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1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路线简介:大湖寨—连平县第一党支部旧址—白云楼—连平县工委旧址—何新屋—粤赣古驿道以革命遗迹、客家古建筑文化和粤赣古驿道为特色,感受革命时期的艰辛与河源人支持党的热情。△大湖寨△中共连平县第一个党支部红色革命旧址△白云楼线路详情: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是回归初心,是珍惜现在,更是为了开创未来。发展是最好的继承,奋进是最好的纪念,走好新时代长征路,铭记初心再出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色教育行

连平县一日行线路推荐:大湖寨—连平县第一党支部旧址—白云楼—连平县工委旧址—何新屋—粤赣古驿道第一站大湖寨大湖寨,位于河源市连平县大湖镇东湖村。大湖寨,距今已有年历史,为河源迄今发现最完整的、最古老的寨围。古寨依山傍水,北面外围设三个寨门,分别为上门、中心门、下门。门楼瓦顶悬山式,砖木结构。上门始建于明代,是大湖寨最为古老的一个寨门。绕过大池塘,迎来的便是大湖寨古村的上门。上门从底向上呈半月形,青石门槛,顶端呈拱形。从门外向里观望,自门顶至门底,恰好构成一个上下对称的长圆形门洞。年10月19日在大湖寨举办的“首届莲藕文化旅游节暨四季花海开园”活动当天,吸引了游客1.5万人次,拉动消费约15万元。大湖坚持生态优先,以绿色生态引领高质量发展,正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生态经济,规划建设以古驿道、红色革命遗址、客家古建筑和灯塔盆地为重点的生态旅游示范区,致力将大湖打造成广东省连片生态农业示范区、粤东北客家田园旅游中心镇。第二站连平县第一党支部旧址▲中共连平县第一个党支部红色革命旧址位于连平县大湖镇湖东村湖东小学内的中共连平县第一个党支部红色革命旧址,该校创建于年,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原貌是一幢九间廊柱式房屋,现旧址仅剩三间房屋。这座红色革命旧址留传的红色故事,大湖数万老区人民依然记忆犹新,至今代代相传。第三站白云楼白云楼在大湖镇的盘石村,面宽47.5米、进深50米,占地面积平方米,坐西北,朝东南,为方形楼角式围屋,是清末时,大湖曾兆祥兴建的。黄建生摄白云楼外砌有9米高的白色护墙,很是坚固。居中的大门,为外拱内方形,凹肚式,石门框,青砖砌拱,拱顶灰塑行书“磐石云屏”,门额行书“白云楼”。第四站连平县工作委员会旧址▲大湖镇湖西村(中共连平县工作委员会旧址)位于河源市连平县大湖镇湖西村下屋原回龙庵。年2月下旬,为了适应革命形势发展需要,大湖党组织根据指示成立了“中国共产党连平县工作委员会”。连平县工委的成立使连平的党组织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工委旧址重新装修,并开启了各类的革命史迹展览。第五站何新屋有着多年建筑历史的何新屋,诉说着一段红色革命故事:?年3月30日,国民党军在三角洋塘岗受到我军阻击后不敢恋战,拼命往大湖何新屋逃跑,得知消息后,大湖农会会长何恩寿及时召集民兵布防,伺机伏击。当敌人路经何新屋时,守在东门狗洞的何娘健、何娘珍两人使用一门2米多长、4厘米口径的土炮率先向路边敌人开火,当即击毙敌人1名。在这次战斗中,民兵何娘珍、何娘健被敌人土炮的弹片击中而壮烈牺牲。在何新屋东门楼阁的两面墙上,至今清晰可见弹痕累累。第六站粤赣古驿道▲粤赣古驿道连平段连平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通过粤赣古驿道走出了南粤英雄人物阮啸仙等革命先驱,这些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要进一步发掘好、保护好、宣传好、利用好,让它们成为踔厉后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动力与源泉。美食推荐连平老八盘,又称“筵席八盘”。客家人每逢喜庆、婚嫁、做生日、庆满月、款待亲朋好友,都会办上一桌“八盘”丰盛的佳肴来宴请客人,称“筵席八盘”,包括炸鸡蛋、薯丝粉、豆腐丝、肉丸、白切鸡、炸鱼、油果、红烧猪肉。萝卜爽,连平人又叫“萝卜生”,意思就是生吃的萝卜,餐前进食可开胃,餐后享用解油腻,更是闲暇时的零食。灯盏粄又称煎盏粄,是河源市连平县的客家特色风味小吃。它物美价廉,外脆里嫩,味道独特,既能解馋又能充饥。经油炸的灯盏粄外形酷似古代扁圆形的菜油灯盏,由此得名。忠信镇司前村陂头第一峰~石丫山一条适合大众的健身休闲穿越徒步活动线路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