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6时40分,生产车间喧嚣的声浪和咯吱的机器声还没有响起,而吉林娃哈哈莲花山食品有限公司车间主任齐宝玉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16年以来,他始终坚持每天提前一个半小时到单位。 “每天早上到各个生产设备上巡查,一脸严肃地仔细打量着每一个细小的零件,这是他每天的必修课,也是最能查找到问题的时候。”和他共事十余年的李凯这样说。 像这样的设备巡查齐宝玉每天至少要进行4次,以此来作为对生产线设备进行技改和创新的基础。 1以厂为家激情奉献时间就在齐宝玉专注的目光中悄悄流逝。来到齐宝玉办公室,墙上“共产党员示范岗”的荣誉标牌仿佛把小编带回到那个激情奉献的年代。 年,刚刚大专毕业的齐宝玉,成了娃哈哈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一名操作工。由于表现出色,不到半年便通过内部提干成为了娃哈哈最年轻的工段长,随之而来的则是更大的挑战,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业务能手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 “农村出来的孩子最不怕的就是吃苦。当时,我每天基本上都是泡在厂子里,工作时间达到18个小时,和父母住在一个院,却十天八天都打不到一个照面。面对一个问题,反反复复地向老师傅请教,非得弄明白不可。”说起那段最艰苦的时光,齐宝玉双眸炯亮,微笑的脸庞似诉说着无悔的执着。 2执着创新永不停歇青春是一种姿态,心有猛虎,细嗅蔷薇。面对自己热爱的工作,齐宝玉有着不服输的韧劲儿。从操作工到工段长再到车间副主任、车间主任,变的是工作职责,不变的是齐宝玉对技艺创新的追求。 东北片区荣获“QC”课题1次一等奖、2次三等奖,集团公司“QC”课题发布会上荣获集团三等奖……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齐宝玉带领他的团队不分昼夜的辛勤付出。 其中,果奶理瓶机改造项目是齐宝玉颇为骄傲的。果奶理瓶机是年投入使用的老设备,理瓶机大盘内吹瓶风管在生产过程中低压气使用量非常大,会产生较高电耗,成为困扰娃哈哈集团的一个难题。 齐宝玉主动请缨,凭借着多年来积攒下来的技艺创新思路,带领自己的团队又一次踏上了攻坚克难的征程。“那段时间我和技术成员们每天都在车间里,累了就去宿舍睡一会儿,根本没有时间概念,只想着怎么改进技艺。” 问题是一目了然的,如何去改造却一时没有头绪。通过反反复复上百次的观察、琢磨,终于找到了突破口。通过调整风管位置,在吹瓶头风机管路上开口引流等技术手段,不断调试,经过近一个月的“闭关”,此课题被成功攻破。 “每一个小的改变都需要一点一点的尝试,需要精准无误,否则就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而每一次调试都需要几个小时,不能按时吃饭是最普通不过的事儿了。”参与了课题的张振才告诉小编。 经改造后,理瓶设备操作更方便,低压气使用也大大节省,风道风机电能消耗明显降低,每年可节约20余万度电费。 像这样的技艺创新可以说不胜枚举。在年—年间,齐宝玉带领技术团队完成课题近百件,每年都会为公司节约上百万元的成本。 “技艺创新不仅是为公司创造利益,也是我个人的人生追求。”精益求精,方为工匠本色。创新的道路上,齐宝玉从未停歇…… 责编:陈宇编辑:玲玉摄影:王赫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