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7-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01

?

楼市温州LOUSHIWENZHOU

新地标,最近温州的新热词。

日前,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贯彻省委书记袁家军在温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我市贯彻落实意见。

会议强调,要坚持全域联动、打造大都市区新地标,主动融入全省“四大”建设,推动大都市区主中心一体化发展,加快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和区域中心城市能级,狠抓现代化交通枢纽建设,打造更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彰显历史人文底蕴、展现大都市区功能品位的城市新地标。

为什么温州要打造新地标?

地标,能让一座城市具有更高的辨识度。就像大家看到东方明珠就想到上海,看到“小蛮腰”就想到广州。看到没有地标的城市照片,觉得在哪都一样。

由“小蛮腰”、猎德大桥、IFC、周大福中心等组成的广州地标建筑群

一座优秀的地标,能让这座城市拥有更高的美誉度与影响力。比如台北大厦、高雄东帝士大厦,使其普通的城市建设,有了吸引人的地方。

哪怕是一座有争议的地标,也能让这座城市增加曝光度,甚至成为网红打卡点吸引游客。比如,大家去苏州会去看“秋裤”,去北京还要去看“大裤衩”。

北京“大裤衩”。来源:北京时间

当温州被省委有关领导点名要求打造大都市区新地标,并在民间引发广泛讨论,说明温州在这方面做得不够。

其实,该话题温州人讨论了很久。长期以来缺乏代表城市形象的亮点区域,令本地人与外地人均对温州的城市建设评价不佳,以致于对内缺乏凝聚力、对外缺乏吸引力。这一次,提出打造大都市区新地标,可谓直击温州城市要害之一。

在省内,暂且不与杭州、宁波两座副省级城市相比,就算与绍兴、台州等经济实力不如温州的地级市相比,甚至与义乌等县级市相比,温州的现代化城市界面也稍显落后。长此以往,它将让温州难以令人一见钟情,丧失更多发展机遇。

台州CBD。来源:台州新闻APP

因此,打造温州大都市区新地标,不仅有必要而且很急迫。要讲的方面很多,其中有两个方面温州存在尤为明显的不足:地标建筑群、网红公共建筑。因此,温州需要有更多地标建筑群与网红公共建筑组合的标志性区域。

0

?

楼市温州LOUSHIWENZHOU

当前,温州能公认称之为地标的,仅有两对组合——作为古地标的江心屿双塔,作为现代地标的世贸中心、置信中心。这两对地标,在造型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古今呼应。

江心屿双塔

世贸中心、置信中心双地标

如果单论地标建筑,温州的世贸中心、置信中心,在高度、造型、品质等方面不见得会输。但是,其他城市往往以地标建筑群的形式呈现,而温州以单体地标建筑呈现,在视觉冲击力方面大大减弱。

当然,温州正在建设中的现代地标数量并不少,包括约米的鹿城广场、约米的国鸿中心、米的君康中心、米的华润老港区项目、98米的凯迪蒲州项目、88米的温州中心。除上述项目外,还有大量高-50米的区域性地标在建。

华润老港区项目地标建筑效果图

待上述项目建成后,温州当前总体平缓、局部突兀的城市天际线,有望得以改善,显得高低起伏、有层次感,大大提升了温州城市形象。不过,它们依旧很难让温州拥有知名的新地标。

正如人家展现的是一朵鲜花,而温州展现的是散落在各地的花瓣。花瓣再多,但不是鲜花,如何招蜂引蝶?因此,在现代化城市界面,温州输在了规划布局上的不够集聚。

比如,世贸中心、置信中心,周边布局着大量品质不高的住宅,甚至是低品质的安置房,让两幢地标建筑的美誉度与影响力大打折扣,仅仅起到聊胜于无的作用。如今正在建设的各大地标建筑,除了瓯江两岸相对集中外,其余地标建筑依旧分散布局,甚至与周边建筑存在过于悬殊的高度差。

被低品质住宅包围的世贸中心

如果这些地标建筑,大部分能聚集到一个地方,那么温州的现代化城市界面,起码在省内是领先的,足以让城市更有气势与魅力,也能更好地集聚优质资源、打造大平台。

当年广州打造珠江新城就是这么干的,在一个阶段内暂停了除珠江新城外其他地方的商办土地出让,集全市之力打造了这座国内顶级的CBD。

因此,温州要打造大都市区新地标,也需改变当前各自为政的布局,集全城之力打造滨江商务区。

滨江商务区效果图。来源:温州城发

为什么是滨江商务区?首先,鹿城区的城市化质量与服务业基础最好、发展水平最高,打造大都市区新地标的条件更为成熟。

其中,滨江商务区的地价、房价、写字楼租金都在温州处在高位,拥有足够的高价值,吸引高端事务相对更容易。

其次,瓯江拥有宽阔的江面,也能更好地展示城市“封面”形象,让未来温州大都市区的新地标更具辨识度。

滨江商务区现状

当前,滨江商务区东片初步建成,总体建筑较为低矮,加上宽阔的江面,无法成为大都市区新地标。不过,一旦滨江商务区西片能建成超高层建筑群,从江对岸就能展现出高低组合、有层次感的大都市区新地标。

此前,老港区地块(现在建华润万象城及超高层建筑)、CBD绿廊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缓慢,如今这些项目均已启动建设。原安邦地块(现在建远洋广场)及滨江商务区外围的鹿城广场商业部分、温州中心商业部分,都曾几经易手、多次停工,好在近期也都相继复工了。那么相信几年后,滨江商务区会初步展现出良好的大都市区新地标形象。

远洋广场效果图。来源:市资规局

接下来,若能加快会展二期地块、CBD绿廊两侧地块的开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能滨江商务区能真正撑起温州大都市区新地标,并与外围及对岸的鹿城广场、温州中心、三江商务区,配上远山近水的天然地理优势,其整体气势足以秒杀国内许多网红城市。

至于其他区域,短期内打造少量高-00米的区域性地标即可,没必要大规模地上00+、+,不仅相对吃力,而且与周边建筑不协调。

03

?

楼市温州LOUSHIWENZHOU

如果说超高层建筑显得“高高在上”,那么公共建筑可以更贴近市民生活。这些建筑不需要高度,更需要设计感。比起超高层建筑,当前温州更缺乏此类网红公共建筑。

当前,温州的公共建筑主要布局在世纪广场周边,普遍有十年以上甚至近0年的历史。从这些建筑来看,公认有设计感、辨识度的,仅有温州大剧院。

温州大剧院。来源:温州网

在其他城市,类似案例非常多,太湖畔的苏州湾文化中心、闽江畔的福州海峡文化艺术中心、湘江与浏阳河交汇处的长沙北辰三角洲、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重庆大剧院、珠江畔的广州大剧院、维港畔的香港会展中心,都足以成为这座城市新的网红打卡点。当然失败案例也有,比如杭州钱江畔的“大金球”。

苏州湾文化中心。来源:苏州新闻网

福州海峡文化艺术中心。来源:豆丁建筑

长沙北辰三角洲。来源:搜狐焦点

广州大剧院。来源:莱芜新闻网

这些建筑不仅仅成为网红打卡点,更是成为满足当地居民精神、文化、娱乐需求的新去处,甚至能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前来观赏,大大提升了城市美誉度与影响力。

那么在温州,哪些地方适合打造这种公共建筑?其实,世纪广场以南的世纪公园,本身两侧适合打造此类公共建筑,然而却建了大量住宅甚至是低品质安置房。

世纪公园旁的低品质安置房

因此,接下来温州的这类建筑,适合放在瓯江之滨。当前,三江半岛西南角、七都岛西岛头等好位置,都已被超高层地标建筑群占据,但都还在建设中。其实,瓯江之滨好的选址也还有不少。

比如,瓯江与蒲州河的江河汇(蒲州水闸)处的沿江滩涂,规划为预留城市建设用地,周边不少居民担心今后建设高层建筑而遮挡江景。如果这里设置一处高度有限、有设计感的公共建筑,那么将大大提升区域形象与知名度,想必周边居民是非常欢迎的。

瓯江、蒲州河江河汇预留城市建设用地示意图

瓯北东南角的瓯江与楠溪江交汇处,还有一块三角形地块,靠近江心屿双塔与瓯北双塔之间,并不适合继续建设高层建筑,也可打造此类公共建筑,延续两个“双塔”的景观、传承相关文脉。

两江交汇三角地块示意图

前阵子江心屿拆除了摩天轮,对江心屿保持风貌是好事,但瓯江之滨就缺乏一个可供市民观光的摩天轮,在七都、三江商务区沿江完全可以再打造一个新的摩天轮。

当鹿城工业区拆除后,该区域大片土地规划打造鹿城西部生态新城,还有卧旗山等沿江小型山体。那么这里的瓯江沿线,是否也可以设置一些此类公共建筑?

毕竟,当前瓯江两岸不少区域被高层建筑遮挡地像像两片屏风,需要的适当缓冲。亦可在沿江设置网红公共建筑、在内侧设置高-00米的区域性地标建筑,形成更优组合。

双屿滨江城市设计示意图。来源: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当温州在“十四五”期间提出向北推进与永嘉、乐清拥江发展,深化瓯江两岸的三江片区、柳白片区与主城区联动发展。因此从更远的未来看,当城市建设持续沿着瓯江向东推进,瓯江很可能成为温州城市发展主轴。

那么,由七都岛东岛头、乐清磐石电厂、龙湾炮台山、灵昆西岛头组成的瓯江,其沿岸周边非常适合打造地标建筑,在瓯江两岸四地形成呼应。由于这里属于机场净空区,存在限高,从而更适合布局有设计感的网红公共建筑。

江湾地标位示意图

其中,乐清磐石电厂若今后有望搬迁或功能转换,那么该建筑是否可像东屿电厂那样改造?

上海黄浦江畔的世博园“温度计”,就由原上海市南发电厂改造而来。杭州钱塘江畔当年也正在建设一座由国务院批准、香港投资商打造的热电厂,与钱江新城规划冲突,在经过激烈讨论与争取中央领导人支持后,对投资商进行高额赔偿后使其停工、取消项目,最终换来了城市发展的重大转折。

磐石电厂。来源:市人民政府网

灵昆西岛头有一座小山丘,亦可在山顶以网红建筑形式设置一座瞭望台,形成区域四角呼应,并有相互之间的观赏角度。

04

?

楼市温州LOUSHIWENZHOU

其实,在新地标方面,温州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比如,在历史文化方面,作为温州最知名的古地标,江心屿西园在收回后,如何更好地打造历史文化元素,以扩大江心屿的影响力与可玩性?

在历史街区方面,除了像其他城市那样的仿古商业街区外,如何更好地挖掘文化元素、打造地域特色?即便当前温州的古城支离破碎,也远远好于许多城市推倒重来的假古董。

温州古城地图。来源:畅快旅游

在自然风光方面,温州拥有“江、海、城、岛、山、林、田”相互辉映、和谐宜居的城市生态特征。作为温州生态园的大罗山、三垟湿地,在与城市相融的情况下,如何成为温州城市的自然地标?

比如大罗山的龙脊、天河水库周边岩石群,能否也成为温州自然界新的网红打卡点?毕竟,很多闻名在外的名山大川,风景的独特性还不一定有大罗山好,温州却没能将其利用起来。

大罗山。来源:浙江在线

三垟湿地,作为少有的城市内部大型湿地,是否该撇开传统公园的开发模式,更好地凸显湿地生态特征。湿地沿线亦可布局一些网红建筑,包括度假酒店、当地美食、传统工艺、湿地科普等内容,以丰富文旅功能、吸引更多游客。

三垟湿地。来源:浙江在线

能否在城市重点广场、公园等区域,打造反映瓯越文化、温商精神的雕塑作品?像青岛五四广场上的雕塑“五月的风”,同样成为青岛的城市标志。而说起温州的雕塑,当前似乎只能想到一个“物华天宝”。

在设计方面,应多邀请国际知名设计机构参与建筑设计,哪怕出现备受争议的“洋大怪”,也好于过于平庸、缺乏亮点的普通建筑。毕竟当前温州的建筑,同质化非常严重。

温州也应更多地吸引各类优质企业参与投资,包括央企、外资、温商,等等。即便是温商,也曾在湖州太湖之滨打造了网红建筑“马桶圈”,这是浙江极少数能闻名全国的现代建筑之一。

湖州喜来登酒店“马桶圈”。来源:周末酒店

当然,以上仅仅是抛砖引玉,想必大家对温州打造大都市区新地标,同样有着自己的想法,欢迎留言讨论。

相关内容:

《官宣!建超高层遇杀手锏新政!温州城市天际线还能逆袭?》

《温州需要CBD吗?》

《温州没有市中心?!》

《抓狂!年轻人爱逛的“网红打卡点”,温州有好资源却没用起来!》《三垟湿地与大罗山,何时能成温州的标志?》

后话:因为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