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2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治白癫疯办法 http://m.39.net/pf/a_7082970.html

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兄弟

与耶稣最亲近的三个门徒中,雅各是我们最不熟悉的一个。他的生平和个性基本上在圣经中没有详尽的记载,雅各在福音书里未曾单独出现过,他却总是和比他有名气的弟弟约翰放在一起。他 被个别提到的一次,就是《使徒行传》中记载他殉道的时候。

他和约翰两个人,他的年纪比较大(这就是为什么他和约翰的名字同时出现时,他总是排在前面),而与彼得和安得烈两兄弟相比,雅各和约翰的家庭似乎也更为显赫,因为雅各和约翰常常被称为“西庇太的儿子”(太20:20,26:37,27:56;可10:35;路5:10;约21:2),这表明西庇太是个重要人物。

西庇太的名望可能来自他在经济方面的成就,或是他的家世,或两者皆有。他显然十分富有,因为他的捕鱼事业庞大到足以雇用许多工人(可1:20)。

此外,西庇太的家庭具有相当的身份,以至于使徒约翰“是大祭司所认识的”,也就是因为这样,在耶稣被捕的那个夜晚,他可以让彼得进人大祭司的院子(约18:15-16)。

一些初代教会的记录显示,西庇太是利未人,与大祭司的家庭关系密切。姑且不论西庇太这么有名望的原因是什么,圣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他是个重要人物,而且他家的名声,可以从加利利一路传到耶路撒冷大祭司的家里。

雅各在这么显赫的家庭做兄长,很可能认为自己有十足的理由担任使徒中的领导人。事实上,这可能是他们常常争论“他们中间哪一个可算为大”的一个原因(路22:24),但雅各只在一件事上真正成为众使徒之首一一他是 个殉道的人。

在最核心的三个使徒中,雅各也是个重要人物。譬如说,当耶稣使睚鲁的女儿从死里复活时,只有雅各、彼得、约翰三人被允许和耶稣同去(可5:37)。

在变像山上亲眼目睹耶稣荣光的也是他们三人(太17:1)。在橄榄山上,有四个门徒暗中向耶稣发问,雅各是其中的一个(可13:3)。而耶稣要求三个使徒和他一起在客西马尼园祷告时,雅各也在其中,另外两个人就是彼得和约翰(可14:33)。

因此,作为最核心使徒的一员,雅各享有特别的福分:他可以亲眼看到耶稣使人复活的大能,耶稣在山上变了相貌时,他看见他的荣光;耶稣在橄榄山上向他们阐明未来之事时,他看见基督无上的主权;在客西马尼园,他看见救主极大的痛苦。这些事必然大大増强他的信心,也为他自己将要面对的苦难和殉道倣了预备。

他也叫“雷子”(半尼其)

耶稣拣选十二门徒

这十二个人有西门,耶稣又给他起名叫彼得;还要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又给这两个人起名叫半尼其,就是雷子的意思;又有安得烈、腓力、巴多罗买、马太、多马、亚勒腓的儿子雅各和达太,并奋锐党的西门;还有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

《马可福音》3:16-19

如果有个关键词可用来形容使徒雅各的话,这个词就是“烈性子”。就我们对他的些许了解来看,他显然具有高度的热和强烈的情感。事实上,耶稣给他和约翰起了一个别名,就是“雷子”(半尼其),这个词非常明确地道出雅各狂热、火暴、刚烈和热情的个性。

使徒雅各初期的热心掺杂着雄心和残暴,但借着神的恩典,他被变化成属神的人,并成为最重要的使徒之一。

马可记载耶稣称雅各和约翰是“雷子”,他把这称呼放在十二门徒的名单里,就和他提到西门(又称为彼得)的方式一样。我们不知道耶稣是否经常使用这个别名来叫雅各和约翰,但在整本圣经里,只有马可提到他们的别名。彼得的别名显然是为了鼓励并塑造他的个性,使他能像磐石一样坚固。但是,耶稣为西庇太的两个儿子取了“半尼其”的别名,则是为了责备他们天生的火暴脾气,或许,主甚至是想幽默一下,通过这个别名来温和地训诫他们。

虽然我们对雅各的认识极少,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他天性暴躁、刚烈。安得烈默默地将人到耶稣面前,而雅各却求神从天上降下火来摧毁整个村庄的人。他是使徒中 个殉道的人,而且杀他的人正是希律王,由这两个事实,我们可以看出雅各不是个被动、机灵之人。相反,他很容易引起事端,以至于很快就树立了致命的敌人。

在属灵领导的职分上,脾气暴躁之人还是可以合理地占有一席之地,以利亚就是这种人(事实上,当雅各要求从天上降下火来的时候,他自认为是在学习以利亚)。尼希米也有类似的脾气(尼13:25),施洗约翰也生性暴躁,雅各显然与他们如出一辙,他直言不讳、性情刚烈,对作恶的人没有耐心。

这样的烈性子原本无可厚非,不要忘了,耶稣自己也用鞭子来洁净圣殿,而当他这么做之时,“他的门徒就想起经上记着说‘我为你的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约2:17;诗69:9).

在所有人当中,雅各最了解主心急如焚的感受。雅各看到耶稣责备犹太 、咒诅格拉森城、对抗和摧毁魔鬼势力时,他的热心也大大增加。真正为公义所发的热心才是好品德。

但是,热心有时候不等于公义,而没有知识的热心是有害的(罗10:2),没有智慧的热心是危险的,没有敏锐感受的热心往往是残酷的。热心ー旦沦为失控的情绪,可能就会带来致命的结果。

雅各有时很容易被这种误导的热心打败,有两个事件特别可以说明这一点:一个是他想让天上降下火来,另一个是雅各和约翰这两兄弟的母亲为两个儿子向耶稣要宝座。以下就让我们逐一来看这两个事件。

从天降下火来

从《路加福音》9章51-56节的记载,我们很容易了解为什么雅各和约翰被称为雷子。

撒玛利亚人不接待主

耶稣被接上升的日子将到,他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便打发使者在他前头走。他们到了撒玛利亚的一个村庄,要为他预备。那里的人不接待他,因他面向耶路撒冷去。他的门徒雅各、约翰看见了,就说:“主啊,你要我们吩咐火从天上将下来烧灭他们,像以利亚所作的吗(有古卷无“像以利亚所作的”)?”耶稣转身责备两个门徒,说:“你们的心如何,你们并不知道。人子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性命”或作“灵魂”。下同),是要救人的性命。”说着就往别的村庄去了(有古卷只有55节首句,56节末句)。

《路加福音》9:51-56

矛盾的根源

撒玛利亚人是来自北国以色列的犹太混血的后代。以色列被亚述征服后,全国最杰出且具影响力的人都被掳走,而忠于亚述王的外邦人和外国人就被安置在撒玛利亚(王下17:24-34),滞留国内的那些可怜的以色列人就与进驻的外邦人通婚。

那些外邦人因为不敬畏神、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有兴旺过,于是亚述王便在掳来的祭司中遣送一名回去,教导他们如何敬畏神(王下17:28),结果却造成真理与异教混合的错谬。

“他们又怕耶和华,又侍奉自己的神,从何邦迁移,就随何邦的风俗(33节)换句话说,他们仍宣称敬拜耶和华神(而且在表面上接受摩西五经为圣经),但他们设立自己的祭司,建筑自己的庙宇,制定自己的献祭礼仪。简而言之,他们根据大部分的异教传统构筑了另一个新宗教。撒玛利亚人的宗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让我们看到圣经权威受制于人的传统时是什么样的景况。

撒玛利亚人的庙宇原址是在撒玛利亚的基利心山,兴建于亚历山大大帝时期,但大约在基督诞生年前遭摧毁。然而,撒玛利亚人仍把基利心山视为圣山,而且深信只有在这座山上,神才能得到应得的敬拜,这就是为什么在《约翰福音》4章20节,撒玛利亚妇人会对耶稣说:“我们的祖宗在这山上礼拜,你们倒说,应当礼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这一点显然是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彼此有争议的主要问题之一(到今天,仍然有一小群撒玛利亚人的后代在山上敬拜)。

早期被掳的以色列人后来回到撒玛利亚,他们的许多后代也是与异族通婚所生的混血儿,所以,撒玛利亚的文化完全适合他们。当然,犹太人视撒玛利亚人为杂种,视他们的宗教是混杂的宗教。因此在耶稣的时代,犹太人宁愿千辛万苦地绕远路,也不愿穿越撒玛利亚境内,因为他们将这整个地区视为不洁之地。

但圣经记载,当时的耶稣面向耶路撒冷,而且,如他以前所做的( :4),他选择快捷方式,就是直接穿越撒玛利亚。途中,他和跟随者需要找地方吃饭、过夜,因为同行的人很多,他就派遺使者先去安排住宿。

耶稣显然是要去耶路撒冷守逾越节,而撒玛利亚人却认为所有的节期和礼仪都应该在基利心山举行,所以,他们拒绝接待耶稣的使者。这些撒玛利亚人不仅厌恶犹太人,也厌恶在耶路撒冷举行的敬拜,因此他们对耶稣的需要丝毫不感兴趣。耶稣代表撒玛利亚人所轻视的一切犹太事物,所以他们不由分说地拒绝了他的要求,问题不在于客栈没有空房间,而是撒玛利亚人刻意对他们不友善。如果耶稣在前往耶路撒冷敬拜的路上试图经过他们的城市,他们会尽可能地刁难他。他们厌恶犹太人和他们的敬拜,就像犹太人厌恶他们和他们的敬拜一样。对撒玛利亚人来说,这样彼此对待是公平的。

当然,耶稣对撒玛利亚人一向都只有善意。他医治过一个撒利亚的麻风病人,并称许他懂得感恩(路17:16);他接受一个撒玛利亚妇人的水,并赐给她生命的活水( :7-29);他在那妇人所住的村庄待了两天,向她的邻舍传福音( :39-43);他让一个撒玛利亚人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里的英雄(路10:30-37);后来,他还命令门徒向撒玛利亚传福音(徒1:8)。总面言之,他对撒玛利亚人总是充满恩慈和善意。

耶稣与撒玛利亚妇人

耶稣关于“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

但如今,撒玛利亚人刻意鄙视他。

雅各和约翰这两个雷子立刻就义愤填膺,他们已经想好一个对策,他们说:“主啊,你要我们吩咐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他们,像以利亚所作的吗?”(路9:54)

这个时候提到以利亚很重要,因为雅各和约翰所提到的事就发生在这个地区,他们对这个旧约故事很熟悉,知道它在历史上和撒玛利亚的关系、我们由此可以看出犹太人对撒玛利亚人的不满有多深。

所以,雅各和约翰建议让火从天降下,向撒玛利亚人的不友善做出回应。他们可能认为这样做,是依循先例,理由充足。毕竟,以利亚并未因自己的行动受责备,在当时那些情况下,以利亚的反应很恰当。

仁慈和怜悯的功课

然而,对雅各和约翰来说,这种反应并不合适。从根本上讲,他们的动机不对,他们问:“主啊,你要我们吩咐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他们,像以利亚所做的吗?”当他们这么问时,显然带着自大的口气。他们当然没有能力吩咐火从天上降下,在他们同行的人当中,基督是 有这能力的人。如果这是合适的回应,基督自己早就会做这件事。雅各和约翰大胆地建议基督赐他们能力,吩咐火从天上降下,然而,基督自己好几次受到对手挑战,对方要他行超自然的神迹,他每次都予以拒绝(太12:39)。所以,雅各和约翰实际上是要求主耶稣赐给他们能力去做主不愿意做的事。

此外,耶稣的使命与以利亚大不相同。基督是来拯救,不是摧毁。因此,他以坚定的口吻责备那对“雷子”兄弟:“耶稣转身责备两个门徒,说:“你们的心如何,你们并不知道。人子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路9:55-56)

然而,雅各和约翰对撒玛利亚人的愤恨之情或许还有一点可敬之处,就是他们极其热心地要保护基督的尊荣,这也必定是伟大的品性,因义愤填膺而火冒三丈,远比被动地坐在那里,任凭耶稣受羞辱要好得多。所以,他们的反应虽然因狂做自大而大打折扣,他们对问题提出的补救办法虽然完全不适当,但他们看见耶稣被刻意藐视而感到愤恨,却值得给予某种程度的尊敬。

耶稣的示范让雅各学习到一个功课,即仁慈和怜悯,以及义愤和热忱,都是需要培养的品性(有时前者更为重要)。那么后续的发展如何呢?雅各和约翰没有吩咐火从天降,而是“往别的村庄去了”(路9:56)。他们往别处去找住宿的地方,这或许有些不方便,但在那样的情形中,如此做远比他们因撒玛利亚人的不友善而提出的对策合适多了。

几年过后,初代教会开始成长,福音也在犹大地以外传讲开来。这时,执事腓利“下撒玛利亚城去宣讲基督”(徒8:5),有奇妙的事情在那里发生了。

福音传达撒玛利亚

众人听见了,又看见腓利所行的神迹,就同心合意地听从他的话。因为有许多人被污鬼附着,那些鬼大声呼叫,从他们身上出来;还有许多瘫痪的、瘸腿的,都得了医治。在那城里,就大有欢喜。

《使徒行传》8:6-8

毫无疑问,在因腓利传讲而得救的这许多人中,有一些也是先前雅各想要焚毁,但被耶稣存留下来的人。我们可以确定的是,看见这么多曾经穷凶极恶地羞辱耶稣的人得到救赎,连雅各自己都欢欣不已。

(待续)

?本文节选自《布衣圣徒》作者:约翰. ;译者:苏美珍图片资料来源网络只为分享好的主内资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其他方面问题,我们将 时间处理,请联系?l想了解更多的以色列资讯?以下Lily姊妹精心整理的链接很适合您以色列——从文化到旅行—END—如果还想了解更多,欢迎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