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3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吉林省磐石市是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发祥地,多名优秀磐石儿女就是在这里跟随着杨靖宇将军杀上抗日战场,征战在长白林海,南满大地。

磐石红石砬子

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第一块抗日根据地

磐石素有革命传统。年磐石有了李东光等4名中共党员,并组建了第一个党支部——呼兰集场子支部。年春,中共中央派遣参加过广州起义和海陆丰运动的朝鲜族党员朴奉(朴根秀)、朴根万兄弟来磐石开展党的工作。当年8月,在中共满洲省委指导下,中共磐石县执行委员会成立。磐石建起了除奸反日的劳农赤卫队、特务队。“九·一八”事变后,这两队合并为磐石赤色游击队,在“小城(明城)杨树泊子——玻璃河套——红石砬子”一带开展武装斗争。年,中共满洲省委派北满特委兵运负责人杨君武(杨佐青)去磐石领导抗日武装斗争。磐石赤色游击队改名为磐石工农反日游击队,后又改编为满洲工农反日义勇军第一军第四纵队(简磐石工农义勇军)。

年11月,中共满洲省委又派化名张贯一的马尚德来磐石,接替杨君武。张贯一就是后来威震南满的杨靖宇。杨靖宇把义勇军改编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在从桦甸蜂蜜顶子拉回磐石红石砬子根据地,由此不断壮大。以红石砬子根据地为大本营,游击队开辟了近平方千米的游击区,神出鬼没地打击日寇。

据日伪资料记载:“磐石地方的正规红军的成立要比满洲其它任何地方要早”。年9月18日,南满游击队在红石砬子山下的猪腰岭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次年独立师改建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年7月又正式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杨靖宇带领着这支有众多磐石儿女参加的抗日武装,转战白山黑水,让南满日伪军闻风丧胆,成为东北抗联的名片。

抗联史专家评价:在“外无关内救兵、内无固定给养、敌人围追清剿”的惨烈环境中,从磐石走出来的东北抗联第一军凭着铁的意志,在冰天雪地中顽强作战,团以上干部几乎全部牺牲,成为东北抗战中最艰苦、游击地域最大、战斗力最强、消灭日伪军最多、牺牲最多的抗日劲旅。

著名作家萧军、萧红以磐石抗日斗争为素材,写出轰动全国的抗日题材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生死场》,鲁迅为之作序。萧红在《生死场》中写到:“革命军在磐石,你去得了吗?”,以此暗示有志青年去磐石参加革命。由此也可见,当时磐石在东北抗日版图中的重要位置。

磐石设立的抗日斗争遗址纪念碑

中共磐石中心县委

曾领导了周边24个县的抗日斗争

磐石在清朝时原始森林密布、水肥草丰,曾长期作为皇家狩猎场,禁止百姓开垦。清末朝庭统治日益涣散,外来移民大量迁入磐石肥沃的沟谷平原垦荒。

年春,日本铁蹄在践踏朝鲜后又蓄谋侵华。

当时的磐石,山林里胡子群起,乡村里地主武装横行。大排队、汉奸等,都来劫掠,农民生活极为艰苦。中国共产党在黑云压城的存亡关头,组织磐石民众前赴后继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打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浴血奋战中成为东北抗日战争的领导力量。

年7月,针对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挑起事端、增兵满洲的恶行,中共磐石县委领导在县城领导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和群众集会等。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磐石中心县委组织了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的抗日救亡运动。年上半年开展的“二七”“二九”“三七”“四三”“五一”“五七”等多次反日斗争,处决了一批日寇的帮凶,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了下浓重的一笔。

“二七”“二九”郭家店反日除奸斗争中,中共磐东区委发动七百余名党团员、反日群众、儿童团员在郭家店,围困了伪保卫团本部,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营救出被日伪抓走的抗日民众;在“四三”三道岗围敌斗争中,磐石中心县委和磐东区委组织余人包围日本驻吉林总领事馆警察署巡查部长松尾等退踞的林家烧锅大院。磐石伪军龙介天连赶来救援时,看到日伪军抓住几位老弱群众严刑拷打。该连士兵气不过,开枪打死了日本警察有木等人。翌日晨(4月4日),龙介天率部80余人起义;“四三”蛤蟆河子农民反日暴动中,抗日民众砍倒吉海铁路老爷岭段的电线杆,扒毁铁路数百米,并将枕木、电线杆等烧毁。将小城子(明城镇)车站附近黄河铁桥枕木拆毁。没收汉奸地主高秀清等人的粮食和财物分给了农民……党领导的群众抗日斗争风起云涌,激励了大批磐石儿女加入共产党或党领导的游击队。其中,磐石县立中学“孟洁民等六学子投笔从戎”的壮举,至今家喻户晓。

随着杨靖宇率领的革命军不断南渡北归地作战,中共磐石县委领导的民众抗日斗争范围也不断扩大,一度辐射到周边的海龙(梅河口)、西安(辽源)等吉辽两省的24个县,令日伪不胜其扰。当时日伪报纸称吉林为“满洲治安之癌”,磐石为“癌中之癌”。

年10月,磐石市举办“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研究会首届论坛”。杨靖宇、杨佐青、冯仲云等多位抗联英雄的后代,聚首磐石,重走先辈当年浴血奋战的路线。笔者随其到访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看到当年曾藏过红军兵马、建有红军密营、红军被服厂和红军报社的红石砬子,林木已不再浓密。秋日的山林,树木看起来竟有些稀疏。

磐石抗联史研究专家为笔者解惑:当年,日本鬼子为了围剿磐石根据地,强制“推大沟归屯”。他们烧毁了林中散居的民房,把百姓赶到一起搞集团部落,以此切断抗联与群众的联系。为了让抗日队伍无藏身之处,日寇放火烧山,红石砬子和西玻璃河套的森林大火一月不熄。

日伪当局还在磐石县推行“保甲法”,杀害反日群众。呼兰镇南岗村几十户被屠,吉昌镇一次被杀害余人,烟筒山、磐石城一周被杀害多人,这是日寇侵略中国最早实施的“三光政策”。

中共磐石中心县委领导的红区,就是在这样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不断给前方抗日部队输送补充兵源,提供组织保障、后勤补给、情报信息等。电影剧作家沈默君根据磐石游击队的交通员到哈尔滨接头的故事,结合吉海铁路工人抗日斗争事迹,写出《自有后来人》电影剧本,后来改成现代京剧《红灯记》。吉海铁路旧址——吉林市黄旗屯车站,后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磐石抗日斗争纪念馆展示的抗日游击队遗物

我党最早

探索践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在磐石

中共磐石中心县委领导的红色抗日武装最初很弱小,为保持独立性,曾单打独斗,结果被胡子排挤、被地主武装等联合攻打。走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道路的过程,几经波折。其中,有几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杨君武单枪匹马会殿臣。磐石工农反日游击队成立不久,缴获了一批地主武装大排队的枪,没想到却收到当地胡子头傅殿臣的威胁信:“限10日内将缴获大排队的枪弹如数缴出,过期不缴立即讨伐”。殿臣当时是松花江以西最大的“绺子”,手下有四五千人。谁新立山头,都必须到他那儿拜码头。游击队成立,没取得这位霸主的“许可证”。当时面对“既不能交枪、也打不赢”的状况,反日游击队政委杨君武单枪匹马去会了一把老殿臣,跟他讲:“我们共产党领导的武装不是要‘成绺子’抢地盘,是为抗日而来。大敌当前,中国人不能互相械斗,应该枪口对外。”殿臣被说服,不但没提缴枪的事,不久也举旗抗日了。

年8月,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的第一分队曾同抗日的常占山林队联合行动。这是磐石中心县委的第一次联合抗日尝试。考虑到统一战线,县委改称胡匪为“山林队”。以“不当汉奸、共同战斗、赶走日寇、寻求民族解放”为宗旨,县委派出孟洁民、侯化民等几十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到山林队、伪军中做工作,推动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据日伪资料披露:“从满洲事变到昭和七年(年)之间,在磐石地区,军队相继哗变,当地治安极为混乱。4月4日,龙介天部80人在三道岗倒戈;5月14日,驻磐石第二连全体携械潜逃;5月16日,驻伊通营城子第五旅第十三团第二营第七连倒戈;6月24日,驻磐石机枪连留守部队倒戈。”“昭和八年5月29日,驻烟筒山满洲国步兵第14团迫击炮连士兵60人叛逃,投奔红军(枪杀了连长,携带迫击炮一门,步枪40支),另该连留下来的士兵30人,也在被遣散后投奔了红军。同年7月13日,该步兵第十四团机枪连第一班连同班长等6人(携带轻机枪一挺,步枪6支,弹药约0发)投奔红军。还有被该团开除的通敌者6人,也参加了红军。同年7月22日,该团士兵30人参加红军(携带步枪33支,弹药发)”。

第二次联合抗日因有中央“一·二六指示信”的指引,势如破竹。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了《中央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论满洲的状况和我们党的任务》。接到从莫斯科辗转传来的“一·二六指示信”后,满洲省委派时任省委秘书长冯仲云赴磐石传达信中提到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精神。冯仲云历经生死考验,于5月下旬到达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中心县委和游击队党委在红石砬子学习会议精神后进一步明确了今后抗日斗争的方向。

冯仲云后来写下《艰险历程》一文,回忆到磐石县红区的经历,详细提及了在烟筒山街夜宿大车店、翻山越岭去小城子途中被伪军追捕藏身玻璃河滩地柳树丛里,以及刚进红区时被抗日民众当奸细抓起来的经历。

年六七月间,杨靖宇率部迅速联合起10余支活跃在磐石一带的各式各样的抗日武装,同赵旅、马旅、毛团、孙团、韩团、宋团、殿臣等部联合作战5次,运用兵力余人次。其中与赵旅等的联合,更体现了我党统战的宽容大度。有一次,原东北军旧部赵宝林部(赵旅)和马立三部(马旅)、山林队“交人好”部、“南侠”部,在吉昌镇以西的板凳沟被日伪军团团围住,从早晨一直打到中午,也未能突围。这些队伍因以前同日伪当局联手围剿过南满游击队,所以明知附近有红军,也没脸求救,只有挺着被歼灭。杨靖宇得到消息后,立即派人送信,告诉他们再坚持一下,援兵马上就到。当时南满游击队只有两个分队在驻地,仅有20多人。杨靖宇调动了磐东区委的自卫队、青义军和儿童团近百人,兵分四路,绕到日伪军背后,在黄昏时刻发起进攻。因武器不足,他们运用了鞭炮装在铁桶里的疑兵之计,一时枪声大作,内外夹攻。日伪军弄不清到底来了多少增援部队,乱了阵脚。被围的赵旅、马旅等乘机突围。获救后赵宝林抓住杨靖宇的手说:“过去我对不起弟兄们,现在我知道了谁是朋友。今后我姓赵的如果三心二意,天地良心不容。”后来事实证明,赵宝林一直坚持抗日到底。

抓住伪吉林省清乡委员会发布告悬赏捉拿殿臣之机,杨靖宇在桦甸八道河子的威虎山,牵头召开了有毛团、马旅、赵旅、韩团、三江好、殿臣、四季好、常占、许团等代表参加的大会,成立了“抗日军联合参谋部”。由毛团的毛作彬任总指挥,杨靖宇任政委,李红光任参谋长,设“作战计划”等6个科,拥有兵力多人。这次抗日联合,得到了延安《解放日报》的盛赞。

年5月16日,在西玻璃河套的葫芦细,打回磐石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一团同马旅、天虎、赵旅、四季好等抗日武装组建了“江北抗日军总指挥部”;年10月5日,磐石中心县委和磐石游击队在西玻璃河套葫芦细同“野猫”“七侠”“金山”“林好”等11支山林队首领达成联合行动共同对敌协议,成立了“江北抗日联合总指挥部”,领导策划了袭击营城子伪机枪连等战斗。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就连反复无常的傅殿臣、毛作彬等,只要他们抗日,哪怕是一时一事,我党也尽量去争取,多次给这些人回头提供机会。后来,傅殿臣在接受日伪受降的途中被杀害,而其手下的亲信29人在被押解去吉林的列车上,于取柴河附近拉响手榴弹,同11名日本鬼子同归于尽。

抗联后捐赠先烈遗物场面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统筹了抗日救国力量,起到了四两拨动了千斤的作用。在磐石境内的四次抗日联合行动,共调动了东北军旧部和山林队等几十支武装,最高时达到四、五万人参加的抗日力量。到处是抗日的呐喊,到处是抗日的旗帜飘扬,到处是抗日的枪炮声。

新中国成立后,磐石被命名为第一类革命老区,在吉林省33个县(市、区)革命老区中排位第一。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中,磐石涌现和培育了李红光、孟洁民等众多抗日英烈。年民政部公布的名抗日革命烈士名单中,从磐石走出去的就有16位。磐石有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滚马岭抗日密营等多处抗联重要事件遗址,这里的山山水水都铭刻着磐石人民同日寇浴血奋战的恢弘篇章。

抗联代表回磐石重走抗联路场面

吉林日报记者苏宏梅整理

策划人:毕玮琳

参考资料

《东北抗联第一军征战实录》《风起磐石》《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简史》《烽火磐石悲壮史诗——磐石抗日斗争史概述》等。

图片来

本版图片由磐石市委宣传部提供

长按识别







































湖南白癜风医院
视频营销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