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外话:“唯独圣经”这个口号已经喊了几百年了,正因为《圣经》独一无二的地位,使得基督徒们,竟将这个口号当成了真理,虽然口号并非来自《圣经》。作为一名刚入教不久的天主教徒,也自学过圣经,也曾有许多疑问,当圣经已然成为枕边书籍,越来越发觉,“会读经”不代表真的能解释圣经哦。 了解圣经的历史,使我们能从更大的时空维度、更加理智的对待经典,也更加理智的审查自己的信仰。 在我们接受“唯独圣经”口号之前,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 *我把圣经通读过吗?我看了几遍圣经? *我会背圣经,就表示我懂圣经吗? *为什么天主教有些神学思想,我在圣经中没见到过?它们在哪儿? *为什么天主启示的圣经真理只有一本,人们提出的学说却成千上万?天主的真理不是唯一的吗? 诸如此类的十万个为什么。 人们错误的认为,天主教不够重视圣经。这种误解大概就像是:一对夫妻天天在朋友圈晒恩爱,高喊“我爱你”,另一对夫妻很少这么做,这能表明后者不恩爱吗?不,他们也许只是忙着读书、生活、追求真理! 所以,天主教不喊口号,也不声称“唯独圣经”,不是因为不在乎,恰恰是因为在教会的发展史上,圣经一直都十分重要。教理提醒信友,一定要在“整个教会的生活圣传”中阅读圣经。因为一旦抛弃传统,就有走向极端、被魔鬼利用的危险。 圣经既然如此重要,就不得不了解圣经的历史。我们都知道圣经乃天主圣言(神的启示),这绝对没错,可如果不知道圣经的发展史,任意解释和理解圣经,这句口号无异于是给自己造了一个个空中楼阁。 首先,《圣经》是建立在宗徒们圣传的基础上。早期的宗徒们疲于应对迫害、追捕的“流亡生活”,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来确认圣经的内容,可是却留下了一系列的圣人传记。教会正是从《圣人传记》里辨认出了,哪些著作应该包括在圣经的纲目里。 第一部被完整翻译和详细整理出来的圣经,可以具体到公元年8月28日的迦太基(今北非突尼斯)第三次公会议。就是这个时候,才确定了圣经正典的数目。(公会议可以是区域性的,大公会议是全世界的,外文用大公合一ecumenicalcouncil,但这并不影响此次公会议的权威性,毕竟那时候教会才起步不久,该会议关于圣经正典的确立一直延续了下来。 也就是说,在这之前,包括宗徒时代,基督徒不是根据圣经去生活,而是根据圣传。 其次,说到《圣经》的历史,不得不提到两个重要而关键而著名的人物:热罗尼莫/哲罗姆和教宗达玛苏。因为就是在他俩的作用下,最早《圣经》的标准版才最终确立下来。 热罗尼莫/哲罗姆被称为西方教会四大圣师之一(东西方共同承认的圣师),是伟大的圣经学家,也是教宗达玛苏的好朋友。热罗尼莫是个很神奇的人物,被称为“圣经学方面最伟大的圣师”。不过,他曾经也把太多时间花在了世俗文学的研究上。 圣传记载说,公元年时,他到安提阿城去了,不久就生了一场重病。有一天,他在睡梦中似乎到了耶稣的审判台前,耶稣问他:你是谁?热罗尼莫道:我是基督徒。耶稣却斥责他说:你说谎,你是西塞罗的门徒(西塞罗为古罗马著名的文学家)!热罗尼莫猛然从梦中惊醒,懊悔过去一心钻研外教文学作品,不注重研究圣教学术。当他病好了,就赶紧往郊区的旷野独居和隐修(就是那种很苦很苦的苦修生活,和耶稣在旷野中有的一拼)。 经过了一段的考验,热罗尼莫的意志比以前更刚强了,本来就精通拉丁语、希腊文的热罗尼莫,后来又潜心钻研了希伯来文,希伯来文字很难学的,可他有钢铁一般的毅力(同时他还是个天才),过了一段时期,他的希伯来文水平也很厉害了(日后用在了翻译圣经的工作上)。最重要的是,热罗尼莫不仅翻译圣经,还会亲自去圣经中曾出现的地方生活哦,他生命的后三四十年都是在耶路撒冷度过,死后安葬在耶稣的出生地白冷(伯利恒)。 到了公元年,达玛苏教宗请热罗尼莫做他的私人秘书,他们就“圣经解释学”的问题进行了详尽讨论,教宗劝勉热罗尼莫将圣经修订或重新翻译成拉丁文,因为当时的圣经译本可以说比较混乱、错误很多。 在教宗的敦促下,精通语言的热罗尼莫将希伯来文的旧约、希腊文的新约翻译成了拉丁文,这就是伟大的《拉丁通行本》,拉丁文名叫VULGATA。从开始到后期的跟进工作,持续了30年的时间。自此以后,该版本圣经成为了教会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圣经》版本,也可以说,是现今所有圣经的版本之源。 正如上文提到的,这期间,教会于公元年8月28日的迦太基(今北非突尼斯)第三次公会议,确立了圣经“正典”卷数为73卷,其中旧约46卷,新约27卷——这也是天主教圣经的卷数。详见《达玛苏诏书》。 这里,我需要跑偏一下! 极重要的跑偏!! 刚开始看圣经时,常有疑惑:天主教思高版圣经里面的人名地名,与新教圣经里的人名地名,好像叫起来差别很大。那是因为,思高版圣经,正是由希伯来文及希腊文,参照拉丁通行本直接翻译而来,其中的人名、地名,与圣经最初的读音十分相似;至于新教的圣经版本,是从英语翻译而来,的确差别很大。 虽然英文的译名比较常见,但是现实点来讲,如果你把“张三”叫成“李四”,你看他答不答应。(开个玩笑) 相对于古老的希伯来文、希腊文、拉丁语来讲,英语实在是年轻太多了,不仅许多古老的词汇,不能完全翻译出原文的意思,连人名地名读起来,也是差别很大。 比如,宗徒之首伯多禄,倘若按照英文Peter来读,确实“彼得”比“伯多禄”更加接近。(个人深深怀疑,“彼得”这个翻译,似乎也借鉴了拉丁语或者德语的发音,因为按照英语的正确读法,应该翻译成“皮特”,而非“彼得”。可在拉丁语里,p和b读音相近、t和d也相近,只是p、t读音略短一点,英文不是这样的。) 故而,从拉丁语Petrus或者希腊文Petros的发音来读,耶稣曾为他改名的这个宗徒——也就是伯多禄(这个词是“磐石”的意思),叫起来和“伯多禄”三个字差不多,英文Peter虽然是从拉丁语Petrus演变而来,但实在相差甚远。圣经中的其他名字亦是如此,比如亚巴郎/亚伯拉罕,一开始当我念到“亚巴郎”三个字时,也会心想这翻译是什么鬼,学了拉丁语才知道,他的名字Abram读出来确实就和亚巴郎十分接近。 拉丁语圣经的人名、地名皆是采取了读音相近的翻译原则,甚至“阿们/亚孟”、“阿肋路亚”也是直接从拉丁语音译而来!可以说,天主教思高版圣经的译名,是最接近原版的读音,他们的名字就是那么叫的!(不能随便给古圣人、先知们改名字不是。) 继续回到《圣经》本身。 热罗尼莫有句名言:不认识圣经,就不认识基督。这句话也是天主教会流传甚广的一句名言,教会对圣经的重视与研究,绝不亚于任何学术派别,可也从来没有大举“唯独圣经”这个口号。因为“认识圣经”,并非“会认字、会念”这么简单,“认识”即意味着对圣经“统一性”的研究,教会太知道普通平信徒的水平和人类的劣根性了。 举个简单的现实例子,几乎所有基督徒都认可,天主圣言乃是独一无二的真理,也就是说,天主的启示只有一个。既然只有一个启示,圣经也只有一本,是如何导致现今派别杂乱、各种神学互相矛盾、互相抵触的场面呢?恰恰是因为看上去貌似毫无毛病的口号出了问题。 唯独(谁解释的)圣经呢? 天主教会对此的解释是:圣神(圣灵)是圣经的唯一解释者。 这句话,相信绝大多数基督徒都承认,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圣神是唯一的解释者,祂怎么就解释出了这么多互相矛盾的“神学”呢。加尔文看不上马丁路德的解释,马丁路德又觉得加尔文太偏激了……要知道,制造神学分裂的,绝对不会是来自圣神的启示,否则就等于在说天主乃是自相矛盾的,或者是祂在玩什么无聊的马戏。 其实,自从有政治诉求的所谓神学家、和水平实在普通的信徒开始加入解读圣经的行列,魔鬼就进入了我们中间。魔鬼不仅熟悉人性,而且很会与时俱进,牠利用我们对圣经的那点了解,以及现实诉求和贪欲,制造出了成功神学、神叨叨的灵恩派、各种政治诉求的“基督徒”。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天主教早期大公教会的成果,我们真的能从圣经里看出“三位一体”、“基督的神人二性”、“主日”、“圣诞节日”、“复活主日”这些基本神学和习惯吗?不,甚至连学识丰富的早期教父们都不能一次性领悟到全部的圣经启示,何况我等凡夫俗子(一定要放弃这些幻想)!!这些基本神学和传统习惯历经了几百年和多届大公教会才逐渐形成的。 现今的圣经神学为何如此混乱?“唯独圣经”真的那么高大上?其根源在哪儿?首先,我不批判马丁路德,或者谁谁,但又不得不提到他们。不过,我们只依据事实说话。 在距离使用教会钦定的《圣经》已经多年的时候,马丁路德面对公议会审讯的时候,突然说“圣经是教宗搞出来的假东西”。可是紧接着,他却基于天主教的“假东西”,将《圣经》翻译成了德语…… 以前,天主教研究神学,都是组织众多教父、圣经学家、神职人员来参与权威性的大公会议,动辄成百上千人。马丁路德们却否定了教会以大公会议解释圣经的权威性,代之以个人随心所欲地删改和歪解圣经,将传统的73卷本圣经删掉七卷,变成66卷本的圣经。 比如:马丁路德把新约路加福音里“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这句话里的“妻子”删掉了(因为他自己娶妻了)。 由于原来的圣经对马丁路德不利,于是他决定自己来定义圣经。很快这种做法被大量效仿,因为大家突然发现——原来圣经可以自己编!! 上图为马丁路德翻译的版圣经 除此以外,最有名的一位是马丁路德的学生:威廉·廷代尔(又译廷岱勒、丁道尔、丁铎、廷德尔)(WilliamTyndale,–年) 年,廷代尔离开英国去往德国,之后在马丁路德门下受教。在廷代尔的时代,天主教只允许使用标准的拉丁文圣经,不容许私自翻译,并且只有神职人员可以拥有和诠释圣经。自马丁路德开始私自翻译德语圣经后,他的学生廷代尔也学他老师的,把圣经译成英文。年,廷代尔在德国的沃尔姆斯出版了完整的《新约圣经》。后来,他又出版了《旧约圣经》前五卷(年)和《约拿书》(年)的英文译本。 伟大的语言天才加圣师热罗尼莫尽管潜心研究,也用了30年的时间,这些“改革家”们一边忙着“改革”,一边还翻译圣经,却只用了1年左右的时间就把新约翻译完了。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吗?各位追求真理的基督徒们自行体会。 (廷代尔所翻译的年版英语圣经) 以廷代尔他翻译的哥林多前书13章为例,廷代尔将希腊词语"agape"译为"love"(爱)而非本意"charity"(慈善、施舍);将希腊语的教会(ekklesia)译为"congregation"(会众),因为常用的"church"一词不只是信徒的聚会,而也意味着建筑物"教堂"。同时他采用“长老”代替“神父”,又用“悔改”代替“告解”,这样一修改就可以从“源头上”彻底推翻了天主教的传统和圣统制度。 廷代尔也是第一个在希伯来语圣经的英文译本里使用"Jehovah/耶和华”这一译名的人,这个词在他的译本出现了20多次。(由于“耶稣”二字是根据拉丁语老早就翻译成的,所以中文“耶和华”三个字也没根据英文来翻译,而是根据拉丁语或德语。忍不住联想一下:耶稣的爸爸姓耶,名叫耶和华没问题啊!开心就好?) 根据希伯来文,天主曾向以色列人宣告的名字,不是"Jehovah/耶和华”,而是YHWH/雅威!这四个字母都是辅音,照常理是不能直接读出来的。以色列人由于出于敬畏,不会直呼天主圣名,一般看到天主的名字YHWH都是称“我的主”。为了让人能读出来,先是马丁路德根据自己的想象,把“我的主”三个字加入了YHWH,廷代尔在翻译时又略做修改。于是,天主(神)就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耶和华!只不过,“雅威”二字才最接近天主圣名YHWH的发音。 根据传统和以表敬畏,在整部思高版圣经里,“雅威”二字一共只出现了39次,且都是在特定的地方出现,其他全部都尊称为“天主、上主”。而和合本圣经,仅仅是创世纪就出现了个“耶和华”。(不知道又是谁增加的次数,试想一下,哪个人会对自己的父母直呼其名呢?何况是至尊的天主,还直接叫的是个别人想象的名字,真的很任性哦~) 大概两年前,作者也曾偶然听过一个美国的新教牧师讲道,他从头到尾都称呼“雅威”(虽然叫的次数有点多),而不是“耶和华”。“耶和华”作为错误的翻译和发音,在学术界算是基本既定的事实,只不过被叫的多了,就将错就错了?! 著名的英国文人托马斯·莫尔爵士(SirThomasMore)曾于年反对廷代尔的翻译,评廷代尔的新约圣经翻译得错误百出,廷代尔也承认个人能力有限(能力有限还敢翻译圣经?知道会造成什么后果吗?)关键是,他后来还答辩道:圣热罗尼莫可以,我们为何不能?喂,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杨利伟能上月球,我们就能去吗?先不说根基要正、有足够的恩宠,没有实力和装备的加持,建议最好还是先仰望星空吧!! 再后来,就更乱了,~年期间出现了五个重要的英语版圣经:马修版、塔文纳版、克兰摩版,以及加尔文派编的49卷日内瓦版和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主导编纂的80卷主教版。 没有错,以前英语圣经有49卷和80卷的,他们把所有正典、次经、伪经全部搞混了!所以在年的"钦定版圣经"(KingJamesVersionoftheBible,简称KJV),居然是90%以上用了翻译得一塌糊涂的廷代尔版本。 因为当时的圣经所有版本都不一样,大家都是按自己思想定义圣经!要不就是过于激进,删除太多,或是加入更多伪经。要不就是和以前天主教圣经差不多——这都是当时英国国王和激进派人士所不能容忍的(居然和天主教圣经一样,我们还怎么“改革”?)所以,相对来说,廷代尔版本圣经居然变得看起来比较中庸了,因此成为了英语版圣经的标准版。 外文圣经翻译的风波已然远去,中文翻译的风波又起。 后来在翻译中文圣经和合本的时候,美国安立甘坚决反对使用“上帝”一词——这在年被一致否定过。美国人认为,“上帝”一词是对唯一造物主的亵渎,要求使用“神”这个中文词来称呼造物主。 “上帝”一词起源于中文中的“昊天上帝”,最早将造物主翻译为上帝的,正是天主教耶稣会利玛窦神父,那时候他研究中国经典,认为取名“上帝”来称呼造物主,意思上也差不多。这就像在唐朝时,聂氏派的景教还以“佛”来称呼造物主一样。但是随着利玛窦的研究深入,才发现“昊天上帝”一词实在与圣教会的造物主不同,届时已经算是汉学家的利玛窦,采用史记中“至高莫过于天,至尊莫过于主”来翻译和称呼“天主”,起到“望文生义”的作用。到了年11月20日,教宗克莱孟十一世,还专门发出通谕,对天主之名的称呼做了规定。 到了新教翻译圣经的时候,熟悉汉学和教义的美国安立甘人士不能接受“上帝”一词,甚至认为是亵渎的,因为实在不够匹配,这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可要命的是,在翻译和合本的时候,还有加尔文派的人士的参与。要知道加尔文派清教徒,对迫害他们、导致他们流亡的英国国教安立甘可是恨之入骨的。于是,中文圣经翻译大会变成了吵架大会,翻译问题一度让多方闹翻,通过不断协调,最终同意同时使用“上帝”和“神”来称呼唯一的主。 时至今日,曾经被认为是亵渎的“上帝”一词,竟然变得流行起来,不得不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啊! “唯独圣经”?虽然说你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但我还是想努力一把:我的朋友们,要醒醒啊!!不要被口号蒙蔽了理智呀,遇到这种口号,一定要先冷静三分钟。 备注:在天主教中文网转发本文之时,作者在其原创文章的基础上略作了修改,为的是让内容尽可能地更加详细。所以,如果您之前有看到过作者的原创,对于新增加的内容,不要感到意外哦,是作者本人进行的增添补充。 编后语:作者同时写了“教宗伯多禄在圣经中的特殊地位”,和“圣经中圣母玛利亚的几项殊荣”,这两篇与本文同属于一个系列,意在论证“唯独圣经”其实是遗漏天主圣言。原本想一次性发出来,可是文思泉涌,字越写越多,所以打算分上中下三次发出。此为上部曲。敬请白殿的危害北京中医医院白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