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晓,女,年出生,年11月参加工作,东北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吉林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记者,从事全省环保战线宣传报道采写工作。她笔耕不辍、听党指挥、不忘初心,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奋斗在环保宣传工作一线,努力讲好吉林省环保人自己的故事。 笔耕不辍,深入一线,力求讲好环保故事 年,对环保工作已有初步了解和认知的霍晓同志被分配到省环保宣传中心《吉林环境》编辑部,从事杂志编辑工作。在年6月至年6月三年间,她兢兢业业做好编辑工作。编辑岗位,需要的不仅仅是工作的热情,更需要耐心与细心。白天看不完的稿件,她就拿回家里加班看;校对一遍不满意,一个栏目的稿子往往要通读三四次;从选题到组稿,她积极向领导与同事请教,力求通过稿件传神展现工作风采。三年间她审核各处室、各地区通讯员投稿余篇,共计62万字,编辑并采写栏目稿件篇。 繁杂的编辑工作让霍晓同志的环境新闻写作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年下半年,她开始独立完成各类环境新闻的采、编任务。“踏踏实实跑采访,认认真真写稿子”是她一直恪守的工作原则。大到急难险重的环境应急事件,小到厅机关的日常工作会议,她都细致收集素材、拍摄工作图片,运用传播学和新闻学原理,将每一件环保工作整理创作成新闻稿件,并向省部级媒体积极投稿。截至年3月底,她先后外出采访次,留存照片素材多张,在《吉林日报》《中国环境报》上先后刊发稿件81篇,一个个鲜活的环保故事从系统内走向人民群众,充分展现吉林环保铁军风采。 作为一名党员,她总是无条件服从组织的安排与部署,冲在急、难、险、重的环境事件现场一线。年的两次朝核应急、延吉辐射类信访、年敦化洪灾、年污染源普查清查入户调查、年凌晨夜查垃圾填埋场、年脱贫攻坚、年典型培树等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路途遥远。但她总在第一时间拿起相机深入一线,汹涌的鸭绿江边、恶臭的垃圾厂内,偏远的村落中都活跃着她的身影,采写的稿件《筑起环境安全的坚固防线》《吉林省现场监测打消市民顾虑》《与洪魔“赛跑”》《污染源普查进行时》《“守家在地”过上好日子—记省生态环境厅驻村第一书记迟卫东》《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吉林省蛟河市漂河镇青背村第一书记曾丽圆:直播带货卖木耳做村民的贴心人》先后刊登于《中国环境报》《吉林日报》上,保时限、保质保量做好难度较大的采访工作。 霍晓同志对每一次采访工作都认真、执着、一丝不苟。省厅定于4月20-21日赴长春、通化地区开展“服务企业周”活动,19日,她联系处室确认活动日程细节、为媒体发送背景资料确认采访需求,把工作做在前面。20日赴长春项目现场时,她前前后后与媒体、厅领导对接采访等事宜,加之天气影响,晚上就开始发烧,第二天她已经变得嗓子说不出话了,但她没有放弃工作,毅然登上了去往通化的汽车,当天往返车程就是7、8个小时,去时她戴着口罩不说话,偶尔问到什么问题,她直接用手机打字回复给大家;到了通化现场,她又开始了拍照、记录等业务工作;返程时,一路上看到的都是她带着耳麦的身影,她不是在放松听音乐,而是在整理今天采访时的同期声,她用手机整理成文字版,第一时间发给吉林日报等新闻媒体,领导多次劝她“等到了长春再整理吧,这样容易晕车。”她却说:“我们的信息的整理越快,采用率会越高,宣传效果越好!”最后,她在返程期间就与媒体沟通,从“整理素材、提供素材到新闻定稿”短短的3小时高质量完成新闻,顺利在吉林电视台《吉林新闻联播》、吉林新闻广播《全省新闻联播》等省级媒体刊播。 年,霍晓同志荣获“年度中国环境报优秀通讯员”。作为主要撰稿人,长篇通讯作品《吉林省核发首张一证式排污许可证》获年中国环境报优秀新闻作品三等奖;作品《白城强化治理优化生态格局》获年度吉林省环境新闻宣传优秀作品奖;《吉林省环保厅召开生态环保座谈会》获年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好新闻文字类三等奖。霍晓同志(右一)凌晨夜查垃圾填埋场 不怕吃苦,迎难而上,勤勉实干彰显巾帼本色作为一名年轻女党员,霍晓同志勇于担当、听党指挥,积极参与到环保系统的各项工作。进入环保系统后,她先后选调参加年重污染天气办公室、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吉林省督察组、年吉林省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年省生态环境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组等多项省生态环境厅重点、核心工作中,凭借她扎实的工作能力、优异的工作业绩、勤勉的工作态度,得到借调部门领导的高度认可。 最令霍晓同志难忘的,是自己第一次身兼数职,在宣传中心兼任编辑、记者、财务出纳的经历。中心人员紧缺,领导找到她,表达了在出纳工作上人员的缺口与需求,她毫不犹豫的从零学起,认真学习财务出纳的相关工作内容与制度规章,掌握财务软件使用,熟练提取备用金与报销流程,在她年9月开始担任财务工作的期间,她累计报销宣传中心账目笔,提取备用金23次。协助会计顺利完成宣传中心银行卡账户更换密码、更名相关工作。顺利完成宣传中心21个月现金账目核算。财务岗位工作一年的时间,她用自己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与耐心细致,圆满顺利的完成了中心交办的临时工作。 年9月起,霍晓同志被借调至省生态环境厅重污染天气办公室,承担每日工作汇总、动态编报工作。下午五点,办公室召开日例会对每日工作进行调度,霍晓再将大家的工作内容进行记录,并整理成素材,储备编辑,按工作进度编制成《重污染天气工作动态》交由厅办公室报送至各位厅领导、相关处室与市州部门。工作期间共计编报《工作动态》18期,完整、精准的记录了工作进展,及时做好了工作信息的上传下达。 年,霍晓同志被抽调至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吉林省督察组,在宣传组担任综合性工作。每天的清晨,她认真浏览全省市州人民政府网站,查找浏览督查相关新闻报道,截图记录并按照地区进行整理,报送上级部门制作简报。在督察组的期间,她认真整理每天产生的纸质文件材料,按照内容、时间进行档案管理开展排序整理,让文件材料一目了然,方便领导、同事查找材料。工作期间报送网站截图30期,整理纸质文件档案12盒,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一颗“螺丝钉”,认真负责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年5月,霍晓同志被省生态环境厅选调至吉林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负责宣传与档案工作。普查工作为期3年,任务繁重。这次选调在霍晓心中,既是组织与领导信任,更是一次对自己业务水平与能力的考验。在普查宣传岗位上,她不仅认真按照国家的部署和省里要求,以宣传方案为蓝本推动宣传工作开展,更切实投身普查宣传一线工作,采写普查战线新闻,发布在各级媒体,并丰富宣传内容开展多彩宣传活动。普查宣讲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她结合不同受众,结合场地提前准备了ppt和宣讲材料,深入群众开展污染源普查宣讲。结合短视频火热态势,她带领团队,对接普查对象,深入工业企业、污水处理厂、公交公司、养殖场等拍摄宣传短视频,深入推动普查工作的宣传。 在普查宣讲进农村活动中,霍晓同志深入农户,讲解普查与环保知识 在参与普查工作的三年中,霍晓同志负责普查工作简报、普查工作动态的整理采写,共计编制材料31期。她采写报送的《我省启动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政务信息动态第77期采用。采写报送的《吉林全面推动普查前期工作落实》被国家普查办《第二次全国污染源工作简报》(第三期)采用。先后外出采访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监测现场、普查员入户调查、检查组核查等工作76次,留存图片资料余张。在《中国环境报》发表新闻宣传稿件5篇,在省级报纸媒体《吉林日报》、《新文化报》等发稿12篇。在中央级人网站发稿2篇,环保部网站刊登稿件9篇,省政府网站发稿4篇,省厅网站刊登稿件69篇;在国家普查办发稿7篇,在环保厅 年,在污染源普查工作正是攻坚克难的阶段,霍晓同志被抽调省生态环境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组,负责设计并维护厅机关党委厅网站“不忘初心”主题教育专栏网页。她肩负起多项工作,按照组织要求,精心设计栏目框架,认真在共产党员网、省政府人民网站等上级机关网站筛选学习内容,搜集省厅教育工作动态动态,经过校对与报批后上传在厅网站专栏内,共计上稿近40篇。不忘初心,坚持学习,致力精进志愿无倦 作为一名一线环保宣传人员,写作和摄影是环保宣传工作的两项必备过硬本领。面对自己日渐提升的工作标准,学习写作和摄影变成了霍晓同志每日的必修课。自学进度缓慢,为了让自己的摄影作品更传神,她自费购买课程,学习人像摄影,线上班、线下班,工作日夜晚和周末,都是她刻苦学习摄影知识的时间。MOTHERSDAY 霍晓同志在吉林省污染源普查培训班上讲解档案整理及实际操作知识 热爱学习不仅贯穿在霍晓同志的业务工作中,更延伸到她对新工作的学习中。从事污染源普查工作时,面对全新领域的档案工作,她不仅积极学习国家普查档案相关文件与要求,更认真了解档案学相关知识和内容,经常向厅机关经验丰富的档案员、省档案馆的专业老师请教档案知识。在发现全省普查战线档案人员面临同样困扰时,她建立档案工作 霍晓同志勇于担当与敬业表现得到了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的充分认可。年,霍晓荣获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表现突出个人。年荣获吉林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优秀工作人员,年度、年度、年度、年度、年度连续5年荣获度吉林省环境保护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霍晓同志就是“革命的一块砖”,自参加工作以来,经历5个部门,工作出色的表现得到领导高度的认可,现已成为宣传战线的主力军,在平凡的岗位上她坚守初心,铸就不凡,真正成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保铁军。编辑:石页 审校:张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