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1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对于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的艰苦抗战革命,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侵占了中国东北,此后又陆续在华北和上海等地挑起军事冲突,国民政府当时采取妥协的政策避免冲突扩大。

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之间的战事随即全面爆发。年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后,中美双方始正式宣战,中国与美国和英国结成同盟共同对日本作战。

日本在战争期间,占领了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并树立包括满洲国、汪兆铭政权在内的多个傀儡政权。年8月9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8月15日,日本宣布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那你是否了解吉林省的抗战历史呢?让我们 进了解吉林市磐石市烈士墓的故事吧

01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靖宇广场。靖宇广场占地面积一千平方米,有9.03米高的杨靖宇将军雕塑一座。年9月2日,日本在密苏里号军舰上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之后每年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战争结束了,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沦陷,多万同胞伤亡,4万人民被压迫,烽火岁月中山河飘摇,苍生蒙难里家国难安。

今天的杨靖宇将军雕塑巍然屹立,表情庄重,目视远方,目光所及的正是他带领的从磐石走出并发展壮大的东北抗联 军驰骋、战斗过的南满大地。在他的目光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华夏儿女同仇敌忾,用生命守卫家园的执着与坚定。

杨靖宇,年生于河南省确山县。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

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日军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震惊。

02

下面我们来到了红旗广场,红旗广场这座大型雕塑长8米,宽1.65米,高6.3米。这座雕塑主体由6面迎风飘扬的红旗组成,看每一面旗帜左侧都镌刻着一个革命队伍的番号,这些队伍番号变迁记录着杨靖宇将军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 军在磐石抗日斗争期间的发展壮大历程,也正是千百名英勇无畏的磐石儿女,缔造了东北抗联 军这支战功显赫的抗日队伍。

3. 枪广场

枪广场,一把来复枪岿然而立,打响了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大地上武装抗日的 枪,硝烟散尽,而枪声仍回旋耳畔,尽管历经岁月,旷日积晷,但仍赋予了磐石儿女源源不断的精神给养和力量。年春,按照磐石中心县委的决定,将“劳农赤卫队”与“打狗队”合并,成立了磐石赤色游击队,李红光任队长,李松波任政委,这支武装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支抗日武装,打响了党领导的武装抗日 枪。随着这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成为驰骋在南满大地的东北抗联 军,屡挫顽敌,在中华民族抗日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顺着长长的栈道来到了磐石解放战争时期叙事墙与革命烈士墓。磐石市革命烈士墓园,现建有合葬墓1个,安葬着无名烈士人,建有单体墓穴个,安葬有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为了党和国家事业牺牲的烈士共人。走过革命烈士墓园,就来到了抗美援朝时期叙事墙。这里的一组数据最能说明磐石人民对于 所做的贡献。

通过环形木栈道,就可以看到董存瑞烈士纪念塑像,在纪念塑像旁边有一口水井。据了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董存瑞烈士生前所在连队——炮十师曾驻军在烈士陵园南山坡,连队生活饮用水从此井中提取。为此,将这口井命名为“追思井”,以示磐石居民对董存瑞烈士的敬仰和思念之情。

在大舞台的旁边,就能看到这一组雕塑群像,就是当年磐石中学六学子投笔从戎像。年秋,在磐石中学秘密开展学运,学生孟杰民加入中国共产党,初向辰、王兆兰加入中国共青团。据了解,年“九一八”事变后,孟杰民、初向辰、王兆兰、刘克文、侯维春、江柏生毅然弃学到中共磐石中心县委驻地西玻璃河套投身抗日救国斗争,史称“六学子投笔从戎”。孟杰民、初向辰、王兆兰成为南满游击队创始人, 抗日英烈。六学子有幸与靖宇将军为伴,意气相投,共商国是,正所谓青松翠柏,浩气长存!

成员·感想

信念坚如磐石。英烈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大无畏牺牲精神的集中写照,牺牲精神不是中国共产党独有的。中国儒就强调舍生取义,中国古代这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文化传统,渗透在革命先烈的血脉之中。新时代的我们强调学习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革命先烈为实现心中理想不懈奋斗、不惜牺牲的崇高精神。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在寻访历史的过程中,感悟当年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希望自己勤奋学习不负青春,为祖国散发光和热

合影留念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