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经 12月14日读经计划。 箴22 传10.11.12 弗5 读经问题 1.敬畏神的人能得到什么好处? 2.掌权的人发怒为何不可离开岗位 3.为何要抛开心中肉体的忧愁挂虑 4.神必审判什么事? 5.从前是在黑暗中现在要成什么人 说书第八集:主医病赶鬼四福音是耶稣基督的传记。每本书都站一个角度来述说伟大的救主,每一本都突出主耶稣的一个位格,并且写关乎主耶稣的一件事。每本书都写了耶稣的一个身份,也写了耶稣独特的职位。马太福音说到,祂是君王以及祂的国度;马可福音说到,祂是仆人和祂的侍奉;路加福音说到,祂是超凡的人以及祂所带来的救恩;约翰福音说到,祂是神的儿子以及祂所赐下的永远的生命。四本福音书写法各有不同,但是每本书都有特点,福音书在新约里有着崇高而尊贵的地位,因为所记载的是耶稣基督亲手做的事和亲口所说的话。 今天,我们将为你推送播出的经典说书第八集,帮助你更好的理解、明白马太福音。 耶稣说话,行事都有大能。耶稣行事,彰显出君王的荣耀以及国度的权柄。耶稣行了千万神迹,这些被选出来,放在圣经里的神迹,都有其特别的意义与地位。在第八章中记载了耶稣行神迹医治许多病人,也赶出附在人身上的鬼...... ▼点这,可收听精彩说书 《马太福音》经典说书 说书第一集:基督的家谱与降生第二集:逃离埃及第三集:施洗约翰传道 第四集:耶稣胜过试探第五集:登山宝训 第六集:论施舍、祷告...第七集:不要论断初小乙3第十一课《基督徒互相帮助》主日学福光课程 大纲《耶稣是主》初小级(乙3)初小级乙3《耶稣是主》一二年级 课程内容:仁慈的耶稣、耶稣死而复活、早期基督徒 第三单元《早期基督徒》9-13课 目的:学生学习初期基督徒的行为,认识教会生活,对教会产生归属感。 第十一课基督徒互相帮助 经文:徒二44、45,四32-37,六1-7 金句:总要用爱心互相服侍。加五13 课文中心:早期基督徒向人传讲耶稣。 经文大纲: 一、凡物公用(徒二44、45,四32-37) 二、拣选执事(徒六1-7) 学习目标: 1.知道早期基督徒乐意奉献、帮助人的事。 2.比较早期基督徒与现在他(或她)教会里的人帮助别人的方法。 3.选出一个方法,并立志在本周里,来帮助主日学(教会)里的一个人。 课前活动(导入,可选其一): 1.课前活动与导入:“需要与帮助” 材料:12张图画卡(教师本74页)、剪刀、颜色笔、信封。 预备:放大复印图画,涂上颜色,然后把12张分别剪下,放进一个信封(1套)。 每套适合二至三个孩子玩,教师可按人数,决定制作图画卡的数量。如果预备时间较少,可以先不涂色。(可将其复印于硬纸或贴于扑克牌上,因A4纸薄会透色,抽卡时也更好操作) 玩法1:先把图画卡翻转(背面朝上),并放在游戏者的中央。游戏者轮流选出两张卡,如果两张卡的内容互相配合(例如:寒冷+衣服),该儿童就持有这两张卡;如果内容并不配合,便要把卡放回原处。最后,看谁持有最多图画卡。(以记忆取胜) 玩法2:12张卡片以平均数随机分给游戏者,如:两人各6张或三人各4张。自己卡片不让别人知晓,轮过来,可抽别人1张卡片,如抽到内容可互相配合(例如:饥饿+食物)就可以摊出,看谁最先组合完成,手中无剩牌。最后儿童都会组合了三组(3人)或三组(2人)搭配图画。(以幸运获胜) 游戏完毕,借以提问: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困难?谁帮助你解决困难?你想起谁会有类似的困难?你可以做什么帮助他?圣经告诉我们,应当怎样对待有需要的人? 2.事例导入: 以身边基督徒奉献或帮助人的事例导入。 如果暂无好的身边的例子,可简单口述“一把米”的故事(不要念故事哦)。附后。 教学方法: 1.故事法: 讲述初期教会基督徒们的凡物公用,总体讲后具体以巴拿巴为例。他们遇到了新的问题,他们当中的一些寡妇缺乏供应,于是他们拣选执事。选出了七执事,可以点一点司提反与腓利(下节课我们会来学习他的故事)。随后可交流讲讲我们自己教会帮助别人的一些事。 2.问答法: A.初期基督徒如何向人分享自己的东西?(徒二44-45,四32-37) 答:他们变卖自己的田产、家业,照各人的需要分给大家。 B.你是一个懂得分享的人吗?是否觉得很难? 答: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分享。 C.为了帮助寡妇的需要,他们做了一件什么事? 答:他们拣选了七位执事来帮助她们。 D.你认为当早期基督徒捐出自己的帮助其他基督徒时,他们会有什么感受? 答:喜乐、心痛……(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可追问,为什么你这么认为) E.现在我们的教会用什么方法来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答:学生回答。老师可预想下自己教会帮助人的事项。 3.金句学习:出示“服侍”两个字,请学生轮流讲出这两个字的意思。教师接受学生所讲的,并综合意见,然后解释说:“服侍”这个词有不同的意思,但在今天所读的经节中,它的意思是:帮助。请你从今天的经节中,找出“服侍”一词。带领学生诵读金句多遍,背诵金句。 4.生活实践: 生活实例:《“一把米”的故事》 在印度的米佐拉姆邦,有一个关于“一把米”的真实故事。米佐拉姆邦是印度东北部的一个邦,地处米佐丘陵。东临缅甸,西与孟加拉国接壤。这里曾是印度最贫穷的地方,当地居民有“穷人中的穷人”之称。多年前,基督教会在米佐拉姆邦开展“一把米”事工时,许许多多的人都还没有听说过福音。所谓“一把米”,就是那些信主的家庭主妇每次做饭时,都会抓出一把米放在旁边,定期奉献给教会,支持那些传福音的人。多年来,“一把米”的观念在米佐拉姆邦各地广为流传。对于每一个基督徒主妇来说,“一把米”的奉献已经成了日常生活一部分。提到发生自己身上的“一把米”的故事,这些淳朴的姐妹们充满感恩和喜乐:“从我们很小的时候,妈妈就一直这样教导我们。我觉得一把米是每个基督徒都可以做到的服侍。我已经参与一把米奉献70--80年了,教会一直鼓励我们这样做。只要我们每天还有吃的东西,我们每天就有可以奉献给神的。每当我这样做时,我都相信这是在为主预备一顿饭食。”“一把米”事工推动福音在米佐拉姆邦不断复兴。目前,米佐人口中基督徒的比例高达95%,堪称世界上基督徒比例最高的地区,而且以向世界各地差派宣教士而闻名。最穷苦、卑微的人若愿意将自己所拥有给主所用,都可能成就美好的奇迹。 后来,我们这里的青年也有了“两个小钱”的事工,即每天拿出两块钱来奉献,支持福音与爱心事工。 设计一些可行的服侍行动,例如:收拾圣经、放置诗歌本、清理及重新布置墙饰墙报、帮助年长者入座等。教师把不同的可行的任务分配给学生,让他们学习在教会里服侍。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基督徒互相帮助 一、凡物公用 巴拿巴 二、拣选执事 司提反、腓利…… 总要用爱心互相服侍。 ——『加五13』 灵修笔记12月14日1、圣经金句:填空。 “父啊,()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路23:34) 2、圣经知识问答:读《路得记》第2章,回答问题 (1)以利米勒亲族中,有一个人名叫(),是个大财主。 (2)路得恰巧到了谁的田里拾麦穗? (3)判断对错:波阿斯不许可路得在他的麦田里拾麦穗。 (4)“愿耶和华照你所行的()你。你来投靠耶和华以色列神的()下,愿你满得他的()。” (5)是谁对路得说:“你到这里来吃饭,将饼蘸在醋里”? (6)生字、词:“叱吓”(标注拼音) 3、疑难解答: (1)让贫苦者在收割时拾取麦穗,是希伯来人社会照顾寡妇和穷人的一种制度。所以,他们收割麦子不会割尽田角,已掉在地上的也不会拾回。 (2)14节,“醋”:是农家用谷物制成的酸酒,是希伯来人日常的饮料。 亚哈谢死了弟兄姊妹,主内平安! 今天是《烈火先知以利亚》第讲,我们分享的经文是 亚哈谢果然死了,正如耶和华藉以利亚所说的话。因他没有儿子,他兄弟约兰接续他作王,正在犹大王约沙法的儿子约兰第二年。亚哈谢其余所行的事都写在以色列诸王记上。 圣经读毕,我们低头祷告:(略) 弟兄姊妹,在上一讲中我们分享了“你同着他下去,不要怕他” 亚哈谢所打发来的第三个百夫长双膝跪在以利亚面前,哀求他说:“神人哪,愿我的性命和你这五十个仆人的性命在你眼前看为宝贵。”于是,耶和华的使者对以利亚说:“你同着他下去,不要怕他” 弟兄姊妹,这一次没有火从天上降下来。因为神的愤怒绝不会倾倒在任何一个跪在他面前,祈求他怜悯的人身上。 审判全地的主岂不行公义吗?你眼中有上帝,上帝眼中就有你。百夫长信上帝,这信就救了他,不但救了他,也救了他手下的那50个士兵。 耶和华的使者站在以利亚的身边。所以,以利亚不孤单!哪里有耶和华的仆人,哪里就有耶和华的使者。因为他们是奉命为那些承受救恩的人效力的(参来1:14)。 于是,以利亚就去了。他不惧怕单枪匹马。他心中有一团燃烧的火,若是不能为神说话他宁愿死。如果敌人手中有刀剑,他手中就有神的真道。在工作完成之前,以利亚不会死。 今天,我和弟兄姊妹分享一个主题信息:亚哈谢死了 经上记着说:亚哈谢果然死了,正如耶和华藉以利亚所说的话。因他没有儿子,他兄弟约兰接续他作王,正在犹大王约沙法的儿子约兰第二年。 弟兄姊妹,“亚哈谢果然死了”,神的话应验了。他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仍不能留住自己的性命,他有高明的医生,也有名贵的药材,这些却不能让他多活一刻钟。 这就如同智慧之王所罗门所说的:“无人有权力掌管生命,将生命留住;也无人有权力掌管死期。这场争战,无人能免,邪恶也不能救那好行邪恶的人。”(传8:8) 古往今来,多少帝王将相想要长生不老,永葆青春。但,他们都失败了。因为掌管人生命气息的是万军之耶和华: 他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们寻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实他离我们各人不远,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 亚哈谢死了,我们不知道他临死前有没有悔改,有没有认识到神的权柄。他屡次三番捉拿神的仆人,结果是:他死了,以利亚却没有死。依靠耶和华的人,好像锡安山永不动摇。草必枯干,花必凋残;惟有我们神的话必永远立定!”(赛40:8) 19世纪德国的哲学家、思想家尼采说过这么一句话:“上帝死了”。他把上帝排除在现代科学体系之外,上帝对于科学,对于人的理性已经不能管控了,上帝和圣经已经没有它的位置,应该被放到博物馆里面了。 结果,不是上帝死了,是尼采死了。圣经没有被放到博物馆里面,尼采的书却是一定会被放到博物馆里。 有一位传道者在旷野传道,国王陛下坐马车刚好从那里经过。他就听传道者高声喊着说:“现在有一个灵魂要出卖,因为撒旦已经出了价格,它所出的价格是要用世界一切的荣华富贵来买他的灵魂,要不要给它? 你们再听,还有一位,这位就是神的羔羊,就是耶稣基督,他也出了价格,就是用他的命、他的血来买赎他的灵魂。如果你是那个人,请问:你要把灵魂给撒旦,还是给耶稣基督呢?” 这几句话就好像一把大锤一样,敲击着国王的心,令他大受感动。于是,他就吩咐马车停住,从上面走下来,摘下了自己的王冠,跪在那位传道人跟前,说:“我要把我的灵魂,交在这位羔羊的手里” 弟兄姊妹,亚哈谢死了,愿主怜悯他的灵魂。他虽然死了,但并没有结束,因为他兄弟约兰接续他作了王。这个约兰会怎么样呢?圣经对他的评价是:“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但不至像他父母所行的,因为除掉他父所造巴力的柱像。然而,他贴近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总不离开。”(王下3:2-3) 又是一个悖逆之子,但他有一个可取之处,就是除掉了父亲亚哈生前所造的巴力柱像。他也有一个可恶之处,就是陷在耶罗波安的罪里,总不离开。 耶罗波安的罪记录在列王纪上12章25-33节,他在以色列的两座城市伯特利和但设立了金牛犊,供人们祭拜。所以,经上所说“耶罗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就是指拜金牛犊的罪。 约兰除去了巴力的像,不是为了接纳耶和华,却是为了接纳金牛犊。最终,神藉着耶户审判了他。约兰死在了耶户的箭下(参王下9:24)亚哈家族至此就被神从地上除灭了。 亚哈谢死了,但他所行的事却都已经被写在以色列诸王记上。历史会对他有一个公平的评判。他的所做所行不但被记录在了书上,更是被神记录在了册子上。因为他“死了”,并不代表“完了”。人死不会如灯灭。经上记着说:“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来9:27) 既然如此,我们就趁着有生之年认识那位掌管我们生命气息的主吧,因为认识耶和华就是宇宙间最大的事了。 耶和华如此说:“智慧人不要因他的智慧夸口,勇士不要因他的勇力夸口,财主不要因他的财物夸口。夸口的却因他有聪明,认识我是耶和华,又知道我喜悦在世上施行慈爱、公平和公义,以此夸口。”这是耶和华说的。 今天我就和弟兄姊妹分享到这里,愿天父的慈爱,我主耶稣基督的恩惠,圣灵的交通、感动、引导和劝勉常与弟兄姊妹同在,从现在直到永永远远,阿们! 喻道故事:乞丐的支票去哪了?有这样一副油画:画的是一个乞丐在城门口乞讨,手里端着一个讨饭的碗。过往的人很多,却很少有人往里投半点食物。于是,这个乞丐很失望。 无聊之余,他发困了,就昏昏沉沉的睡着了。就在这个时候,来了一个富翁。看到这个乞丐就心生怜悯,摸摸口袋就掏出了一本支票簿,在上面填写了00元,就把支票放在了那乞丐的碗里。 我们以为,这下好了,乞丐发财了。不!他一分钱都没有得着。为什么呢?原来,就在那个富翁将那00元的支票放在乞丐碗里的时候,就有别的乞丐来,把他碗里的支票拿走了。而他却还沉浸在梦中呢! 别人拿走他的钱,他也不知道。等他醒来,只见碗内仍旧空空如也! 弟兄姊妹,我们真为那个乞丐可惜。他明明已经得到了祝福,结果却被别人给抢走了。原因就是:贪睡。 所以,我们不要睡觉,像别人一样,总要警醒谨守。因为睡了的人是在夜间睡,醉了的人是在夜间醉。但我们既然属乎白昼,就应当谨守,把信和爱当作护心镜遮胸,把得救的盼望当作头盔戴上。 基督徒啊,要警醒预备,穿戴上帝所赐的全副军装。主人来到,看到你这样行,你就有福了! 再睡片时,打盹片时,抱着手躺卧片时,你的贫穷就必如强盗速来,你的缺乏仿佛拿兵器的人来到。 情感教育篇:胆小又怕黑孩子胆小又怕黑,怎么办?怕黑,是很正常的表现,孩子怕黑,并不奇怪。但是如果过份怕黑,甚至晚上睡得不平静,那就不对了,大人应该研究一下。正常的怕黑,是健康的,因为这是帮助我们小心,不要发生危险。 为什么怕黑呢?因为天黑了,看不清楚,路上是否有石头跘脚,是否有树枝缠脚,是否有蛇咬人,是否有个大洞会掉下去,是否有一个人迎头跑来,撞个正中,是否有桌子、椅子?等等。看不清,应该小心,这是正常的。 解决的办法很简单:用灯、手电筒等,叫我们可以看得清楚,那就不怕了。所以,孩子晚上睡觉的地方和厕所走廊,应该有灯。我曾经住在一处,睡房在楼上,厕所在楼下,中间是道有空隙的楼梯(一级和一级之间是空洞)。 起初,我没有开灯,因为只有天花板一盏灯,还有暗暗的小灯,我想,整个晚上开着,有点浪费。但是,因为只有一个开关,是在楼下,所以,我第一次晚上从楼上下去厕所的时候,在暗中摸索,每一步都怕踩错了地方就会滚下去。楼梯又是转了几个弯,我实在很怕,所以走得很慢,这是正常的怕。要是我不怕,就像白天一样拾级而下,恐怕一失足就掉了下来,不但自己受伤,而且也吵醒其他的人。所以,我回睡房时就把灯开着到天亮。 当孩子怕黑的时候,我们要先辨究,如果是正常的怕,即没有关系,我们就加几盏灯,叫他的环境不那么黑,可以看得见环境,不会踫到东西,不会跌倒。但是,如果孩子的惧怕是超乎正常的惧怕,那么我们应该研究一下,他怕什么。有些孩子怕黑暗中有鬼怪出现,有的只是怕黑暗中看不见妈妈。 如果孩子只是怕黑暗中看不见妈妈,那么也不奇怪,因为妈妈是他的(爸爸也应该是一样)。他饿了,妈妈给他吃,他孤单,妈妈安慰他,所以,只要妈妈在,他就有安全感。现在,黑暗叫他看不见妈妈,他当然是没有了安全感。那么,只要对症下药,让他看见妈妈就好了。 一个很好的做法,就是在孩子睡觉之前,有一段全家团聚沟通的时刻。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讲圣经记载的故事给孩子听──不要叫做「圣经故事」,因为恐怕给孩子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圣经所记载的真事,是和「青蛙变成王子」这类故事同等,只是故事而已,不是真人真事——圣经记载的史实,不但事情本身情节奇妙,而且记载这些事情都是有目的的,我们可以随着孩子成长的阶段不断进深,父母每天和孩子在睡前有一段轻松温馨的时间,读和谈上帝的话,一同祷告。 譬如:「亲爱的天父,现在宝宝要睡了,感谢你爱我,看顾我,和我同在,奉主耶稣的名,阿们!」如果孩子希望你在旁边,你就留在他房间继续读圣经,或是把灯关暗,继续祷告。慢慢,他信任你,有安全感,你可以告诉他,你在隔壁房间读书,不要认为与孩子在一起是很浪费时间,你要爱惜这段时间。 孩子小的时间很短,他要你在他的身旁的时间很短。我们的孩子现在都长大了,我真想念他们小的时候,全家堆在床上,读圣经祷告,(有时太累了,在祷告中睡着了!)多么甜美!偶然,有机会和其他儿女,重温旧梦!希望聪明的你,不要赶着要推开孩子。可以拥抱的时间,尽量利用,可以一起的时间,尽量享受。 但是,有的孩子怕黑是因为怕黑夜里有鬼怪出现。即我们就要研究,他们对鬼怪的"知识"从何而来?他们对鬼怪的「知识」是否正确?他们看什么电视?谁跟他们讲鬼怪的故事?这些接触是否健全?我们应该如何保护他们,才不致学到不正确的东西。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们帮助他们选择电视节目,选择朋友,选择书本。你知道吗?有些老师介绍给孩子看的「好书」,「得奖」的书,竟是谈鬼怪,教交鬼的书。 现在的世界是邪恶的,你的孩子,请你负全责,你要留意自己的小羊,不要被牵引而走迷了路。因此,如果孩子怕黑,不要只是要他大胆:「怎么胆子这么小,你看你的堂弟,年龄比你小,他都不怕」「怕什么,男孩子不怕的,不要那么胆小,真像女孩子」「有什么好怕,拍拍胸膛,不怕!」 我们要保持与女儿沟通谈话,每天的生活我们都要注意,他们看什么书?书上有没有鬼怪故事?如果有的话,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帮助他们认识真的鬼怪。 世上有没有鬼怪?当然是有的,但鬼怪是什么呢?是不是人死了就会变成鬼呢?宇宙的创造者告诉我们,祂不但造了我们这些物质的人,也造了灵界的存在者。这些灵界的存在者称为天使。创造者给天使也有选择的自由,可以选择听从创造者或不听从。那些不听从的天使,选择与创造者作对,要抵挡反对创造者。反对者、抵挡者称为魔鬼。他们的目的就是与创造者作对。这些鬼能力很大,因为他们原是有大能力的天使,要服侍承受救恩的人(来1)。 他们选择要抵挡反对创造者,但是创造者上帝并没有将他们的力量取消。魔鬼仍然能够以光明天使的形象出现,迷惑人心,也能够彷人或其他生物的形态出现。如彷已去世的人的形态声音出现,欺骗我们。魔鬼知道很多事情,但不是无所不知。 因此有些算命的人会讲的相当准确,叫人容易相信,特别是讲到过去的事,魔鬼将他看见的告诉算命的人,当然很准。被算命的人就信服了。其实魔鬼对于未来不一定知道,我们的生活,动作存留不在乎魔鬼,乃在乎创造我们的上帝(徒17)。 因此上帝严严的禁止我们算命交鬼:「那些国民所行可憎恶的事,你们不可学着行,你们中间不可有人使儿女经火,必不可有占卜的,观兆的,用法术的,行邪术的,用迷术的,交鬼的,行巫术的,过阴的,凡行这些事的都为耶和华所憎恶」(申18)。 当孩子怕黑胆小的时候,我们就趁机会和他们讲话,了解他们为什么怕黑,如果是看了什么鬼怪的电视,书籍,或是有谁跟他们谈鬼怪的事情,我们就趁机会把真情解释给他们,也趁机会解释主耶稣是创造者,魔鬼只是被造的。在主耶稣保护之中,魔鬼不可能伤害我们,耶稣也给了信祂属祂的人有权柄,可以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吩咐鬼离去。所以不用怕魔鬼。 如果孩子不确定是已经信了耶稣,我们也趁这机会再一次带他作决志信主耶稣基督为他个人救主的祷告,承认耶稣为创造宇宙的真神,独一的主宰,为他死而复活,承认自己自作主张,没有遵从耶稣的罪。请祂赦免。这样,我们就正面的帮助了孩子。 透过小组查经的方式与呈现,带领大家明白神的圣言,领受属灵的丰盛筵席。 《圣言盛宴》使徒行传查经 第三十三课:差遣宣教士,徒13:1-12 查经法 1、释经法导论 2、观察法七何 03讲:观察法:“七何”(二) 04讲:观察法:写大纲定中心 05讲:思考性经文分析 06讲:观察经文上文下理(一) 07讲:观察经文上文下理(二) 08讲:观察经文历史背景(一) 09讲:观察经文历史背景(二) 10讲:观察经文事实 11讲:观察经文句式、文脉、风格 12讲:观察经文时要注意的事 《信仰百科》01神造我们的意义和目的02人类始祖的堕落 03人类始祖的堕落(2)04该隐和亚伯 05与神同行的以诺 06玛土撒拉,他做过什么事呢?我们怎么去认识他呢? 07挪亚(1)08挪亚(2) 09挪亚的三个儿子:闪、含、雅弗 10他拉和他的事迹11亚伯拉罕(1)--蒙召 12亚伯拉罕(2)--软弱13亚伯拉罕(3)--祷告14亚伯拉罕(4)-信心与顺服15圣经人物:罗得16圣经人物:麦基洗德17圣经人物:撒拉(1) 18圣经人物:撒拉(2)19圣经人物:夏甲 20圣经人物:以实玛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