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阅兵蓝”已经持续一周,但北京众多地铁线路的空气PM2.5浓度仍然处于较重的污染水平。地上、地下的空气质量竟是冰火两重天!为什么地铁内空气质量受室外空气质量的影响如此有限?是否地铁系统的排气通风设施运转效果不佳?为了使地铁内空气质量满足我们健康呼吸的要求,地铁运营商应大有可为。

用AirBam监测PM2.5浓度时间范围:.08.11及.08.24-08.28地点:北京12条地铁线路

图A:北京地铁12条线路PM2.5浓度平均值两次监测结果对比

注:灰色为8月11日的监测结果,彩色为本周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和说明:

尽管在“阅兵蓝”的影响下,12条地铁线的PM2.5浓度值都有所下降,但绝大部分地铁线内的空气质量距离我们的期待仍相距甚远。运营站点集中在地面以上的地铁线路下降幅度最大,例如13号线和亦庄线;但全程地下的线路的PM2.5浓度值仍居高不下,特别是6号线和8号线。纵观12条地铁线在雾霾天和”阅兵蓝”两种情境下空气质量的对比,我们或许不得不认为:口罩是地铁乘客必备品之一。

(下列截图中AvgPM表示平均值,NowPM表示即时值,PakPM表示峰值)

图B-1:北京地铁1号线内PM2.5浓度对比

注:左侧为为8月11日的监测结果,右侧为本周监测结果

图B-2:北京地铁2号线内PM2.5浓度对比

注:左侧为为8月11日的监测结果,右侧为本周监测结果

图B-3:北京地铁亦庄号线内PM2.5浓度对比

注:左侧为为8月11日的监测结果,右侧为本周监测结果

图B-4:北京地铁4号线内PM2.5浓度对比

注:左侧为为8月11日的监测结果,右侧为本周监测结果

图B-5:北京地铁5号线内PM2.5浓度对比

注:左侧为为8月11日的监测结果,右侧为本周监测结果

图B-6:北京地铁6号线内PM2.5浓度对比

注:左侧为为8月11日的监测结果,右侧为本周监测结果

图B-7:北京地铁7号线内PM2.5浓度对比

注:左侧为为8月11日的监测结果,右侧为本周监测结果

图B-8:北京地铁8号线内PM2.5浓度对比

注:左侧为为8月11日的监测结果,右侧为本周监测结果

图B-9:北京地铁9号线内PM2.5浓度对比

注:左侧为为8月11日的监测结果,右侧为本周监测结果

图B-10:北京地铁10号线内PM2.5浓度对比

注:左侧为为8月11日的监测结果,右侧为本周监测结果

图B-11:北京地铁13号线内PM2.5浓度对比

注:左侧为为8月11日的监测结果,右侧为本周监测结果

图B-12:北京地铁14号线内PM2.5浓度对比

注:左侧为为8月11日的监测结果,右侧为本周监测结果

表1.在不同空气PM2.5浓度(微克/立方米)条件下的健康影响和应对建议

PM2.5浓度

对健康的影响与建议采取的措施

0-12

空气质量令人满意,基本无空气污染。

各类人群可正常活动。

12.1-35.4

呼吸系统症状可能出现在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中。心肺系统疾病患者和老年人可能出现症状加剧。

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应考虑减少长时间和高强度的活动。

35.5-55.4

可能增加敏感人群呼吸系统症状。对于心肺系统疾病患者和老年人,可能加剧心肺不良症状,甚至引起早亡。

心肺疾病患者、老年人和儿童应减少长时间、高强度的活动。

55.5-.4

对于心肺系统疾病患者和老年人,持续加剧心肺不良症状,甚至引起早亡。一般人群呼吸系统不良症状增加。

心肺疾病患者、老年人和儿童应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活动。一般人群应当减少长时间、高强度的活动。

.5-.4

对于心肺系统疾病患者和老年人,心肺不良症状显著加剧,甚至引起早亡。一般人群呼吸系统不良症状显著增加。

心肺疾病患者、老年人和儿童应避免所有户外体力活动。一般人群应当减少长时间、高强度的活动。

.5-.4

对于心肺系统疾病患者和老年人,心肺不良症状严重加剧,甚至引起早亡。严重增加一般人群呼吸系统出现不良症状的风险。

心肺疾病患者、老年人和儿童应留在户内且减少活动。一般人群应当避免所有户外体力活动。

注:参考美国环保署制定的关于报告日常空气质量(AQI)的技术支持文件。详见TchnicalAssistancDocumntforthRportingofDailyAirQuality-thAirQualityIndx(AQI)。







































北京中科
哈市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