人”原则,以“基本党务落实好、工作内容方式好、作用发挥成效好、宣传推广带动好”为目标,纵深推进脱贫落地落实。

党群联盟,服务连心。明确基层党建示范点培育思路,农村党建突出抓“提质增效”,国企党建突出抓“政治功能”,城市党建突出抓“多元治理”,非公党建突出抓“三个覆盖”,机关党建突出抓“规范提升”,医院党建突出抓“党委领导”,着力提升培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机制管理,创建联民。实行台账管理运行机制,对标对表《各领域党建示范点培育工作月推进表》《基层党建示范点培育工作调度整改落实月调度汇总表》调研管理,建立点对点联系机制,明确县委领导干部分别联系23个党建示范点,10名业务骨干为具体包保责任人。

多重融合,推动连效。通过“抓两头、带中间”“点面结合、上下联动、责任到人”要求,成立县级督战队,下设7个县级督战分队、28个乡镇督战小分队,对23个基层党建示范点进行全覆盖督战。按照“简便易行、务实管用”的工作原则,“立查立改、即查即改、边查边改”的原则,做到建设一批、验收一批,合格一批、销号一批。

推动县乡村三级资源、力量等向基层一线倾斜,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奖惩结合的方式,市级示范点按照3万元/个的标准进行补助,县级示范点按照1万元/个的标准进行补助。

干部带头,激起攻坚斗志

“我是党员,我带头。”在渔溪沟村,80余岁的农民老党员陈安玉“人老心不老”,除了积极参加村里的合作社致富外,还组织家庭人员利用赶集时间到镇上卖自己加工制作的“纸钱”,使原来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余元的贫困之家,成为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元的富裕家庭。

在脱贫攻坚路上,像陈安玉这样的农村党员带领贫困群众风雨同舟,决战贫困,还有很多。

组织联合路径明。围绕“脱贫、致富、奔小康”三步走战略,建立“民心党建+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组织方式,把“党建带脱贫、脱贫促党建”融合贯穿,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企业带富、党员创富、群众致富”的决战脱贫新格局。

扶持激励劲头足。推进“党员创业带富”工程,从项目、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党员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特色产业,让每个有劳动能力的党员都有脱贫致富项目、每个贫困村都有3名以上党员致富带头人,每个有帮带能力的党员都要至少结对帮扶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春晖关怀兴致旺。发挥“亲情、乡情、友情”情感纽带,依托驻外办事处、春晖联络处、农民工服务中心等平台,线上线下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微平台”,建立常态化联系制度,引导其为家乡提供信息、就业、农产品销售等服务。通过设岗定责、志愿服务等方式,把党员动员起来、整合起来,引导群众“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激发内生动力。

党员示范,激励群众参与

为确保脱贫责任、任务、压力层层传递,落实到乡、落实到村、落实到户、落实到人,思南按照“尽锐出战、务求精准”的要求,坚持好中选优、优中挑强的原则,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组建县级脱贫攻坚指挥中心、脱贫攻坚驻村工作组,成立28个乡级脱贫攻坚一线指挥部、个村级脱贫攻坚指挥所。

“推”。建立县级领导带头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机制,28名县级领导干部每月驻扎乡镇不低于15天,下沉一线参战又督战。印发《思南县县级领导干部联系帮扶深度贫困村工作方案》,明确33名县级领导联系帮扶深度贫困村,围绕四项帮扶举措出实招,使真劲。

“帮”。按照“党群部门帮弱村,着力提高班子战斗力;经济部门帮穷村,着力增强帮扶针对性;政法部门帮乱村,着力提高社会和谐度;科技部门帮产业村,着力增强科技致富力”的原则,选优配强驻村帮扶干部,走村串户,与民同吃同住。整合脱贫攻坚工作队和结对帮扶力量,按照每人结对帮扶不超过9户的原则,向有贫困人口的个村(社区)选派名结对帮扶干部,实现全县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

“带”。在全县个有贫困人口的村(社区)组建脱贫攻坚工作队,选派名科级干部或优秀年轻干部担任攻坚队队长,第一书记、驻村干部、脱产结对帮扶干部和村干部为队员。

“联”。制定各党委(党工委、党组)书记与党支部工作联系机制,带动班子成员至少联系1个党支部联系点,按照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原则,推动“三农”纵深推进。

星火燎原燃壮志,脱贫路上党旗红。在决战决胜同步小康的伟大征途上,思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披荆斩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以坚如磐石的作风和干劲拼出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的硬仗。

精彩推荐

铜仁党建直播间:团结一心谋发展山乡处处展新颜

贵州铜仁:未雨绸缪精准赋能——抓实农村人才培训先行蓄足活水源泉

牟琪方:白果村的“犟拐拐”队长

铜仁江口:强化组织引领,凝聚发展共识

细致精致极致

传播党的声音讲好党的故事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