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金鼎 (安放于上海世博大道) 年卢银涛研究员为百年世博梦圆浦江设计由江西桐青铸成“世博金鼎”,成功表达了世博主题和民族夙愿。年卢银涛受米兰世博会邀请,携“世博金钟”、“世博金鼓”和“米兰世博金鼎”等作品赴展,被赞为最古老、最经典、最符合米兰世博主题的精品而获金奖。 肇庆九龙宝鼎 (安放于肇庆市鼎湖山) 九龙宝鼎位于肇庆市鼎湖山天湖景区宝鼎园里。鼎高6.68米,口径5.58米,重16吨,此鼎具有宽大的双耳,外侧各饰10条蟠龙,二十寓意置立此鼎喜迎新千年的时代。口沿下有三组对称龙纹,为六龙,加上三足顶端有三个大龙头,共有九龙。九是最大数,龙是中华民族象征,九龙寓意深刻。腹部是波曲纹,环回旋曲,似众多重叠山岭,寓意祖国大地山川充满生机和稳定。由著名青铜器专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马承源教授设计创作。“九龙宝鼎”整座由青铜浇铸而成,鼎身和鼎足共铸有九条金龙,鼎身连续不断的环带纹饰,线条粗犷,具有西周时期鼎形制最为稳定雄健和质朴庄严的特点。中国历史博物馆决定永久收藏九龙宝鼎子鼎,并向肇庆市颁发了收藏证书。鼎身和鼎足共铸有九条金龙,腾云驾雾,栩栩如生,气势恢宏,安稳地屹立在花岗岩的基座上,象征着中华民族江山社稷永固,稳如磐石。 港珠澳大桥人工岛桥头堡青铜鼎 (安放于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入口) 被誉为“大国丰碑”“超级工程”的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于年10月24日建成通车。港珠澳大桥两个人工岛岛头共有四个青铜鼎,分别刻写着“海底绣花”“筑岛奇迹”“蛟龙出海”“圆梦伶仃”的字样,记载着这项超级工程的筑梦历程,让岛上随处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该鼎由江西桐青铸造。 东方宝鼎 (安放于上海市南京东路步行街) 为迎接上海解放和国庆50周年.在中华第一街——南京路步行街,敬立一尊“东方宝鼎”。 该鼎身饰饕餮纹,兽面辟邢.云纹填底。“东方宝鼎”鼎内铸有篆体铭文,共字。鼎座四周每边与平面分别饰夔龙四条、八条,四角饰圆涡风水珠,象征着中华民族是一个龙腾飞跃,随时代发展而永远向前的伟大民族。在鼎座正面铸篆文“东方宝鼎”;鼎座两旁分铸江泽民主席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国运兴衰、重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六字篆文;背面铸篆文署名:“东方教育集团公元一九九九年十月”。 “东方宝鼎”座落在南京东路步行街,与东方明珠电视塔隔江相望,是古今结合.象征东方文化的两件标志。 南开宝鼎 (安放于天津市南开中学) 世纪南开,重铸校钟;百年奥运,新铸宝鼎。校钟巍巍,聚天下英才;宝鼎赫赫,志中华之盛事。年范孙先生建严氏学馆,此南开学校创立之缘起,历届同仁弘其伟业。张公伯苓,以首任校长,首倡奥运,遂为“中国奥运第一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校训,旨在育人。万千栋梁尽鼎力兴邦,两位总理乃社稷鼎臣。 鼎高2.米,总高2.9米,以寓2年中国举办第29届奥运会。百年梦想,今朝成真。鼎耳双耸,以示公能兼存,改革开放,科教兴邦。康校长乘势擘划,南开同仁锐意进取。继往开来,陶铸生命重素养:广建学楼,文化厚重,小初高三学相连,法德信三品为懿,全校建功彰同心,三足承重旌协力。 基座上层呈八面形,喻南开学子四方报国,八面襟胸;下层积书籍多册,意指南开教师学养深厚,中西贯通。 其鼎,铸也,才高德崇。其鼎,伟也,志愿恢宏。其鼎,重也,坚实沉雄。其鼎,力也,敬民效能。凝视宝鼎,端庄稳重。巍然屹立,团结一统。熠熠生辉,和谐昌盛。厚德载物,尾勉后生。 东风和谐鼎 (安放于西藏自治区贡觉市) 西藏自治区昌都贡觉县委县府在2年8月举办的贡觉文化艺术节期间于新建的平方米的广场上,敬立一尊高达3米的“东风和谐鼎”,以此象征西藏贡觉人民的决心,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鼎的设计根据“民族特色、时代特征、地域特点”理念。 鼎颈所饰辟邪饕餮纹颇具藏族特点,两旁饰一对猴纹;鼎身饰象纹,寓吉祥如意;鼎双耳饰玉兔,鹦鹉,三线衬底;三足饰绿叶纹。所饰图纹,体现贡觉当地“和气四瑞”的民间文化、和谐理念。方形禁座饰夔龙纹,上、下饰有火涡纹、绿瓣纹。鼎内铸金文铭文。正面为鼎名金文,另外三面分别为金文吉祥语。 这尊造型纹饰极富民族特色,颇具时代特征和贡觉人文地域特点“东风和谐宝鼎”主题鲜明,在西藏贡觉这个贫穷地区敬立此鼎,具有着极其深远和巨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鼎颈居中饰辟邪饕餮纹,在青铜时代各类繁多的饕餮图纹中的选取同西藏民族服饰风格特点较吻合的一种,其两旁饰极具灵气的一对猴纹。鼎身饰喻示“阴阳和,得万物”,“夫妻成对、儿女成双”寓美满和谐、吉祥如意的象纹。鼎双耳高耸,饰玉兔在圆月中,两旁饰鹦鹉,三线衬底。鼎三足挺立,饰绿叶纹。鼎上所饰的大象、猴子、鹦鹉、玉兔图纹,和加上寓意平安的饕餮及重视环保的绿叶纹,充分体现了西藏贡觉人文地域特点,传承了当地“和气四瑞”的民间文化、和谐理念。每个侧面环绕一圈饰夔龙纹。上、下居中饰象征不断发展的火涡纹。四个边角饰绿瓣纹。 盐俎宝鼎 (安放于安徽省盐业局盐业大厦大厅) 时值安徽“盐乡”新建盐业大厦落成,安徽省盐业局决意敬立一尊青铜重器--“盐俎宝鼎”,以弘扬悠久盐业历史,继承精湛之工艺,彰显食盐,系国计民生之权位,见证安盐繁荣鼎盛之胜景。 宝鼎设计,以盐文化为主题,以体现“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思想为指导。宝鼎造型以殷商一尊著名状似盐坛的饕餮纹鼎和山西出土的邑鼎作范本,鼎身敝口,立耳,束颈,鼓腹,高柱足。鼎颈饰以夔龙纹、蛇纹组成的饕餮纹;鼎身饰水云乳钉纹;耳足分别饰日纹和绿叶纹。天圆地方,鼎圆禁方。鼎座四周饰日纹、水云纹、龙纹。禁座两侧饰制盐工艺浮雕。 “盐俎宝鼎”的设计融入了“天地方圆”、“日晒水浸”等理念,即天、地、人、日、水等与制盐有关的内容元素。宝鼎立于新建的盐业大厦大厅中央,鼎厦交辉,意义非同一般。 鼎颈饰以夔龙纹、蛇纹组成的饕餮纹,“天龙地蛇”,饕餮食盐,喻人类生存必须嗜盐。鼎身饰形如制盐屯田的水云乳钉纹。耳足分别点缀寓意绿色环保的日纹和绿叶纹。鼎座四周饰与制盐所需“日晒(日纹)水泡(水云纹)人工操作(龙纹)”的图纹。禁座左侧雕古代海盐生产工艺。右侧塑古代井盐生产流程。 古往今来“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食以盐总管”。人们视鼎为宝,同样也视盐为宝。盐有着与鼎文化一样深厚的文化底蕴。根据中华历史上“调味治国”的典故,定鼎名为:“盐俎宝鼎”。据《史记.殷本记》记载:伊尹“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其中讲到“调味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认为“治国安邦”之道犹如调和五味,君臣要“和衷相济,和谐共进”。如此“治大国,若煮小鲜也”。 东口宝鼎 (安放于河南省东口) 东口作为老子《修道成仙》的地方,肩负着承传古今和谐的伟大历史使命。为打造“东口”崇高的文化形象,鼎立东口,使东口有了“让世界了解东口,让东口走向世界”的标志。 “东口宝鼎”高5.6米,圆鼎高4.25米,直径约3.5米,重9吨多。鼎颈居中饕餮纹,两旁饰成对夔龙和冠凤。双耳饰“福、禄、寿、喜、财”纹。三足饰云纹、叶纹。 宝鼎设座,高1.32米,由3.6米、4.2米见方切角呈八边形组成。上层高0.6米,下层高0.67米,底边高度0.05米。上层朝天面周边框内饰56条夔龙。居中阴刻俯视的全球地图。正面金文鼎名:“东口宝鼎”。左、右两面分别是金文:“天地人和谐”、“全世界和谐”;背面金文:“和谐中国”。下层,居中各有呈“丫”状隔成二十一格的图纹。鼎座竖立面周边是四方四圆八尊中国古代著名的浮雕青铜鼎。加上“东口宝鼎”共计九鼎。寓意:中华56个民族,同四面八方的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一言九鼎”立下承诺:努力构建“和谐中国”,实现“天地人和谐”、“全世界和谐”,以一定能成功的高昂斗志,在人类进入第三个前年的二十一世纪里,创建更大的辉煌。 刑鼎 (安放于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门前) 为配合国家重大法规新刑法实施,决定铸立刑鼎。宝鼎设计效法古今,引古为今,其出典选自商周鼎器,用于行刑的方鼎。经从五六十件方鼎筛选,决定以商周的司母辛方鼎为主要模式,采用商周晚期西周早期最为盛行的饕餮纹(辟邪)、牛首纹和夔龙纹。还延用商周兵卒作战时戴的防卫帽造型(注古称青铜胄;江西新干县出土的青铜胄,现存江西省博物馆),进行合理布局、组合设计。 刑鼎高为1.2米,寓意为:公安卫士一年四季十二个月,日日夜夜守卫待命、执法,径口长1.01米,宽0.66米。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于年10月1日试行,祈求“六六大顺”顺顺利利之意。重约公斤。座高为0.4米,长1.1米,宽0.76米,青铜铸造,重约公斤。并配置石坛,高1米,长1.27米,宽0.92米。 鼎内篆铸金文铭文:“鼎新求治创安为民”。鼎座正面刻铸鼎名“刑鼎”,背面刻铸署名: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一九九七年八月敬立。石坛配置与周边建筑风格融合,背面刻有立此鼎记事。 刑鼎在现代虽属中型鼎器,然而,它却以古老的纹饰布局,独有的造型气势,显露权威,道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据此,刑鼎的构想设计达到了古代记载重大历史事件的“记事”功能,是一尊颇具“民族特色”、“时代特征”,又具行业特点,即配合国家重大法规实施的鼎器。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介绍了这么多,相信你对青铜鼎有了更为丰富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