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3-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一面旗帜,绘就一道风景;一面旗帜,奉献一腔热情。国家电网吕清森共产党员服务队”的旗帜在27.2万平方公里的江城大地上处处飘扬,留给人们温暖,带给人们感动。

投稿人简介

国网磐石供电公司孟祥鹏

年7月参加工作。运动会赛场上总能看到他矫健的身影。阳光的他喜欢在阳光下奔跑,乐观的他时刻保持微笑。阳光、自信、乐观是他最大的特点。作为新入企员工的他,带着青春朝气,不忘初心,扎实工作。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春不息,奋斗不止!

无论刮风下雨

服务照常

“走起”

一张桌子,几张椅子,简简单单几样摆设,一份特殊的服务档案——这间不起眼的屋子,就是国网磐石市供电有限公司吕清森共产党员服务队的工作室,那份特殊的服务档案,里面记录着一些孤寡老人、残疾人与特困用户的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无论是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只要客户有需要,他们24小时“在线”,用质朴的行动打造了一张“吕清森式”群体名片......

我是客户一块砖

哪里需要往哪搬

倘若一块还不够

吾辈定能砌成山

“只要客户有需求,我们都要尽力去做。”

服务队这样界定自己的行为: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先锋官,吕清森共产党员服务队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民生作为工作的重要支点。为棚户区、泥草房改造项目和“暖房子”工程,设立“民生工程专员”;为招商引资客户开辟“绿色通道”;为重点客户实施“凌晨施工”、“错峰作业”;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勇敢担负起社会责任。如今,在这些队员的心中,服务“三农”的含义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践行吕清森精神,履行“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的庄严承诺。

“只要您一个电话,其他事情由我们来做”

为实现从志愿服务向品牌化发展的转变,该公司从强化内部建设入手,对服务队组建形式、服务内容、业务范围、工作质量和队员素质等都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同时,细化责任目标,实行定人、定位管理,对辖区各供电所服务窗口实行动态考核和监督。通过实施“一站式”办公和时限服务,建立特殊客户服务档案,加快业扩报装的办理速度,全力推出“只要您一个电话,其他事情由我们来做”的零距离服务理念。

“供电服务就在身边”

工作之余,他们还穿梭在大街小巷,分片包段,深入幼儿园、学校和老旧小区的居民家中检查、指导安全用电,义务维修一般电路故障,让用电客户感受到了“供电服务就在身边”的巨大变化,得到了客户群体的交口称赞。他们用微笑、规范、便捷的供电服务在百姓心中树立起窗口行业优质服务的金字招牌。如今,一呼即应的“国家电网吕清森共产党员服务队”,被江城百姓亲切地称为“电小二”。

“让党员作用发挥的更广泛,

让供电服务变得更有意义”

作为企业延伸服务的流动窗口,吕清森共产党员服务队从成立的那一刻起,每名队员都将自己的工作与百姓的需要和解决群众在用电上的困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们在深入社区、村屯服务的同时,不断延伸和拓展服务内容,积极开展敬老、助困活动。

“家门口的供电服务站”

照顾孤寡老人,深夜冒雨帮组五保户维修房屋;对接包保残疾人与特困用户,为他们送去米、面、油和一些生活用品,帮助家里清扫卫生,这些并非职责内的活儿成了队员们的份内之事。几年来,尽管服务队成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们“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没有改变,忠实地践行自己入队那天承诺的誓言。他们被居民们亲切的称为“家门口的供电服务站”。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工作爱得深沉

“在感动中工作,在工作中感动”。两年来,“国家电网吕清森共产党员服务队”累计出动人员人次,受理电话和咨询多次,参与重大保电13次,应急救援服务次,共收到锦旗22面,感谢信60封。

投稿人简介

国网磐石市供电公司

刘岁寒,国网吉林供电公司磐石市供电公司新入企员工,毕业于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年7月参加工作,好爱跑步,篮球,桌球,喜欢看古典历史书籍。

中国英姿中国魂,中国电网中国梦

情系国网燃青春,梦织彩锦惊世殊

1

崛起之中国梦:国人之中国梦!吾之中国梦!

毛泽东主席有云“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如今,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改革开放的中国已然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中国桥,中国车,中国网,中国电的发展强势已遥遥领军。大好的时代,习总书记曾强调:“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这是对青年的殷殷期待和谆谆嘱托,为广大青年奋勇投身新时代,接力建功中国梦指明了前进方向。青年干部是一支祖国建设的重要力量,理应率先垂范、身先力行,争做学习的先行者。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中国犹如苏醒的巨龙,凌空飞起,上天入地,龙腾万里!我们的梦是中国梦,中国的梦是我们国人的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时代,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与努力,中国梦是十四亿人的梦,是强大祖国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与灵魂源泉!

2

致敬国网岁“高龄”!我骄傲,我是国网人!

年7月26日晚7时许,上海外滩6.4公里长的供电线路上串联的15盏弧光电灯亮起,路灯的电,来自中国第一家发电厂。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按动电钮,天安门前第一面五星红旗由电力驱动,冉冉升起,新中国诞生了!中国电力事业也获得了崭新的生命力!至此之后,中国电力在漫长的道路上不断突破与创新,尽管中间饱经磨难,但国网人以永不服输的精神时刻砥砺前行。至年我国成为世界上水电装机容量最多的国家,年,全国的水发电量首破一万亿千瓦时,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五分之一。同年,特高压技术走出国门,年,中国核电技术走出国门,中国电力,已经在世界上昂首阔步,并且举足轻重!

一百多年来,6.4千米的路灯线,绵延成为世界第一大电网。电能涌动,穿山越岭,跨越江河,进入城镇,乡村,如血脉延伸到千家万户。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中国电力在十九大精神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下,发展道路不断突破,秉持勿忘初心,继续前行的宗旨。我骄傲,我是电网人,向中国电力岁的生日送上深深的祝福与期待。

3

《梁家河》从灵魂深处引领我们新时期国网的年轻人,用双手创造出中国电力更加美好的明天与未来!

年7月22日,迎着期盼的阳光,我们满怀憧憬来到了国家电网吉林供电公司综合办公楼,开始了我们的入职培训,人生事业的道路也就此拉开了帷幕。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风华正茂的习总书记在梁家河度过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七年知青生活,也是因为梁家河这片深沉的土地,练就了总书记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对生活的热情。正所谓“奉献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学习《梁家河》,总书记“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的好学求知精神让我们年轻一代深受鼓舞。不管白天干活多累,总书记挑灯夜战,读书到深夜,常常脸被煤油灯熏黑,连吐得痰都是黑的。尽管在刚刚解放的中国,依然有着“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报国之心。为了借一本书,总书记步行十几里地。到四川学习沼气的时候,总书记还不忘把路边好的对联抄写来细细品味。无论是政治、历史、文学,习总书记广泛涉猎,刻苦钻研。作为年轻人,我们更应该有“学不可以已”的精神,利用工作之余,刻苦学习。不能仅仅满足于碎片化的学习,系统化全面掌握知识才是重中之重,不论是上级文件,还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都要力争先学一步、多学一些、深学一层,实现干一项业务,学一项精髓,成一领域能手,不断丰富知识贮备,成为创新型人才。

“青春”这一定义的理解,在我心中思忖良久。二十一世纪,在飞速发展的中国,我们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衷心的感谢国家电网公司给了我们新一代年轻人一份来之不易的机会,让我们能够在如此广阔的平台上迅速成长,对此,我倍感珍惜,并因此感到骄傲。

无数的电力工人将自己无悔的青春以及炙热的眼泪都无私的奉献给电力事业,无论风雨交加,无论艰难险阻,他们心中都默默地坚定一份信念: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哪里!为国家点起一份光明,用这份光明点燃千家万户!万家灯火,天下相亲相爱,正是因为这份精神的支撑,才让他们在第一线上始终如一,向他们致敬!我们用辛勤的双手为国家电网公司打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峥嵘岁月,点燃寂静的黑夜。先辈们用肩膀静默地承担重责。这一缕缕光明,点亮风雨的萧瑟。跃动的脉搏,是炙热的心火,黑暗中的光明,为我们照亮前程,将爱汇成河,流淌成希望之海!

以此来致敬在一线工作的工人前辈们!愿国家电网的明天更美好!

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校审

肖智天

编辑

黄立鑫

国网磐石市供电公司供稿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
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