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长春有没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39.net/pf/a_4618892.html

孙志强

摄影

李同章吴哲豪

▲七月七香桥会李同章吴哲豪摄

上点年纪的嘉兴人都知道,北郊河以北有个人称“狗头颈”的古村落。

以前我很纳闷,怎么会有如此不雅的村名,莫非其形状类似于狗的头颈?

年4月该村由塘汇乡划归油车港镇,方知是嘉兴方言读音的以讹传讹。它的大名实为“古窦泾”。由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年入选《浙江名村》一书。

古窦泾村名的来历,据传与清代豪侠“铁罗汉”窦尔敦有关。窦尔敦是京剧《盗御马》中的蓝脸好汉,性格刚烈豪爽,劫富济贫。康熙年间在河北连环套起兵反清,受挫后由其长子窦飞虎率义军移师南下,途经现古窦泾村时安营扎寨,暂作休整。

那年江南正逢大旱,河道干涸,禾苗枯焦,村民苦不堪言。窦将军见状便与众将士一起奋战十余天为村民拓泾挖河,引水灌溉,终解旱情。村民为感其恩,经一位德高望重者提议,遂将张村这一原名改为“古窦泾”。

当然这不过是民间传说,在正史《清史稿》和《清实录》中并无窦尔敦父子史实的记载,其只是清小说《施公案》中的人物。尽管如此,“古窦泾”这个村名却体现了人民群众对急公好义、助民纾困者的崇敬之情。

古窦泾村之所以有“名”,还在于它有“一桥”“一会”两项省级古遗存。

该村西南曹家兜鱼池汇港上的鱼池汇桥是省级重点文保单位。

鱼池汇桥始建于明代。明万历二十四年(),李培修、黄洪宪编的《秀水县志》中对此桥有记载,可见其至少已有年的历史。现存鱼池汇桥为年乡贤捐资重建。

该桥是一座古朴秀美的七孔梁式有栏石板桥,宛如一条游龙在鱼池汇港上由东向西腾空而过。桥身全长39.4米,桥面宽2.2米,底宽2.6米,矢高3.2米。一眼望去虽不像长虹桥那样雄伟壮观、气势如虹,却能以其别具一格的形制和颀长秀美的身姿为世人所青睐。

尤其为行家称道的是它鲜见别致的桥墩和富有创意的布局,桥墩中间两个为墩式,其余四个为条石竖置式。桥面由4块条石平铺而成,长条石桥栏上有望柱16根,其中桥顶两旁的4根各蹲着一只狮子。

小巧玲珑的石狮扭头咧嘴、憨态可掬。每根望柱边都带有竖向抱柱石和横向天磐石,上面精雕细刻着太极等各式图案。

桥柱两边分别镌刻有结构严谨、运笔有力的楷书楹联。

南边为:

两岸渔邨蟹舍水接鸳湖,

万家绣壤云壤波平麟渚。

北边为:

舟来塘北春桑帆影参差,

西连池西古寺钟声隐约。

两副桥联互相呼应,将桥与水、情与景的水乡意境融为了一体,素为后世文人所推崇。

鱼池汇桥全部采用优质花岗岩石材,建造工艺分外精湛,历经百年风雨至今仍保存完好。其墩柱并用的独特结构,美观大方的造型设计,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因此,年被公布为浙江省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像一首隽永的诗,日夜吟唱着匠人们的智慧和桥文化的不朽。

古窦泾村另一名扬四方的古遗存便是每年七夕举办的“香桥会”。

村东首横跨“弥思河”的兴善桥南堍有一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永昌寺,桥北嘉善县境内也另有一座麟瑞庙。此桥犹如一根扁担挑起南北两庙,故村民都称永昌寺为“一担庙”,称该桥为“一担庙桥”。一担庙是年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香桥会”的举办地,其历史从明末清初发韧到现在已有数百年之久。

是日,方圆十多里的村民兴高采烈地汇聚到一担庙,他们带来糕点、水果等供品和被称为“裹头香”的用红纸包裹着的一市尺长的线香。他们还带来一颗祈求有情人成眷属和企盼过上幸福美满生活的心愿。

庙会开始前,先由手艺娴熟的男香客在先期已准备好的三孔桥架上,用难以计数的“裹头香”搭成长5米、宽0.7米、高1米余的“香桥”。桥上装有栏杆,桥中央用各式材料搭起华丽的桥亭,其上挂着“云影当空两水平,箫声何处玉人来”“依依难舍话离别,一年一度七夕会”等楹联,明白无误地点明了活动的主题。桥面和桥阶上同样铺满整齐划一的裹香。整座香桥制作精美,五彩缤纷,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香桥搭建完成后就开始“拜桥忏”。此时主持人点燃供桌上的香烛,众香客轮番围着香桥缓步绕圈礼拜,民间乐队奏起欢乐动听的乐曲,念经声伴随着齐鸣的钟鼓……此时天上人间仿佛融成了一体,人们的心灵也得到了一次净化。

礼成后,香桥被缓缓焚化。此时鞭炮齐鸣,庙前广场上一片欢呼声。袅袅升起的烟云象征着牛郎织女已走上鹊桥,喜极而泣。“香桥会”经过数百年的传承,不仅承载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展现了地方风采,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寄托美好理想、凝聚民心的作用。

鱼池汇港有名桥,

牛郎织女会古庙。

浙江名村古窦泾,

双桂联芳世代娇。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