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2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关于《倪闻录》

亲爱的宗亲:《倪闻录》旨在记录一切关于倪家人的所见所闻,这当中有人能欣赏到各地的倪家风土人情;有人能从中理清家族的脉络信息;有人能从中窥探到发展的先机;更有人能从中找到失联已久的家人......无论是哪种结果,能给人带来希望和正能量的就是好结果!现在,就让我们继续《倪闻录》的探索旅程,开启新的“倪我”未来吧^^(温馨提醒:文中如有不妥之处欢迎留言指正,谢谢指导!另外,有宗亲在问:可不可以一同前往?回答当然是热烈欢迎呀!如有想一同参加倪闻录之行的,欢迎联系咨询老倪,,路途辛苦,弘扬家族文化,需要公益心,更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谢谢^^)

时间:年9月6日

地点:浙江金华市磐安县岭干村

岭干村位于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尚湖镇东南部,约10.5公里处,东南分别与天台、方前交界与小坑门村相邻,北与花坟前村相邻(在上一集中我们有专门介绍过花坟前村哈^^),方山公路(册环--方前)傍村而过,辖2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个户,乡村人口为,耕地面积为.70亩,山林面积为亩。村民经济主要以茶叶、香榧、板栗为主。

岭干村是婺江源头第一村,周围群山环抱,层峦叠嶂。云雾缭绕,风景秀丽,为磐安县旅游预备区。村子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宋朝倪千里开基,至今已有多年历史,村内保留有始建于宋朝的木牌坊一座,清代康熙年间所建的绳武堂一座,宋代倪氏家庙一座。村里的龙虎大旗为玉山龙虎大旗之母。俗称“娘旗”,宽18米、高25米,旗上有乾隆之印,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虎大旗的始发地。

岭干村自新农村建设以来,对村内道路硬化,道路两旁和屋前屋后进行了绿化。按照净化、绿化、洁化、亮化、美化的“五化”要求,从治理“脏、乱、差、散”入手,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不断优化村民生活环境。新建休闲公园和灯光球场,面积将近平方,给村民茶余饭后提供了休闲纳凉,强身健体的好去处。现在,全村上下正在努力打造一个婺江源头的美丽乡村^^

(在这,首先需要感谢的是这一路相伴的家人们,感谢你们让我们看到了这么丰富多彩的磐安岭干村,谢谢^^)

(下图从左到右依次是:杭州倪建勇、倪新新、倪茂福、倪士民、倪大进、倪秋青、倪成达、倪伟成、倪品谭、倪玉堂、倪毓佩,谢谢大家^^)

驱车来到岭干村^^

刚进村,远远就能看到一座坐北朝南的飞檐古宅,原来这就是咱们老倪家的倪氏家庙^^

据当地宗亲介绍,这座老倪家的家庙占地约有平方米。由前厅、穿堂及后堂组成。前厅三开间建筑结构为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六檩三柱。穿堂抬梁式,五檩二柱。后堂建筑结构如同前厅,七檩四柱。柱础为鼓形和方形,阶沿石为长条石,屋面为硬山顶,盖阴阳合瓦。

据《乌岩倪氏宗谱.乌岩倪氏重修宗祠记》,倪氏家庙始建于宋历元年,后“经千有余载”,“雕梁画栋日致朽坏,花蘼粉壁时常零落,颓圯甚矣,见之者成戚”,“遂逐句入薄记丁出资”,“自康熙葵亥十二月起工至次年三月落成”。这整座庙宇具有典型的当地建筑风格,如今是县级文保点^^

听完宗亲的介绍,顿时对这座老倪家的家庙肃然起敬,千年家庙还能屹立不倒,这需要多少老倪和岭干村民的坚持和辛勤守护!

门前还绘有一双手持“朝笏”的文官画像^^

推开门,跨过饱经沧桑的木质高槛,仿佛进入了记录着老倪家历史的另一个空间^^

一块提有“魁旗”的牌匾首先映入了眼帘

更让人惊叹的是,整座家庙分三开间,中间这部分的上方纵向放满了不少竹杆,将这中间的位置占去了大半。这竹杆每根约摸都有10多米长,这长度也刚好这庙宇的总长度,每根竹杆顶端还缠绕着不同颜色的尼龙绳,这整体架式给人感觉气势相当逼人!

一问才知道,原来这就是磐安著名的“龙虎大旗”!小编曾在浙江省的非遗舞台上看过龙虎大旗的表演,当初以为就是普通的大旗,没曾想原来如此之大!现在明白了,舞台都是艺术加工过的,要看原滋原味的还是得看"原创“的呀^^

(以下这张是小编在第六届大运河文化节上看到的由磐安县文广新局选送的《龙虎旗》,大家可以看一下哈^^)

(以下这张是岭干村挂出来的照片。可以对比看到:因为舞台受限,所以没有办法表演出当地气势恢弘的龙虎大旗!)

龙虎大旗又叫岭干大旗,墙上挂了介绍,我们来看一下^^上面写的是:

迎竖大旗系为道教之仪,源于战国,始于东晋而盛于元明。当在南宋,相传所迎的旗原来不大,后越变越大,以示隆重,至今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古时茶场庙会,有36面龙虎大旗齐集茶场庙,其中岭干大旗因救过乾隆而被封为”娘旗“,成为玉山36面大旗的主旗。岭干大旗主竿1根,撑竿36根,放松索6条。主竿分上下两段,上段为18米长的毛竹,下段为一根18米长大杉木,上段套在下段杉木之梢,衔接处用9个铁环紧扣。36根竿头系于套接之处,似伞架。主竿顶套一旗头,旗头高2.5米、直径1米,形如葫芦,饰以流苏。旗竿脚有”十”字形架,便于竖旗,参加竖旗者需个壮汉。”

这里还图像展示了竖大旗的过程,听说每年的农历10月16日活动都会举行,这让我们很是期待!大旗的历史故事,据《乌岩倪氏宗谱.敕封旗王》,清朝乾隆于庚子年(公元年)巡游至玉山境内,有葛达志兵追逐,恰逢茶场庙会,乾隆帝为避追兵潜入庙会人群,“适至岭干大旗边,迎旗众人视其险状,即以大旗掩护之,使其安然脱险。追兵过后,乾隆见迎此大旗者见义勇为,济急救危,仁德待人,精神可嘉,即取大印盖此旗上,封之为旗王。人们方知其乃乾隆皇也”。因此,岭干的大旗被封为娘旗,成为玉山大旗之首。每次茶场庙会迎案,龙虎大旗作为娘旗领头参加,其它大旗让位!(下图可点击放大)

循着竹杆往里走,家庙最里右侧放着一座沉甸甸的上了年头的大石碑,石碑底座两头突出的地方各垫了两块砖头让石碑腾空于地面。石碑正中刻有“倪公寿域”四字。字上面还刻有类似宝瓶的雕饰。

中间则放着二米高左右的大鼓

环顾四周,张贴着不少的说明。

有历代名人录、有族规和家训:(以下图都可以点击放大哈^^)

还有文化廊,如“狮子会、红色经典”等内容,说起这红色经典,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第一纵队就曾驻扎在岭干。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一处”先贤传奇“提到了倪千里,也就是磐安始祖倪记的第四代孙倪千里先辈。这里写到:

倪千里(--),字起万,为倪氏家族若水公派倪记系裔孙。南宋宁宗时监察御史,左正言兼侍读,是个名臣。受学于吕祖谦。登淳熙进士,才名甚盛,只字片言,人争相传录。开门授徒,户外履满。以知县升任御史,整肃纪纲,激励风俗,保护善良,迁右正言、起居舍人、侍讲。史称他“公馈不入门,私书不出国”。倪千里为官公正廉明,体恤民意,留有名言:“重催之害,一不已,以至于再,犹且不已。”为民减免赋税。庆元间弹劾韩宅胄专权,触怒当朝而解官。遂携次子倪允奎隐居于清风山下倪村,在村中建“种德坊”。又重修丰乐庵,嘉定中,复为朝迁起用,任御史和史官职,卒于官,死后封赠太保,谥号“文忠”。后又恩赐监察御史,改谥号“庄定”。倪氏为当时东阳的名门望族,迁居岭干村以来,共出了七个进士,有倪氏七进士之称。

告别了倪家家庙。为了对岭干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决定前往位于家庙正对面的“岭干村文化礼堂”

文化礼堂门口公示着“历任岭干村主要干部”,定睛一看,一大片的老倪,看着好让人骄傲哈^^(下图点击可放大哈)

进入礼堂,礼堂很大,诺大的礼堂上方还挂着数量不少的电风扇

最吸引人的依旧是竹杆,原来龙虎大旗的主旗就在这里,家庙长度不够,主杆就只能放在文化礼堂里面!

文化礼堂周围张贴着很多介绍,提到了婺江源;提到了岭干大旗、“开蒙礼”、“闹花台”等民俗活动

励志廊中提到了:10位85岁以上的老寿星们、“无手骑士”倪敏成和能人榜中的倪成林和倪学良;

还有岭干的“车坞藏烟”、“牛山古树”、“双塘别致”、“大坞归云”等12处特色景点以及对于当地特产香榧的提诗书画等,说起这香榧,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中国的香榧数浙江,浙江的香榧出磐安,而磐安的香榧90%就在这婺江源^^

另外,岭干除了刚才参观过的“倪氏家庙”外,还有花厅、种德牌坊、官田民居、明朝造纸厂遗址、南宋御用木炭窑址、乌岩古寨、大硒坑古道等遗迹。

这么历史悠久,民俗丰富多彩的地方,难怪来访的嘉宾会有这么多了^^

在这里,特别需要补充的一下的是岭干村的历史沿革,以便让大家对于岭干村,对于倪记等先辈们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和了解^^

据《乌岩倪氏宗谱》记载:岭干村始建于宋淳熙年间。基迁者为宋监察御史倪起万。倪起万(--),谓千里,号至庵,祖籍河南荥阳,其曾祖倪记(字:问之)为宋仁宋朝重臣,任左司谏职。嘉祜间以直谏忤帝意而谪判台州,从此全家来浙江台州,不久又转徒婺州,定居于东阳岘西淡竹涧。庆元至嘉定间,倪千里“志洁行芳”,因直言上本而触怒权臣,曾一度被罢官。解职后潜心于山林读书教子,亦防权贵进一步逼害,即率次子倪允奎于乌岩山下建村隐居,其村名俗称“岭干倪”。次子倪允奎(-)字子登,选贡入太学,以无意出仕,随父长期隐居乌岩山下。长孙倪叔清,亦以恩贡入太学,选任黄岩县教授,转文林郎。归林后从乌岩(岭干村)分居于乌岩坑(今属方前镇)。次孙倪叔谟,授知于陆秀夫,任行幄武库经历。归里后,为纪念祖父功绩,于乌岩(岭干村)建种德坊,在岘西淡竹涧建峨豸坊。倪千里两子,分别在东磐两处蕃衍,世为兄弟。自乌岩始,至今已传流21世,其孙除乌岩(岭干村)、乌岩坑村外,还有倪董、陈董、板榧、袁村、傅岙、方前、王村、大坑等,还有天台县之平镇、埠头倪,东阳市之金钩、吴宁等地,繁衍分布甚广,人口在4千以上。岭干村原属东阳县廿七都管辖。民国28年(年)6月,成立磐安县,为玉山区山环乡管辖,年7月13日,恢复磐安县建置,属山环乡管辖,年5月山环乡合并尚湖镇,属尚湖镇管辖。

了解这么多以后,接下来我们即将前往“种德牌坊”^^

穿过一条狭长的村道

绕过一口池塘

在一处铺着鹅卵石的路口尽头,一座约摸四人多高的古老牌坊矗立在了眼前!

透过光晕,朱底金字的“圣旨”瞬间吸引住了所有人的目光

圣旨下方威严黄中提有:赠起居舍人兼编修官倪千里...等字样。字下方则雕有对衬的金色舞龙一双。

透过牌坊可以看到一条长长的石阶梯

走上阶梯转身又可看到“馆阁名贤”四字。这与我们在倪董村见到的馆阁名贤不知是否出处一致^^

整座牌坊古朴,威严庄重,更是倪家人的骄傲!据《磐安县志》所述:倪千里因弹劾韩伲胄被解职,“遂携次子倪允奎隐居于清风山下倪村。在村中建‘种德坊’......"。种德牌坊是宋宝庆二年(公元年)建造,上面篆刻诏书。素有途经该牌坊者“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俗,后因破坏,只剩石基,已重建。这“种德”,即教养品德。其义与”积善“相得益彰!

石阶的尽头是一处休息的地方,有一些大叔大妈们闲坐在这里聊天^^

往左拐,又是一处羊肠小道,两旁村屋错落,接下来要去的地方是位于凤凰山脚的:岭干花厅^^

走进“花厅”

只见阳光温柔地抚摸着这记录着斑驳历史的宅院内

在流光溢彩中,在众人的啧啧赞叹声中,古人展现出了超高的才艺和风趣修养

大叔为先祖留下的宝贵遗产而高兴不已,这灿烂的笑容,瞬间就感染到了周围所有的人^^

据了解:花厅又名绳武堂。绳武有继承祖先业迹的意思。在钱钟书故居和朱熹集传中都有提到“绳武”。据《乌岩倪氏宗谱.绳武堂记》中提到:花厅建于清代。坐北朝南,占地平方米,由门楼、天井、正屋组成。门楼五开间,穿斗式与抬梁式二层楼屋相结合,五檩二柱。正屋三开间,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七檩四柱,前檐柱牛腿雕有狮子、人物故事等图案。屋面硬山顶,椽上垫木编,柱础鼓形和方形。花厅布局严谨,雕刻精细,年公布为磐安县文物保护点!

离开“花厅”,宗亲仔细地将门锁好,这把锁交到了他的手里,这个工作可真是一点儿不敢懈怠!愿这份珍贵的遗迹能完好地留给子子孙孙们^^

离开花厅,我们即将前往“婺江源”^^

离婺江源有点路,贴心的宗亲们为我们送来了水,谢谢大家啦^^

一路还能看到挂满枝头的香榧,成品的香榧是灰色的,原来这挂枝头的是圆糯糯的绿色的呀!

路边还晒着饱满的花生,随着生活越来越好,未来的田园乐应该是大部人向往的生活吧^^

这婺江源的碑就建在路旁的小山坡上

拾阶而上,不一会儿就到了石碑跟前

石碑后面建有一凉亭,名为“婺源亭”

凉亭上方挂着一块牌子,原来在年,金华日报社组织探访婺江源头,经多方考察,科学考证而确认:岭干村是婺江源头第一村。

“龙乌一源青山水,千里婺江万古流。”婺江源凉亭柱子上的对联气势磅礴。这条.1公里长的金华母亲河,就是从岭干村流淌而出,孕育了五百万八婺子孙!

饮水思源,先辈倪千里的墓就与此婺江源遥相而望,接下来我们即将去拜访的是先辈倪千里的墓地。

在这一片郁郁葱葱中,我们终于看到了倪千里先辈的墓!

先辈倪千里就长眠于这一片风水宝地中,佑护着倪氏后人繁荣昌盛!“世第流芳”,一行人叩拜后离开,衷心祝愿磐安越来越好,愿磐安人民越来越幸福!

都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处的绿色也正在开始重新调整自我,迎接新的程征,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祝愿老倪们在新的时代,新的机遇下都能成为一方的守护者,都能成为适应时代变化的挑战者。新的时代开始了,祝愿老倪们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再次感谢大家的热情接待,谢谢磐安,谢谢磐安的家人们^^

在下一期中,我们即将前往的是位于浙江永康的倪宅村,精彩内容敬请期待,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谢谢^^

山容万物,坚如磐石,感谢家人们的热情接待

同时欢迎大家参加《倪闻录》之行^^

---THEEND---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







































白癜风原因
白癜风的病因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