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1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

为有效缓解司法供需矛盾,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助力提质增效,磐石市人民法院准确把握“集约”含义,深入推进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确保实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审判辅助改革“把舵定向”。

切实把审判事务集约化改革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领导小组,分管院领导分工负责,协调推动各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工作合力,源头抓总,加快推动办案模式、管理模式、工作机制等各项工作落实。制定《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工作步骤、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为改革把好舵定好向。第一时间组织召开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动员部署会,解读上级法院关于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工作精神,并对有关工作作出部署安排,进一步统一思,提高认识,凝心聚力。

二、精准发力施策,为审判辅助改革“开道铺路”。

一是充分调研摸排。对标省法院《全面推进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的工作方案》,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各职能部门、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等不同层级人员对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工作意见和建议。二是吸纳众家所长。通过“采他山之石”“取真经”改进工作,加强与兄弟单位联络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三是剥离辅助事务。全面梳理案件全流程各方面,明晰审判核心事务与审判辅助事务边界,厘清划定审判辅助事务清单。对可剥离的审判辅助事务,进行全链条各环节再细化、再分解。根据“能剥尽剥”和“成熟一个剥离一个”原则,确定对5大类31项审判辅助事务进行集约管理。四是实行集约管理。组建“智慧审务工作区”,设置审前、审中、审后、送达、智辅“五个中心”。将分散在立案、民事、行政部门的书记员和文员21人纳入智慧审务工作区,由立案庭集约管理。五是强化岗位练兵。对业务部门法官助理和审务区辅助人员岗位职责、工作要求、流程衔接等内容进行明确、公开。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吉林中院和本院开展的“审务e协同”系统培训,到吉林中院“智慧审务区”参观学习,进行岗前测试,为审判辅助事务工作有效运行提供保障。

三、坚持问题导向,为审判辅助改革“破除障碍”。

主动收集相关人员在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实践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制定工作措施。健全完善审判辅助事务集约管理问题反馈和解决机制。积极与华宇公司等技术部门沟通联系,有效配置、调试、完善“审务e协同”系统,解决在系统应用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指定业务精通人员“一对一”进行实际操作指导,解决相关人员对“审务e协同”系统操作不熟练问题。在各个中心设专职负责人,定期对负责人进行调度,解决各中心衔接不畅问题。建立评价考核机制,借助集约化管理平台全流程可追溯、全节点可留痕、全链条可监管特点,对审判辅助人员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评先选优、等次评定等挂钩,有效破除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藩篱”。

四、科技增势赋能,为审判辅助改革“插上翅膀”。

建设以无纸化办案为依托,以“审务e协同”系统为基石,各环节无缝对接的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工作平台,通过点对点指令方式,畅通审判团队与各集约中心“桥梁”,实现法官在线“派单”与集约事务全程线上办理的全程可视化、规范化。融合电子法院业务应用、智能送达管家、吉林移动微法院等科技平台,为“审务e协同”系统助力。

下一步,磐石法院将坚持问题导向,抓住“问题解决”这一关键,不断完善制度机制,优化流程衔接和资源配置,充分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确保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行稳致远。

:杨本弟

:李奕霏

:郭金夫

:王鑫

原标题:《磐石法院深入推进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