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出版发行 系列采访实录《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近日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15岁时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直至年10月。这组采访实录共采访了29人,其中既有同他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同他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还有当年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这些受访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这部书,是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励志成才的鲜活教材,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的生动范本,也是国际社会全面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珍贵历史资料。 >《人民日报》刊发梁鹰文章《适应改革发展需要加强立法》 >《解放军报》刊发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文章《必须坚持用党在新时期的强军思想武装官兵》 >《经济日报》刊发常培育文章《厚植开放繁荣发展》 >《学习时报》刊发文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出版说明》 >《求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 1共有产权房又赋予了大城市主动权 共有产权住房这一改革举措,意义不止于房产,对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将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现在,北京不仅推出了共有产权房,而且赋予了共有产权房同权待遇。这对于人才来说,有着莫大吸引力。对于城市来说,最重要的是,把人才当成用户,确立用户思维。可以看出,共有产权房又赋予了大城市在吸引人才方面的主动权。(乔杉,北京青年报) 2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哲学依据 第一,来自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奉行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第二,来自彻底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揭示了共产党人秉持的彻底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第三,来自彻底的唯物主义方法论。“全面深化改革”,彰显的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以往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运行过程中改革问题的认识愈益清醒和深刻。(张西立,学习时报) 3在修身律己中把握好人生平衡 党员干部也是人,一样有着人的天然本性和本能,有着人的自然追求和欲望,但决不能仅等同于一个凡夫俗子,还应当是处于高级形态,具有相当社会觉悟、具有相当政治智慧、具有相当道德修养。越是层级高的领导干部,越是承载了更多的社会期盼,更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克勤克俭、自警自重。(黄林,中国纪检监察报) 4人工智能不会完全替代传统产业 未来人工智能或许会淘汰一些低端的传统劳动力,但也相应地会创造高端的新型劳动力,从而带来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因此,应该说人工智能不会完全替代传统产业,而是会成为改进传统产业的工具。反过来看,传统产业的巨大需求也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基础,人工智能不能偏离传统产业。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将催生更多的人工智能需求和技术革新要求。(黄鑫,中国经济网) 5拨云见日的理论让人眼前一亮 发现力决定创新力,创新力决定影响力。广大理论工作者从我国改革发展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炼新观点、形成新话语,提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建构有规律性的新学说,多一些发现创新、少一些“翻版再版”,多一些真知灼见、少一些照本宣科,多一些“一针见血”、少一些隔靴搔痒,让人增信释疑、去蔽除惑,点头翘指、呼喊“妙哉”。(张首映,新湘评论) 6让绿色生活成为时代名片 充满无限可能的“互联网+生活”,已经在呼唤一种与之匹配的绿色生活方式。这种新的生活方式,不仅要求消费者个体具有更为理性的消费行为、绿色环保的消费观念,更需要各个社会主体具有协同一致的环保意识,带动整个社会的绿色发展观和生活观。将适度消费、低碳发展等理念当做社会风尚,绿色生活才有可能成为时代的名片,进而为我们的后代赢得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吕晓勋,人民日报) 7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激荡世界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源于对自身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坚如磐石。中国之所以从容不迫、披荆斩棘,成就辉煌,正是因为这一制度蕴藏的勃勃生机与活力。新中国的成立,让中国人民站起来;改革开放近40年的巨大成就,让中国人民富起来;如今中国正昂首挺胸,阔步走在强起来的大路上。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作为现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建设者和贡献者,中国将谋局、谋势、谋发展,增强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阮宗泽,新华网) 8领导干部刻意“沉默”也是失职 领导干部的职务和权力,不是私人物品,也不是橡皮图章,而是一种社会公器。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自己不能随意逾越边界,贪污腐败,也不能坐视甚至纵容属下、亲友违法乱纪。个人私域范围内的“沉默”,很多时候可能确实是一种美德,“沉默是金”,但在涉及公共事务、关系到一个社会的公共利益时,如果刻意“沉默”,则无异于失职,应该被问责。(胡印斌,新华每日电讯)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