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君三铭,文起衡岳。 “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借毛公当年《送纵宇一郎东行》之句状湘君其地其人其文其书,颇为贴切。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湖湘乃中国之丹田,华夏精气神之聚地。“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清黄道让撰岳麓山云麓宫联)。八百里衡岳(韶峰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上顶湖南之天(灵),八百里洞庭深接湖南之地(气)。衡阳回雁峰为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首峰,八百里南岳之龙头——虽海拔仅九十八米,然真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此峰秋冬可留北往南飞之雁,足见灵气如何了得!南梁天监十二年,回雁峰始建云禅寺,隋改称雁峰寺沿袭至今,寺内有寿佛殿,(寿佛为隋唐时主持此寺高僧,明清之际,转世驻锡,寺门楹联“五百年化身归来,十方福地斯为美;七二峰从头数去,千古名山不在高”。)寿佛殿出后门,即达回雁峰顶及回雁阁。殿后墙及阁上书法名家荟萃,沈鹏、欧阳中石、李铎、王遐举、刘洪彪,张继、周祥林、何满宗、虞逸夫、史穆、张锡良、曾玉衡、邓磐石、欧伯达和(陈羲明)我等皆有作品刊刻于此。出寿佛殿后门左(年大殿维修后迁至右)侧,巨幅行楷《健康铭》、《平安铭》即湘君撰书。湘君另有一铭《成功铭》,初为岣嵝峰撰,现亦(类禹碑)勒石于石鼓书院。石鼓书院列宋兴之初四大书院首,比岳麓书院早建百年,为千年湘学之渊薮,朱熹、王船山、曾熙(大书家)等大儒曾主讲于斯,亦当年曾国藩演练湘军水师之将台和湘军练成之出发地。湘君于此二处勒石铭文,非衡阳一地之意味、之品位,乃湖南、乃中国之意味、之品位也。 湘君三铭,字字珠玑,琢文近廿载,阅改数百通,具古铭之精妙,蕴经典之正大;山野得兹蕙质兰馨,庙堂珍其松柏仪范;高人阅过更求天真,凡夫诵来能得从容。湘君书法,碑帖兼镕,甲骨金石,秦昭汉刻,龙门瘗鹤,(四山)摩崖(泰山)金刚,王(羲之)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黄(庭坚)米(芾)赵(孟頫)何(绍基),心追手摹,长锋沉着,日积月累,连(四十余)年不缀,直入堂奥,渐臻佳境,神清韵雅,气郁格高。其点划笔墨可见“唯有南岳独如飞”之风光,亦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风骨,还具“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之风采。 湘君湘君,湘杰渺渺,君子堂堂。 湘君三铭,斯文斯书,金声玉振,铁划银钩;勒石名胜,观摩誉众,流播后世,必长传承。 是为序。壬辰荷季之初于古城长沙太平老街三缘堂(作者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评委,清华大学书法导师,湖南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 名家为湘君《人生三铭》题字(配文字解释)1、著名的百岁老人,共和国国徽、第一、二套人民币设计者,天安门城楼毛泽东画像画家周令钊先生为湘君题写“人生三铭。” 2、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陈传席教授称道:“‘非独英雄言成败,不以成败论英雄。’余观湘君所书(言),颇有同慨”; 3、一代大侠金庸曾应湘君之邀来访南岳,呼应《健康铭》,他题写了“南岳天下秀,到此人增寿!” 4、已故著名书法家、文艺评论家、原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罗成琰先生生前曾为湘君题词:“健康平安成功乃人生幸事乐事要事。题湘君三铭。” 5、衡阳籍著名画家杨敬云更是热荐:“湘君一铭悟,胜读十年书!” 6、作为从衡阳走出的中国书协常务理事和著名作家王勇平欣然题赞:“寿岳衡山,雁城衡阳;山高水长,福我珂乡;往之体康,居之寿享;佑尔平安,滋尔功煌!题湘君先生三铭辛卯荷季于京。” 7、著名书家、原中国书协常务理事、湖北省书协主席徐本一先生题款:“功成在己”。 8、原中国书协副主席李铎将军为湘君题斋名以鼓励 9、著名书家、中国书协常务理事、原湖南省书协主席何满宗先生题书:“锦绣文章,金玉笔墨”; 10、著名书家、中国书协会员、衡阳市书协荣誉主席谢宏治题:“健康为幸福之基,平安即享受之首,成功乃快乐之要。湘君三铭文书俱佳。” 11、著名书家、中国书协会员、衡阳市书协原主席陈文质题:“今品湘君仁兄三铭,忆曾左彭胡四贤雅集趣事,徒生绪澜哉耳!” 12、著名书家、中国书协会员、衡阳市书协原副主席席志强题诗:“书法苍遒绍冬心(金农),浑然深得宋唐神,个中消息心有悟,鹤舞鸿飞有几人?题湘君先生三铭”。 13、著名作家东方雪红 湘君铭鼎 已子四月,春暖花红。东洲岛上,识得湘君。 其时,吾信手摇枝,君静伫桃丛。吾咏:浪雪白沙云砌玉,君和:浦光雁阵日催晴。吾歌:同心同德同君子,君答:共雨共风共岳云。 吾道:临风见侧影,轮廓几分明。君若城中主,吾当城外人。君笑话:围城内外人,场面高低品。梦里城中主,醒来城外宾。 我揖手:潘柳合一,久仰湘君!君相诺:汉唐共韵,幸会雪红。 如此,二人双影同行,择一静处石桌,邀来岛主,沏壶春茗。 我举(杯)云雾(茶),试作叩问:君于“围城”忙碌,难得附雅追风,自然抒情,今若你满抱新绿,尽取春红,不知湘君兄弟,或有几言散淡之语而诠释功名? 湘君浅笑,将杯近唇:散心于字里,淡泊在书中。所谓“围城”,秃笔划圈,尽见吾铭。 我曰:君之才情,早有所闻,书多填海,学广齐天,适才闻“铭”,震惊吾心!因“铭”刻千秋,自古只为鼎铸之用,纵观历史,留“铭”记者,无有几人! 将疑将信心生惑,借故推杯意向云。故不多语,托辞话别,约他日再品春茗。 一晃春秋,几度夏冬,人生之路,已入壬辰。仲春四月,日近下旬。湘君约吾,将午时分。把盏品茗,正山小种。行草斗方,满纸烟云。我不虚礼,吝谈空谢。话转民生,言挪传闻。 吾闻则道,既然不议,管他烟尘,有闲有心,请君赐铭,饱我眼福。 君谦谦和和,轻轻细细展其自书三铭册页,字字矶珠,美妙绝伦。 吾先观后咏,远瞻其风,近察其神,连呼两声,好字好铭! 吾闻则道,既然不议,管他烟尘,有闲有心,请君赐铭,饱我眼福。 君谦谦和和,轻轻细细展其自书三铭册页,字字矶珠,美妙绝伦。 吾先观后咏,远瞻其风,近察其神,连呼两声,好字好铭! 君问我:哪里好?我复君:自己好。君再问:何解之?吾曰:铭之理,文之音,皆出自心;字之象,书之章,绝异俗人。故谓自己好也!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鼎铭万古流! 君笑曰:吾自幼磨墨四十余载,琢三铭文小文至一轮生肖(十二年),但使方家如君不吝嘉许,知我者,雪红也!识铭者,东方兄! 壬辰年季秋 欣赏就是奖赏! 赞赏 人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