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摄影:贵州叶义坤 『书香农行一起读书』 ◆◆◆◆◆ 心当如磐石,淡然处世之 ——读《活着》有感 文|刘畅 闲来翻书,看到余华先生在书中自序写道,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就这样,带着对余华先生的敬佩之情,我一气呵成地看完《活着》,感触最深的是,作者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叙述了主人公福贵的一生,从辉煌到没落,从轻狂到成熟,从儿女双全到孤独终老,从死亡边缘到垂垂老矣……在经过大起大落,是非沉浮,战争疾病之后,他依然如此顽强活着,日升日落的交替中,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存,没有杂念,没有欲望。然而,对我而言,或许因为自己远离那些动荡的年月,或许因为自己并未真正有过艰难和困顿,这个故事让年青的我们不禁有些战栗。作品薄薄的十二万字,营造着“欲哭无泪的压抑”的氛围,却带给我精神上无限饱满。阖上书本将思绪拉回现实时,却不难发现内心多了一份超越世俗欲望和纷争的平静。 托腮沉思,如今社会伴随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社会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远离饥荒和疾病,可不可忽视的是富足的物质生活也造就了人们更加脆弱的心灵,而《活着》却像作者送给世人的一剂强心针,它用朴实的故事和略显沉闷的基调教会了我们要用淡然而坚定的心态去活着。因为活着,我们才会发现,纵使是现实生活无情与残忍,而更多时候也会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宽广;因为活着,我们才会发现,纵使要担当诸多难以承纳的苦痛,但是依然要坚忍,顽强。活着是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学会以淡然而坚定的心态面对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这便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二十几岁的我并不能预想,当自己走过这一生,当自己垂垂老矣时,是否能够像福贵这样从容淡定地回忆往事,将自己的一生经历平静的向世人托盘而出,然而我却希望自己能够热爱生活,心怀希望,以坚定而强大的内心去面对未来几十年的岁月,即使遭遇挫折,面对困境时,也能够尽我所能去面对和解决问题,正所谓,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或许对生命最好的诠释就在于活在当下,且行且珍惜。因为上帝给了你什么样的命运,就能给你相应的爱和智慧,无论遭遇怎样的困境,只要有了它们,终能指导我们走出看不清的迷津。 后记:我并没有把握能够精准地表达《活着》带给我的震撼,而我却愿以《活着》带给我的饱满的劲头,投身于我今后的工作和事业,为兑现承诺自己的“中国梦”,我的梦,而努力奋斗。忽然间我仿佛看见那个赤裸着胸膛坐在青草上,腿上沾满了泥巴,刮光了的脑袋上稀疏钻出几缕白发的老人,他微笑着凝视远方,眼神从容而淡定,从晨光熹微到夕阳西下…… -作者- 简介:刘畅,现就职于江西新余分行公司业务部。爱读书、爱旅游。灵魂和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 栏目我们下期再见期待您的投稿: qq.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