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3-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蒲席,乃蒲蔺草或蒲草编织之坐卧具。蔺草,俗称“席草”,有灯心草、开宝本草、虎须草、碧玉草、草丝、无节草之谓,蒲江人称“灯草”“蒲草”。据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灯芯革的残片,中国使用蒲席的历史,大概可以追溯到年前。

一、蒲席之礼仪

中国为礼乐之邦,蒲席之礼仪源远流长。西周时期,《礼记·杂记上》记载:“苇席以为屋,蒲席以为裳帷。”帷裳,即车围子,蒲席为士大夫出行装备车辆的必备之物。天子祭天时须“大路越席”,即乘用蒲草编的席礼车沿大路前去。《周礼》云:“王子之席五重,诸侯三重,大夫再重”。《礼记》称“君以簟席,大夫以蒲席”。看来,蒲席为当时上流社会的专用品,是身份象征,普通民众不能逾礼越制享用蒲席。孔子《论语》曰:“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并且,《礼记》特别规定“席,南向北向,以西为上,东向西向,为南为上”。战国、秦汉时,玉璧上常装饰一种成排而列的六角形格子纹样,类编织的蒲席,故而被称为蒲纹。

商代甲骨文之人坐席上的形象

二、蒲席之轶事

《三字经》有:“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一句。“披蒲编”源自西汉时路温舒的故事,传说路温舒年幼时家贫无钱买书,于是自己编蒲成席,向人借来《尚书》誊在其上苦学不已,终成朝廷大员。

路温舒“披蒲编”

刘姓人家有堂号“蒲编堂”,典出三国蜀汉皇帝刘备故事。东汉末年,刘备幼年丧父,贫苦无依,与母亲一起织席子编草鞋为生。他起事后,常被政敌蔑称为“织席贩屦小儿”。刘家人以“蒲编”为堂名,以告诫子孙勿忘祖先创业之艰难,应以简朴勤奋为本。

刘备织席贩屦

很久以前,有八位得道仙人: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曹国舅、张果老、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人称八仙。一天,八位仙人要到东海去游蓬莱岛。本来,诸仙腾云驾雾,一眨眼就可到,可是吕洞宾偏偏别出心裁,提出要乘船过海,观赏海景。大家一听也觉得很有意思,于是便答应了。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见,汉钟离把手中的芭蕉扇仍到大海里,那芭蕉扇瞬间变成一张宽大的蒲席,他跳到蒲席上,优哉游哉地漂向大海仙山。

八仙过海图

三、蒲席之品质

君当如磐石,

妾当如蒲苇。

蒲苇韧如丝,

磐石无转移。

——摘引自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鲁东门观刈蒲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

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

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

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

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

——唐代李白

诗仙李白

蒲席歌

君不见,

象床金缕黄龙须,

翠帏茸毯红氍毹。凝香燕寝环琼姝,

美物作恶常须臾。能令王孙泣路隅,

富贵不到山中臞。霜空雁落寒陵肤,

西溪女郎织春蒲。作席眼肯涵清腴。

发僧方丈供横铺。苍烟翠雾不可摹,

摩挲温厚便鹤躯。高眠齁齁忘朝晡,

远梦飒飒生江湖。楮衾竹榻蒲为徒,

观美不足安有余。更生九节寿老夫,

百年与尔同卷舒,清风傲兀超几蘧。

——宋代诗人艾性夫

柔顺如同蒲席可卷可张

——摘引自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菜根谭》

高卧之乐

每至炎暑伏天,白昼不宜做课,竹枕蒲席,北窗高卧,熏风吹来,五内生凉,合目养神,养精蓄锐正此时,亦劳者之一乐也。

——摘引自清代画家高桐轩“人生十乐”

四、蒲席之疗医

席柔软,其息乃长

——摘引自唐五代佚名《老君显道经》

蒲席(《别录》中品)

荐。弘景曰:蒲席惟船家用之,状如蒲帆。人家所用席,皆是菅草,而荐多是蒲也。方家烧用。恭曰:席、荐皆人所卧,以得人气为佳,不论荐、席也。青齐间人谓蒲荐为蒲席,亦曰蒲蓋(音合),谓藁作者为荐。山南、江左机上织者为席,席下重浓者为荐。时珍曰:席、荐皆以蒲及稻为之,有精粗之异。吴人以龙须草为席。

  败蒲席:平。主筋溢恶疮(《别录》)。单用破血。从高坠下,损瘀在腹刺痛,取久卧者烧灰,酒服二钱。或以蒲黄、当归、大黄、赤芍药、朴硝,煎汤调服,血当下(甄权)。

  编荐索:烧研,酒服二指撮,治霍乱转筋入腹(藏器)。寡妇荐∶治小儿吐利霍乱二七茎煮汁服(藏器)。

  旧三,新三。

  霍乱转:垂死者。败蒲席一握切,浆水一盏煮汁,温服。(《圣惠方》)

  小便不利:蒲席灰七分,滑石三分,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金匮要略》)

  妇人血奔:旧败蒲席烧灰,酒服二钱。(《胜金方》)

  五色丹游,多致杀人:蒲席烧灰,和鸡子白,涂之良。(《千金翼》)

  痈疽不合:破蒲席烧灰,腊月猪脂和,纳孔中。(《千金方》)

  夜卧尿床:本人荐草烧灰,水服,立瘥。(《千金方》)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

灯心蒲草汤方

药味组成:灯心草(二钱)蒲草(二钱鲜者佳)片通草(二钱)金银花(五钱)连翘(三钱)旋覆花(三钱布包)

用法:水二碗,煎七分碗,服一日二剂,不服二煎。

主治证:水痧偏出左胁,左胁痛、腹痛、泄泻色青,乃是肝经湿热克脾,脾湿下陷之故,宜蒲黄水针草汤主之。

——民国高愈明《温疹溯源》

五、蒲江与蒲蔺

蒲江县名之由来与蒲蔺草关系密不可分。今《蒲江县志》记载:蒲江,一为水名;一为地域名、县名。蒲江作为水名,秦代已闻于世。秦时即于“蒲江之阳”设置蒲阳县。蒲水得名,系因“古以沿岸产蒲蔺(席草)”之故。考蒲江县名由来,盖县以江名,而江则以草名冠之。

在蒲江,蒲江草席简称蒲席,编织蒲席的草被人们称为蒲草。实际上,蒲江人口耳相传的蒲草指的是蒲蔺草。所以,蒲江人说的蒲草并不是植物学上的蒲草。植物学上,蒲草又称水蜡烛、水烛、香蒲,为香蒲科。蒲蔺草,即席草、灯心草,属灯心科。虽然,蒲江人称蒲蔺草为蒲草,但是蒲江草席的材质并不是香蒲科的蒲草。蒲席为灯心草编织而成,蒲江人经常说“卖灯草,穿席子”“说的轻巧拈根灯草”。以前,蒲江人家、祠堂庙宇里还常用灯心草来做清油灯的灯芯。

蒲蔺草(灯心草),属灯心科

蒲草(水烛),属香蒲科

六、卖灯草,穿席子

历史上,蒲江有三宝之说,三宝者乃蒲江柑佶、蒲砚、蒲江草席。草席因其天然环保、材质柔软、吸水性好,曾经是许多家庭度过炎夏的必备之物。蒲江席草之源已不考,以蒲江之得名推之,盖不迟于战国。今,《成都市志》记载:“席草,又称‘蒲蔺’。蒲江河以沿河盛产而得名。用席草所织的‘蒲席’至今仍为地方特产。民国时,蒲江县东北、中兴等乡种植较多。”清代、民国时,蒲江盛行“卖灯草,穿席子”之风俗,草席为蒲江输出的主要物资之一。尤其,中兴乡第十保(今鹤山街道公议村)几乎家家户户种草织席。

据新中国第一部《蒲江县志》记载,寿安、东北、天华、寿民、五星、西南、敦厚诸乡镇产席草,生产的草席为农产品之大宗。建国后,蒲江草席被列为省管草席市场之一,国家收购、调拨、销售牌价(标准品),均由省直接下达。年,开放自由市场,计上市草席1.1万床。蒲江利用下湿田、烂潮田种植席草面积逐年扩大,年全县席草生产达亩、亩产至斤、国家收购草席11.29万床。年,全县产席草28万斤,开织席架台,其中中兴公社多台,国家收购草席4.19万床,调出县外4.13万床。蒲江县城文庙街、寿安镇、中兴场为全县主要的草席市场,每逢场期有蒲江、邛崃、新津、眉山、彭山等县的农、工、商界民众万余人,参加交易。

七、蒲席与非遗

进入21世纪,随着时代的发展,蒲席逐步谈出人们的视线,其生产工艺濒临为化石的危险。

年,成都电视台《成都全接触》记者以“白云深处有人家”报道蒲江县白云乡尖峰村王桂英老人的编织蒲席的现状。年,何世平、卢泽明在《成都民间的33双手》称蒲席为“用灯草穿的席子”,全面介绍蒲江草席的生产工艺,感叹蒲江天华公议村的张绍兴老人会成为“最后一代穿席子的人”。年,《四川经济日报》以“非遗天下丨蒲席:日渐消失的手艺”为题,《华西都市报》以“最后的‘蒲席’!千年蒲江草席编作面临失传”为题,《成都日报》以“蒲江草席一门手艺两千年”题,呼吁







































北京哪里的白癜风医院好
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