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求职招聘、买卖租房、顺风车等生活信息 商务合作 今天早上 相信许多小伙伴都是 听着雨声醒来的吧 哗啦啦的雨声让人心里难免有些紧张到底昨晚下了多少雨?一起来看看各县区降水量吧▼ 菏泽市气象台21日17时及所辖南部县区先后 发布暴雨蓝色、暴雨橙色 和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预计22日凌晨到白天,我市大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可能伴有雷电,雷雨地区雷雨时阵风6~7级,1小时最大降水量可达30~50毫米,请注意防范。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2.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3.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截止到昨日9时 全市平均降水量30.4mm 最大降水量.6mm出现在单县蔡堂 牡丹区降水量15.1mm 其中大雨站数17个 暴雨站数33个 大暴雨站数2个 图:21日9时-22日9时全省累计降水量很多菏泽城区的网友直呼:预报的不准说好的暴雨成了毛毛雨小编早上来上班的时候 下的还是挺大的呀 天气预报的暴雨局部大暴雨 好像也没有错呀 看看菏泽各县区网友发的视频↓↓↓大家仔细看后方黑色轿车 已经出现了“冒烟”现象 张乾山实地调研防汛工作 7月22日,县委书记张乾山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冒雨先后到新安江路、钱塘江路、珠江西路及南湖、东顺河、团结河等城区主干道、河道,听取有关情况汇报,分析存在的问题,现场指挥调度防汛工作。张乾山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松懈情绪,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人员,落实网格化管理、属地管理等制度,及时研判制定应急预案,确保物资、人员、机械及时到位。要加强应急值守,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遇到突发汛情迅速采取措施,切实增强应急防范能力。要深入细致排查安全隐患,特别要注重低洼地带、危化企业、涵洞桥下、学校的隐患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要加大人员和机械调度,切实抓好河道清淤疏浚,确保安全度汛。要加强通讯、供电、水域等设施管理维护,提高群众防护意识和自救能力,千方百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县委副书记、县长梁惠民参加部分活动,副县长林永敬陪同活动。(信息来源:县委办、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孙鹏)7月22日,我县迎来一场强降雨,记者通过气象部门了解到,截至到下午1点,全县平均降水量为.2毫米,其中最大降水量为王集镇达到.6毫米,其次为我县城区降水量达到.2毫米,降水量最小是桃源集镇19.2毫米。此次降雨,造成了城区部分路段不同程度的积水,给县城居民出行和生活带来一定不便。针对这一情况,县住建局积极组织相关队伍和机械设备,全力投入到城区疏通积水工作。记者在五台山路与湘江路交叉口看到东顺河里,大型挖掘机正在挥舞着铁臂对河道进行疏通,在东顺河的河道里明显能看处挖掘机从河道中央挖通的豁口,通过挖开的豁口水流快速从桥下通过。从早晨7点多钟开始,县住建局的工作人员一直在现场进行指挥作业。县住建局党组成员高宪: 我们住建局,接到气象部门强降雨的通知后,及时召开了副科级以上干部的调度会,对每名干部进行责任区域划分,提前购置一些设备,安排了一些大型机械。根据强降雨情况,我们全体干部奔赴不同区域,上足人力和机械,及时疏通,排除积水,确保人民财产不受损失。 为了确保大雨期间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县公安局交警支队立即启动恶劣天气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应急预案,交警全警出动,全力以赴,冒雨上路指挥交通,全力确保辖区道路安全畅通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针对辖区易堵、积水、车流量大的重点路口、路段增派警力,冒雨指挥疏导交通。在迎宾大道及八里湾风景区大队民警及时进行交通管制,疏导过往车辆,确保行人及车辆安全。据了解,当天,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共出去警力多人次,警车20多辆次,救助车辆多辆。县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大队大队长常高原: 提醒广大交通参与者谨慎驾驶,保持安全车距,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观察路况,绕开积水路段。因路滑、视线不好在路口一定要减速慢行,再次在这里提醒广大交通参与者在雨天行驶减速慢行,安全出行。 22日夜间到23日白天,小雨转多云,最高温度29℃,最低温度20℃,北风3~4级转东北风2~3级。 23日夜间到24日白天,多云,最高温度31℃,最低温度23℃,北风转东风2~3级。 我县各镇街闻“汛”而动确保群众安全 7月22日,我县迎来一场强降雨,截至到下午1点,全县平均降水量为.2毫米,我县各镇街闻“汛”而动,确保群众安全。磐石街道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由主要领导带队,统一部署、全面排查。各管区、村居及部门干部分别对村居道路、住户、企业厂房积水情况逐一排查,并采取抽水引流、挖渠排水、打通竹节沟、加固路基等措施,加快低洼地排水,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曹城街道组织人员对辖区内防汛重点路段、低洼易涝区、田地、村庄危旧房及排水沟、下水道畅通情况等进行重点检查。针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积水明显的区域,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排除。同时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