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青少年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503599.html 脱贫 是一种责任 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偏远乡村,告别了舒适的工作环境走进田间地头,他挽起了裤脚、扛起了锄头,肩负组织重托,来到磐石市烟筒山镇大黑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就是吉林市委办公厅主任科员阚阅。 年3月,阚阅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怀着对农村的深厚感情和一颗炽热的心,离开舒适的城市生活,离开尚在年幼的儿子和繁忙的妻子,主动请战“出征”,深入到大黑山村“驻”了下来。 大黑山村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山区,位置闭塞,资源贫瘠,现有村民户人,其中,贫困人口35户75人。年末,该村村集体账户可支配资金不足元。 初到大黑山村,除了外观上的杂乱感,村民的精神状态也给阚阅“杂乱”的感觉。既然担任了第一书记,就要扎根于此,努力改变之前的面貌,实现“两年见成效,五年变新貌”的既定扶贫目标。阚阅决定着手做些实事,他积极动脑筋搞规划、争资金、引项目,协助村三委班子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配套,做好村容整治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打造符合美丽乡村标准的大黑山村。 驻村伊始,阚阅就认识到要想让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稳定增收,产业扶贫是关键。那时,村里的脱贫产业是建设栋芦笋大棚,于是,他决定从芦笋种植园区开始抓起。芦笋园区需要大量牛粪作为肥料,但磐石市域内所有养牛场的牛粪都不能满足需求。为了解决芦笋种植园区建设急需吨牛粪,阚阅走访吉林地区各大养牛企业,经过不懈努力,有一家企业表示可以无偿提供,但是需要村里负责运输。为了加快进度,他亲自到牛棚组织装车,常常衣服鞋子上沾满牛粪、满身臭气。仅用半个月的时间,吨牛粪全部到位,他也因此获得了“牛粪书记”的绰号。 为了扩大大黑山村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他积极参加第一书记代言活动,在严把质量关的同时,注重营销宣传、提升服务水平,着力打通购买客户、电商企业与贫困户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大黑山村的木耳、蜂蜜、鸡蛋、芦笋远销四省三市,最远到达深圳。自开展代言活动以来,他的代言已为大黑山村销售农产品近80万元,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微商”。同时,他还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相关精神,采取“龙头企业+金融+贫困村”模式,引入一家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参与繁育母牛养殖项目,彻底改变“村依靠镇、镇依靠市”现状。协调包保单位筹措60万元与磐石市政府合作建设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实现村集体收益16万元。目前,大黑山村已初步形成了以芦笋产业园区、育肥牛养殖、光伏发电三大支柱产业为主,木耳种植、养蜂、养鹿、林下溜达鸡养殖为辅的产业发展格局。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基层党组织是推进精准脱贫、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民增收的战斗堡垒。他从实际出发,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狠抓村级组织建设,规范发展党员和着力培养后备人才。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目前已发展年轻党员2人,培养村后备干部8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有2名贫困户和1名致富带头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驻村工作中,他严格执行工作纪律和各项制度,坚持带头转作风、办实事,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行决策、落实和公开公示,切实做到了让群众监督、让群众评判、让群众满意。 在阚阅的积极努力和带动引领下,截至年末,大黑山村3年来累计实现村集体收入40万元,贫困户村集体产业收益分红收入户均元,实现29户60人脱贫,年贫困人口发生率降至1.7%,成为全省首批脱贫摘帽的贫困村。 责编:关健编辑:贾志张婷审校:安立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