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企业家都有一个终极梦想——打造一个商业帝国。它是一个宏大的空间概念,不被时间侵蚀,似乎立在那儿就永远不败了。 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必须拥抱一个词:不确定性。这是思考现代商业社会最重要的落脚点。 帝国,是我们在固态社会的追求。帝国是空间,是疆域。这就像拍摄稳固的黄山。在液态社会,只有用时间的维度才能够衡量存在。这就像给黄河拍照,它是流动的,你必须注明这是哪一秒的黄河才有意义。 只有观察到商业本质的变化,才能找到重新构筑自己商业梦想的道路。 作者 王强(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 来源 混沌大学(ID:dfscx) 找到商业世界变化的本质,并按照这个本质寻找投资机会,这是我一直以来都在追求的投资方法论。 我用两句话来总结它: ?我们的社会正在由“固态”变为“液态”,商业嬗变的本质是从构建帝国到顺应流沙; ?“时间轴”代替“空间性”成为商业的核心要素,企业唯有快才能生存。 观察商业本质的变化,重筑商业梦想 每个企业家都有一个终极梦想——打造一个商业帝国。它是一个宏大的空间概念,不被时间侵蚀,似乎立在那儿就永远不败了。 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商界正在出现一种现象——成为独角兽的新兴企业,正在以加速度的方式涌现,而那些看起来恒久的“百年老店”式企业,稍微不慎就轰然倒地,帝国大厦倾于一旦。 因此,只有观察到商业本质的变化,才能找到重新构筑自己商业梦想的道路。 在这里,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当代最重要的世界性思想家——齐格蒙特·鲍曼。 10多年前他就提出“液态的现代性”(LiquidModernity)理念。他整个一生都在试图回答一个问题——“我们现在以及未来正在发生的社会本质的转换究竟是什么?” 我们必须拥抱一个词:不确定性 前现代性社会,人类以经验为生存的依托。我们一旦习得了一个东西,不仅不能放弃,更应该坚守,因为只有掌握了这些积累的经验,我们才能活在现在,也才能面向未来。所以传统社会,人们的观念、行为方式、制度,所有的东西都是固态的,就像一块磐石。 而互联网和全球化两大力量的来袭,让原有的固态的社会形态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式微乃至消失。磐石崩解了,构成世界的基底变成了瞬息万变的“流沙”。 我们置身于一个流体的世界中,鲍曼还用“不确定性”、“流动”、“没有安全感”、“瞬间生活”这样的词汇来描述这个现代化的世界。 在这样的世界中,人类最强烈的感觉是失控。谁是中心?谁是主导者?我们很难界定。生命的舒适度在下降,幸福感在降低,而焦虑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情绪,人类在变得脆弱。 我们必须拥抱一个词:不确定性。这是我认为,我们思考现代商业社会最重要的落脚点。 一个商业如果再按照庞大的、恒久的、不变的空间感来设计推演,即便把全部的资源、精力投入在一个崭新的产品中,创造出来的时候它就已经过时了,不再被需要。 我记得年,我在贝尔实验室的时候,我老板墙上的日历是12个月的。半年后,公司发给他的日历变成了只印6个月。到我辞职回国做新东方时,我去他的办公室辞行,发现公司只给他印3个月的日历了。 为什么?他说,从有一个想法,到给出原型、样品,然后放到市场上做初步的验证得到反馈,最终给出第一代产品,其实市场给出的时间最多只有三个月。 大家看,这已经是20多年前发生的事情。贝尔实验室就已经有了这样紧迫的拥抱不确定性、顺应快速流变的意识。 总结一下,从帝国到流沙,本质区别到底在哪里? 帝国,是我们在固态社会的追求。帝国是什么?是空间,是疆域。这就像拍摄稳固的黄山,一百年时间的流逝,几乎不会带来什么差异。 在液态社会,只有用时间的维度才能够衡量存在。这就像给黄河拍照,你必须注明这是哪一秒的黄河才有意义,因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所以,身处流沙中,必须抓住此刻,因为错过此刻,你不知道自己下一刻在哪里。 商业的本质变化成了消费者主导的社会 鲍曼认为社会从“固态”变成了“液态”,那么文化有没有发生变化呢? 鲍曼认为,一个文化上重大的改变就是——文化的作用由“启迪”大众变成了“诱惑”大众。 过去,人们总是把文化比喻成“灯塔”和“火把”,这是典型的启迪意向。它暗含的意思是文化很高级,而大众很土、很屌丝。 但现在对经验的崇拜已经破碎了。商学院还在坚持案例教学法,但很多案例对于当下流变的世界已经没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了。于是,启迪无效了,它被诱惑取代了。 诱惑和启迪是不一样的。“启迪”是我高于你,“诱惑”是平起平坐甚至我低于你,但是我想尽一切办法让你接近我,粉丝经济就是这样诞生的。 所以,现在文化已经不再像过去一样只是满足人们已经存在的需求了,而是不断地创造新需求。 由于社会由“固态”变为“液态”,文化从“启迪”大众变为“诱惑”大众,商业本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固态的社会形态下,商业最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那里深圳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