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澎湃新闻 这些天看媒体上讨论大中城市租金暴涨的事,心绪难以平静。只因为我在北京有过六年的租房经历,那段记忆可谓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图片来自网络 我是年大学毕业的。虽然我读的是一所名校,本可以比同龄人起点稍高一些。但因为是冷门专业,再加上我在大学期间过于逍遥,不屑人间烟火,结果毕业时仓促而狼狈。第一份工作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很不堪,工资低只是其中一方面。 不过使我清醒认识社会的第一课不是找工作,而是租房。 我租的第一间房子是五道口附近的一个小小的隔断间,宽窄仅可容身。墙壁的隔音性很差,旁边住的是一对情侣,请自行联想。这个小隔断间我只住了很短一段时间,除了空间的逼仄也没留下什么记忆。 ▲图片来自网络 随后经同事介绍,搬到了北五环边上的学知园,与人合租。记得那是一个三居室,里面却隔成了许多间,男男女女,喧杂而吵闹。我和另外两个男生合住在主卧,对门的次卧住着两个女生,因为主卧有独立卫生间,所以对门的女生早上会过来借用厕所。 房子里还有一个女生单独住在一个较大的隔断间,她养了两只猫,房间里的味道极大,她就是介绍我过来的那个同事。其他的人我记不清楚了。 那个时候,《蚁族》这本书刚出来,北京对隔断间、群租房还没有进行大规模整治。想起来,那个房子的消防隐患还是很大的。没人愿意住群租房,如果不是经济拮据。在那个群租房里发生过一些温馨的故事,比如大家一起煮火锅,但也有一些吵闹和芥蒂,尤其是在女生之间。 ▲图片来自网络 但无论如何,那都不是如《老友记》那样的轻喜剧,而是一群想要在大城市立足的年轻人被动无奈的选择。当时的欢笑今天回忆起来也带着一种苦涩。 大家就像茫茫大海中的一些独木舟,碰巧聚在一起,挨过一些风浪,之后便各奔前程。这种缘分注定是短促的,不到一年,大家就散了。 后来我在苏州街附近住过一段时间,也是一个隔断间,但稍微宽敞一些。那个房子很旧很破,灯光昏暗,马桶总是堵,房东除了按点催房租,什么事也不管。这也是我遇到过的大多数房东的普遍状态。 苏州街离北大比较近,当时我有一些同学还没有毕业,还有好友从外地保送到了北大,所以那段时间经常去学校里找他们玩。住的不好的人,都喜欢在外边晃,我也是这样。置身于校园、书店、餐厅或者大马路上,便会忘记出租屋的逼仄。 ▲图片来自网络 那时的我混来混去总是个穷光蛋,只是每次搬家的行李里边都会多出一些书来。关于个人生活,我一贯相信或者说迷信未来,不太把眼前的窘迫当回事。自己并不觉得有多苦,只是从不关心天文数字一般的房价。整个生活状态就像一个有理想的流浪汉。那时特别喜欢台湾作家舒国治,他就是一个流浪汉。 大概毕业两年之后,才终于住上了一间正经的房子。跟两个女生在双井附近合租一个三居室,每人一间,我住最小的一间。但终于是实墙了,也没有来历不明的人搬进搬出。 只是这个房子也没有好到哪里,各种设施几乎总是一碰就坏。话说我在北京租房的六年时间里,几乎没有遇到过稳妥、耐用的房子,也没遇到过负责的,有人情味的房东。 可能是我点背,但结合朋友们的遭遇,北京租房市场上的房屋质量确实令人不敢恭维。而租客在中介、房东面前的弱势地位更是有目共睹。当他们以“周边都在涨价”为由要求涨价的时候,当他们随便找个理由扣押金的时候,你就像一头无助的羔羊。 ▲图片来自网络 而不管多么破旧衰败的房子,房东或中介一句“你不租别人租了”,你便哑口无言。每次租房都像是打一场心理战。 首先,租房网站上的图片和介绍都是骗人的,电话一打过去,“房东”就承认自己其实是中介,帖子里的房子也不存在,“你要真想租房,我带你去看看别的”。 其次,如果你是租中介承包的房子,更要擦亮眼睛。所谓的“免中介费”都是花招,羊毛出在羊身上,明着不薅暗地只会薅地更狠。所以我后来都是痛痛快快地掏一个月中介费,然后直接与房东打交道。中介费由租客单方面承担,也可佐证这是一个怎样的卖方市场。 如果遇到相中的房子,必须马上做决断,而且要及时交定金,否则房子就可能被别人抢走。有时候交了定金也可能遭遇变卦。 再后来,我遇到了现在的老婆,两人确定关系没多久就住在了一起。不得不承认,高房租是大城市男女同居比例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说,凡是一起在一线城市租过房的夫妻,都可称作患难夫妻。 我们跟别人合租过两年,先是北四环外的世纪村,后在东四环内的甜水园。我们住主卧,跟其他室友的交往仅限于点头。 在甜水园的那个室友令我印象很深刻,他妻子孩子都在天津,单位在小区对面,每天疯狂加班。他来北京的目的很单纯——挣钱。他知道自己就是在拿青春换钱,因为北京的公司开价更高,他就来了北京。挣几年钱就回天津,这是他的打算。 这位室友不像我的许多朋友那样,整天谈理想,谈未来,谈家国天下。他不谈理想,或者说,他的理想就是在尽量短的时间赚尽量多的钱。 当时我不太理解这种简单粗暴的理念,年轻人不应该先为理想而活吗,钱那么着急挣干嘛?但后来我逐渐意识到,可能他的活法才是对的。 ▲图片来自网络 房价与房租的故事告诉我们,先挣到钱的人跟后挣到钱的人,可能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后来,我的理想派朋友们陆续离开北京南下,大家偶尔在群里聊两句北京往事,仿佛是隔世。 离京前一年,我们终于不再跟人合租,自己租了一个小小的一居室。大概三十多平,一边是小小的卧室,一边是小小的客厅,每个月房租三千多。签合同那天,房东阿姨拿来一大串的房子钥匙,挨个试了好久才打开了门,把我们深深刺激了一下。 这个房子同样有不少质量问题,但毕竟有了专属的空间,还是兴奋了一阵的。我们第一次添置了家具,在宜家买了两个小书架和一个最便宜的茶几。 ▲图片来自网络 房子重要吗?我曾经以为不重要,是奋斗努力之后水到渠成的事。但一次次租房的不愉快经历教育了我。每个房子快满一年的时候,房东必发来涨房租的要求,涨幅必超出心理预期却不容讨价还价。总之,租房是一件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事,有时甚至会使人怀疑人生。 年春天,我们离开了北京。秋天,在苏州买了房。当时正值苏州房价上涨,我们担心错过一趟列车之后再错过另一趟列车。这一次,我终于踩对了节拍,因为随后苏州的房价也起飞了。 而今住在自己的房子里,看着新闻里那些为房租猛涨焦头烂额的年轻人,我不禁感到一阵后怕。我想,现在的年轻人里应该有不少人像当年的我一样天真,以为生命里应该有一段不顾一切去追梦的时光。只是他们可能比我醒悟地更早。 我的租房故事 因为北京的房租太贵 我不敢分手 谁都不知道奇仔曾“秘密”分手了3天。 刚决定分手时,她搬出来的决心坚如磐石。 但在周末看了7套房子后,她觉得相比昂贵的房价和糟糕的居住环境,还是前任的坏毛病更容易接受。 第3天,她就把前任约出来,结束了这次短暂的分手。 而见面后的第一句台词,从“没有你我也可以过的很好”,替换成了“我还是想和你在一起。” 前男友听到后如释重负地说:“好,我也舍不得你。”但奇仔猜想,昨晚他可能也看了房子吧。 她感慨说,因为北京高昂的房租,估计有很多情侣都还在被迫同居。 1 住望京的朋友 “我用两万二,为自己买了随时可以走的底气。 (但这个底气真的很贵)” 房租(不常住的隔断间) 同居时长1年 来北京,刚开始我住一间两千块的隔断小卧室,隔音差得都能听到隔壁室友的呼噜声。 一个月后,男朋友来北京工作。他花掉了一半积蓄,租了一间平米的大房子,邀请我同住,我同意了。 同居后,我们的感情比之前更好,但从前那间小小的隔断房,我却迟迟没有退租。 因为我害怕,如果一个不慎我们一拍两散,那我就会立刻无家可归。 而保留那间小小的隔断房,却可以让我在这段感情里底气十足,每次吵架,我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它。 有一次,男朋友因为游戏冷落了我,我们因为这个事情吵了起来。一边吵架,一边收拾行李。收拾行李的时候,我还蛮感慨的,至少我还有离开的选项。 北京的房租很贵,但我还是继续保留着那个小小的隔断房,因为那是我在北京唯一的避难所和防空洞了。 ▲图片来自网络 那时候,我一个月的实习工资是六千,但还是东拼西凑借了两万二,一次性付清了隔断间一年的房租。 还记得付完钱那刻,我看着几乎清零的银行卡,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安全感,好像那就是我在北京最后的退路一样。 2 住双桥的朋友 “只有坐在浴室的马桶上, 我才真正意义上的能在自己的私人空间里喘口气。” 房租元 同居时长6个月 和女朋友大吵了一架后,我躲在狭小的浴室里,将手机通讯录翻到底,才猛然发现,在北京我根本没有摔门就走的底气。 只有坐在浴室的马桶上,我才真正意义上的能在自己的私人空间里喘口气。 有次吵完架,我像往常一样躲在厕所里。 过了一会儿,女朋友来敲浴室的门说:“出来谈谈。” 我对着镜子调整表情,上拉嘴角。因为如果真正想解决问题,所有的情绪必须瞬间归零。 我说:“今天到家后的2个小时里,你有3次让我感到不太舒服。接下来,我依次列举了她今晚对我释放的所有冷漠暴击。” 女朋友平静地回答我:“你昨天也是这样对我的,我不过是在学你的样子。” 那天,我们用1个小时的时间,高效地解决了一整月积攒下来的矛盾。完全没有恋爱时预留的那些“我不说,但希望你懂”的灰色地带。 能够养成这样高效的模式,是因为在北京,生活和时间成本都实在太高。其实我们连吵架都要分配时间,考虑效率。 ▲图片来自网络 不管吵得多难堪,我们都必须在12点之前和好或者休战,因为第二天,我们都要忙着去赶早8点的14号线。 3 住十里堡的朋友 “分手那天,我们冷静的签了一份合租协议。” 房租 同居时长2年 在一个毫无记忆点的星期二,女朋友撕掉敷了15分钟的面膜,然后轻描淡写地提出分手。我敲键盘的手停顿了片刻说:“嗯,那就分手吧。”然后继续噼里啪啦地打字。 实际我们早就没那么爱对方了。之所以一直拖着没分手,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都疲于处理分手后搬家的琐事。 女朋友打开睡前面霜的盖子,一边往脸上涂抹,一边问我:“你觉得我们还可以继续合租吗?” 分手后继续合租听起来气氛就很诡异,但是我们已经同居一年了,生活习惯磨合得恰当好处,总比和陌生人做室友轻松。 于是,我暗中松了口气回答她:“可以啊。” 刚来北京时,和同事无意间聊天,发现她正在和前男友合租。那时候我还暗自在心里惊讶,竟然还有这种操作,没想到不过是一年的时间,我已经坦然接受了这个诡异的设定。 在达成继续合租的共识后,我和女朋友签了一份合租协议: 1.我承诺一年内不搬走。 2.我承诺如果必须搬走,需提前三个月告知对方。 3.我承诺不对彼此有超越室友关系的任何过分要求。 4.我承诺有新恋情后,不可以带恋人回家。 5.我承诺不带“前任”的有色滤镜去差别对待彼此。 我们将这份合租协议打印出来,认真而郑重地签上了各自的名字。 签完之后,看着纸上的5个“我承诺”,我突然有点难过。好像我们谈恋爱的时候,都没对彼此许下过这么多的承诺。 4 最后 最近女朋友和我抱怨:“现在北京的房租涨的太快了,5月份到现在,整体房租涨了快要一千块。” 我暗暗吃惊,本来我们还有搬家的计划,看了一圈租房app后,我们两个都怂了。 我们和北京的其他情侣一样,在高昂的房租面前,不论对待感情还是生活质量,都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前两天,北京的长租房被推上了热搜,当大家都在讨论《中产难以续租》的时候,我想到了我身边那些为了留在北京,拼尽全力的朋友。 茶茶在北京生活了6年,因为分手搬了5次家,搬到最后,她对北京不同区域房子的性价比已经了如指掌。 朋友中有谁失恋了要搬家,都会去问她,最近她给朋友们的建议都是:去东坝,离近,属于刚开发的区域,房价便宜。” 虽然她现在已经居住稳定,但她还是保持着有空就刷租房app的习惯,因为她害怕,有一天无家可归,遇到突发情况,她必须随时都能立马找到落脚处,这可能就是北京留给她的后遗症。 看到茶茶纸片人一样的身材,我很难想象她失恋后,扛着大包小包智斗黑中介,识破二房东的场面。 有一次她失恋后租房遇到黑中介,对方死活不给她退定金,她都是拉着金链子大哥的胳膊,死磨硬泡硬生生把定金要了下来。 她说:“当我遇到黑中介时,失恋的难过瞬间被抛到脑后,还有什么比无家可归更吓人的呢,北京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全貌。” 听到这句话后,我很心疼她,但这也是每一个生活在北京的年轻人,正在学习的一课。 来源:澎湃新闻 往期回顾 版权说明: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发送消息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