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晚报网络新闻部出品 井盖,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近年来 因为井盖的破损、塌陷等造成意外伤害 甚至丧失生命的公共安全事件屡见不鲜 “带伤”的井盖俨然成为了毕节城区的一道“伤疤” 草海大道上凹凸不平的井盖 现象:“带伤”井盖随处可见今年8月底,在香山郦居附近就发生了一起井盖“吃车”事件,一辆红色的电动三轮车在途经香山郦居附近时,车子后轮碾压到一个井盖,随后井盖发生破裂,车轮陷进井里。 环城北路井盖“吃车” 住在附近的居民说,在三轮车之前,曾有一辆私家车的车轮陷进去,不知道是井盖质量不好还是其它原因? 记者在城区走访发现,这些问题井盖多数集中在老城区。有的路段井盖数量高达上百个,且井盖多以“组团”方式分布,井盖与井盖之间距离颇近;有的井盖上的水泥石块已被轧碎;有的井盖开始内陷;有的井盖则是凸起,井盖和道路并不平整,车辆经过颠簸不已。 台子路口下沉的井盖 行人路过台子路路口的井盖 疑惑:问题井盖归谁管?采访中,不少市民对井盖的归属也表示疑惑:这些破损的井盖究竟归谁管?遇到破损井盖要维修,又应该给哪个部门打电话? 松山路上的井盖面目全非 实际上,地下管线密密麻麻,地上井盖星罗棋布,一个小小的井盖涉及到供水、污水处理、燃气、移动、联通、电信、路灯、广电等多个产权单位。 记者从区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局了解到,污水、雨水井盖,雨水箅子,盖沟板及无主井盖都由城市管理部门负责; 上水、中水井盖、电力井盖分别由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负责; 通讯、网络、电视井盖分别由移动、电信、联通、广电部门负责。 井盖设施的权属单位按照“谁建设、谁负责”的原则,各自负责所属井盖设施的日常管护工作。 台子路口的井盖下沉 事实上,“带病”井盖迟迟不换,深究其原因就是城市井盖种类多样且所属部门众多,并没有实行统一建设、统一采购及统一管理,导致井盖质量参差不齐。多头管理、权属模糊的问题也导致部分权属单位疏于管理,日常维护严重滞后,甚至形同虚设,致使井盖损坏后无法及时补换,影响市民出行安全。 期待:明确权属完善设施毕节酒厂门口“组团”罗列的井盖 区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局局长张普告诉晚报记者,目前整个城区有2万多套井盖,由于动态性和偶然性的问题无法避免,车和人掉进去的情况时有发生。 “这2万多套井盖中,由区市政管理局负责的只有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权属于联通、移动、电信、燃气、水务等公司,城区大多数破损和下沉井盖都属于这些公司,然而这些公司或多或少都存在巡查和维护跟不上、维修严重滞后等问题。” 天河路上凹凸不平的井盖 “井盖上虽然印有所属单位的名字,但是我并不知道该单位负责维修井盖的电话号码,即使我想反映情况,我也不知道该打给所属单位的谁?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市民周芳一语中的,道出了井盖后期维护的难点。 环城北路开始损坏的井盖 城市井盖看似毫不起眼 但事关市民的生活安全 能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井盖 考验的是智慧和责任 市民有话说环城北路沿线井盖上的破洞 市民周芳如果统一管理,就不会存在井盖形状各异、质量不一的问题,同时也能防止出现涉及赔偿问题找不着井盖“主人”的现象,能有效避免涉事多方推诿扯皮。周芳希望有关单位引起重视,通过科学有效的城市管理,明确监管单位,建立考评机制,让市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 市民周庆有关部门应强制要求城市道路井具的井盖和井壁上同时标明产权单位的名称和报修电话,既方便日常巡查和维修养护,同时,老百姓发现井具设施缺失、损毁,也可以及时和产权单位联系,及时设立警示标志,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应严格清查未按规定标明产权单位的名称和报修电话的道路井具,一旦发现,从重处罚,并限期整改。 天河路残缺的井盖 市民罗艳对无法确定产权单位的“问题井”,应一律以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希望有关部门从细微处着眼,做好城市管理,从根源上杜绝井盖伤人、伤车事故的发生,给百姓创造安全的出行环境。 天河路高出路面的井盖 小编有话说 ↓↓↓ 硬件上进行修补只是一个方面 让井盖在暴雨大水面前稳如磐石 更要建立统一的管护机制和问责机制 以弥补各种细节上的漏洞和欠缺 增强井盖、下水道等设施的 抗风险能力是基础 对所有井盖进行拉网式排查是当务之急 建立长期的井盖巡查机制才是长远之计 毕节晚报新闻- 觉得不错,请点赞↓↓↓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陕西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效果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