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7-1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导赏回顾

有一句大家可能听到烂的俗语:罗马非一日建成。而东山,作为曾经的广州“东郊”,人烟稀少,却从20世纪初开始到年仅约40年间,建成全广州最大的洋楼群,聚集大批宗教、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方面的杰出人才并且繁荣至今。我们把这次活动命名为“模范肇始,美南浸会启东山”,那到底“模范”是如何建成的?本次导赏就从东山现时最繁忙的区域开始,探索东山和模范住宅区的初地,讲解它由山村到新区的变迁以及面临的挑战。

本期导赏员

電車,省城“行街讲古佬”,广州街坊情初代成员、资深导赏员,拥有6年导赏经验;BOOK導賞发起人之一。代表线路:龙导尾线路、黄花岗线路、越秀山线路等。

东山口和署前路

导赏团在东山口地铁站F出口集合完毕后,電車便开始了BOOK導賞的首次东山导赏。他首先向大家强调了东山口和东山的区别——随着东山旅游打卡热逐年兴起,不少人将“东山口”和“东山”混淆,把地铁“东山口站”代指整个东山片区。但从历史考究中发现,并不存在正式的“东山口”说法,这里只是进入东山的其中一个主入口,也曾是历史上广九铁路的过路口。东山口相对于真正的东山片区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东山”的字面意思就是广州城东边近郊的一些山,因此明代永泰寺、清代真武庙都被俗称作东山寺、东山庙。从我们现在的角度来看东山,会将这里看作“市中心”,但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这里是远离城墙的东关乡野地带。村民主要集中在山河村(今新河浦附近)、寺右乡(今寺贝底)、猪屎寮(今中山二路中山医学院门诊部附近)三个自然村。自从广州被开放为仅剩的通商口岸后,00多年来,东山地区开始先后受到外国人、华侨和当权政府的青睐,共同探索和开发东山,实现由山村到新区。当中对东山片区后来形成影响最大的就是美国南方浸信会。特别是在中美《望厦条约》之后,广州活跃的教会不再受到传教限制,加速了买地、建房的进程。

在东山口F出口集结。

远处的中山一院医院所在地

電車引导大家站在东山口观察,他说:“观察历史交替的时候其实很有趣。历史上曾经是电话分局的地方现在是广东电信大厦,而中山一院也接医院。”沿着署前路向前走,导赏团就正式进入东山。短短00多米的路程也有一些有意思的地方。比如在“署”字的广州音读法,老东山的旧式发音就会和其他广州人不同;署字的粤语拼音是cyu5(柱),但路名的署字却读syu2(鼠)疑似保存了古音。而它之所以叫署前路,皆因这里曾经是民国时期广东省会警署东山分署的所在地。

在署前路小学门前讲解

上个世纪20年代,随着东山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在东山定居,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希望获得更优质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受到时任广州市长孙科所提出的“花园城市”影响,在年,广州市政府建造了东山公园作为第三个市民公园,也就是原来的东山庙、如今的署前路小学和东山巴士总站一带。虽然东山公园现在已无踪影,但署前路小学门前的一大片空地仍然发挥着公共空间的作用,不时有人在树下乘凉、交谈。

龟岗片区

离开署前路后,電車带大家进入龟岗片区——这里是东山最热闹也是最早开发的商圈,00多年的历史是东山繁华的重要见证者。電車将会带我们深入街巷,探寻传教士、华侨在这里留下的痕迹。在龟岗五马路,我们看到由美南浸信会本地牧师张立才于年创建的嘉南堂公司所建的公寓式住宅。

导赏团的视线前方就是嘉南堂公寓

在庙前西街,我们看到始建于94年,由华侨同时也是浸信会教友的医院,后于98年被两广浸信会接办后医院的旧址。医院大楼还有一个别样的名字——署前楼。解放后,署前医院、酒楼等等,但终归逃不过拆迁的步伐,并最终于20年9月被整栋拆除,只剩旁边的副楼。作为曾经是东山侨居风格中最大的一栋,署前楼也是东山地区标志性建筑之一。

署前楼楼高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清水红砖外墙,花岗岩石墙脚,大楼正立面顶部设有山花和女儿墙,楼顶建有一座圆顶型建筑。(图片来源

广州民间文物保护协会)

拐入启明社区后,映入眼帘的是-30年代建成的清一色红砖别墅,整齐地排列在仅能单向行车的道路两旁;再往前走,又是一栋公寓,但与前面的嘉南堂不同的,是它的建筑外墙以及门前留有花园的独特设计。红白相间的砖墙是维多利亚时期的风格,这栋建筑也是广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之一。龟岗三马路6号,历史学家朱希祖曾经居住在此

庙前直街

从龟岗社区回到东山巴士总站的十字路口,导赏团拐入庙前直街——这条曾在去年0月,因地铁0号线施工可能导致的拆迁而引发广泛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