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卢沟桥“昨天是“七七事变”79周年。8年抗战,中国军民伤亡超过万人,其中军人伤亡万人。79年后的此刻,警钟长鸣,吾辈当自强。不忘七七事变在这充满红色记忆的一天,为了响应“两学一做”的号召,指导老师与队员们一同观看红色系列微电影《红色气质》。红色气质一张照片,定格一个瞬间一组群像,打开一部史册9分05秒的微电影,纪念建党95周年。 红色是共产党人的颜色, 是我们中国人的颜色, 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肩负起的颜色。气质是共产党人的无私与大无畏。一影观罢,队员们感悟颇深,在队员们的要求下,我们观看了两次,然后大家纷纷上台分享交流自己的感悟与所思。队员感悟指导老师徐璟:《红色气质》,红色是共产党人的颜色,是我们中国人的颜色,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肩负起的颜色。气质是共产党人的无私与大无畏。身为学生会的干部,不要忘记我们的初心,不要忘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应当肩负起自己的责任。罗静娟:“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永远是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作为学生干部的我们,就应当追求红色气质,用行动诠释理想和信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夏子聪:观看《红色气质》这部微电影时,窗外蝉噪并没有干扰到我澎湃跳动的内心,电影通过《国际歌》的中文翻译者瞿秋白同志的女儿瞿独伊为开头,由各个为中国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共产党员的事迹与家庭组成电影的内容,虽然已经不止一次观看了这部微电影,但我又一次为这部电影沉默了,失语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三百万共产党员和他们的名字沉寂到了党的血泪史中,但他们的血肉与精神铸成了中华民族的希望。我的铃声是《国际歌》,或许在公共场合它并不让人接受,但在党史舞台上它是最高音,是天籁,是红色气质。薛众坡:红色微电影《红色气质》以瞿独伊奶奶唱俄语版的国际歌开始,低沉的嗓音代表着岁月的沉淀。影片中以家庭合照成员的一个个淡化代表革命烈士的牺牲,令人震撼,令人叹惋。笑对死亡,是共产党人特殊的气质,他们的身影汇聚在历史长河中,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胡宇辰:看了红色气质,感触最深的是瞿秋白同志和彭雪枫将军。瞿秋白同志,作为中国第一个翻译《国际歌》的人,还是继陈独秀之后第二个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他对共产主义精神在我国的传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对于彭雪枫将军的记忆深刻,是因为我爷爷是他的部下,受爷爷的影响,我爸爸经常给我介绍彭雪枫将军的事迹,拉着我观看有关于他的电影,所以一看到彭将军我就内心澎湃。磐安县尚湖镇党委委员胡相军也参与到了队员们的交流中,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给队员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要求,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坚持着自己最初的梦想,无论道路多么的艰难,都不要放弃,因为这是最纯,最真的梦想。感恩父母,感恩国家,是父母,国家给予了我们现在良好的生活环境,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并用自己的能力去回报他们。”“磐石之安”指导老师徐璟以“不忘初心,心怀家国理想”对队员们的感悟做了总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着伴奏,实践队全体成员肃立,高声唱红歌。队员们感怀先烈,坚定了对党的信念,更加明确了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实践“两学一做”的要求。磐石之安编辑卢孙骑摄影 韩阳来源 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实践队“磐石之安”为我们学党向党点赞~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