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你能吃到食物的本质。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rawmaterial,(原材料), 面无论和汤烧多久也是面粉的味道, 面包是一种坚如磐石的存在物, 酸奶是真的发了酸的发酵物, 番茄,黄瓜,生菜,卷心菜,包菜,只要你想, 生吃,清水下锅,都是一股子蔬菜味, 具体有什么区别? 让我分辨卷心菜,包菜,生菜? 他们颜色都一样,味道?根本没有。 至于牛奶, 反正我这种乳糖不耐患者喝一口就能立马拉肚子, 倒是一个解决便秘问题的好办法。 ...... 中国人在国外, 想要把一个食之无味的东西, 吃下肚,这有点难。 所以在这儿,酱料的发展也达到了巅峰。 你以为你在吃什么食物,其实你在吃酱。 就拿汉堡包来说。 classic,chill,grilled,hot... 四种看上去名字完全不同的汉堡包,区别是什么。 他们拥有一样的肉饼,一样的面包,一样的黄瓜,番茄,洋葱,生菜。 但他们的价格却不同。 是什么决定了食物的不同, 酱料。 暑假看过一部电影,叫《饮食男女》,李安的,里面的父亲大半辈子都在烧菜,当时的我还觉得食物确实是有不同的,一盘尖椒小炒鸡,和老母鸡炖汤,你让我说他们一样,我肯定个不同意。 但仔细想想,这跟前面讲的汉堡的故事有什么不同么,食物的本质变了么,不。 改变的是包裹他的酱料。 说不清是中国人对于食物有着更深刻的理解,还是西方人对食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总之中西方的饮食文化,都藏在超市满满3大货架的酱料里。 在餐馆吃饭,食物的命名也很有讲究。 这让我想到一些生物,编程的命名方式,先class,再item...... 中国的菜谱确实也这样。 先主食,比如上面这个,意大利面为底料, 接着呢?自然是肉类,上面的肉类就是鸡胸, 有没有蔬菜呢,有。但国外的蔬菜就那么些能吃的,不说大家也都心知肚明,所以这样一盘具有中国特色的食物就可以取名为 chickenvegetablepasta 简单,粗暴。 一眼就知道这盘食物的“本质”, 国内很时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命名方式, 老婆饼,夫妻肺片,珍珠翡翠白玉汤...... 复杂,有内涵。 一眼谁能知道这到底是什么? 中国的食物讲究色香味俱全,国外的摆盘同样讲究。 绿 罗勒叶是最后肯定会摆上的,我能想起来的绿色食物,就只有西兰花了。 罗勒叶和西兰花,基本处于2选1。 红 如果盖上的酱料是非红色的,那么番茄必然是首选,红椒也是选择之一。 黄 炒鸡蛋这种也只有我能加的上去,一般餐馆都会选择柠檬切片。 以下就是一些生活日常啦 巧克力蛋糕ft 日常:酸奶/豆奶/牛奶加这种谷物早餐/面包 自制brunch 小零食(就是健达) 立志要尝遍的甜品柜 》》如果拿人和食物做类比,那我想当一颗柠檬?? 吃吃 赞赏 人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