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中央军委向红军老战士的致敬信尊敬的红军老战士:在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人民军队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阔步前行之际,迎来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光辉日子,中央军委和全军官兵特向为创造这一历史伟业建立卓著功勋的革命前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问候!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前进到陕甘宁地区,实现了历史性的大会师,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谱写了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红军长征的胜利,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新篇章,形成了中国革命成熟的坚强领导核心,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红军长征,不仅是一次人类精神和意志的伟大远征,也是一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优秀儿女寻求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史册上,彪炳千秋,永恒不朽。在这场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战略转移中,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将士,以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粉碎了上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历时两年、纵横十几省、长驱数万里,取得了震惊世界的伟大胜利。红军主力长征期间,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西北地区的红军、党领导下的东北人民抗日武装以及白区地下党组织的革命同志,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坚持斗争,为长征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英勇的红军将士在血与火、生与死考验中创造的伟大历史功绩,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全军官兵永远不会忘记;英勇的红军将士用忠诚和信仰、意志和毅力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震古烁今,弥足珍贵,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长征永远在路上,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现在,我国进入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坚强领导下,人民军队坚持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认真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牢固确立“五个更加注重”的战略指导,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迈上了强军兴军新征程。全军官兵一定要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踏着革命先辈的足迹,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要学习你们信念坚定、铁心跟党的政治品格,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笃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始终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学习你们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战斗意志,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在实战条件下摔打磨练,砥砺过硬的军事素质,培养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坚决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学习你们崇严尚实、团结奉献的高尚情操,坚持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传承红色基因,当好红军传人,不断把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发扬光大。全军官兵决心以你们为榜样,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争做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努力锻造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部队,为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贡献智慧和力量。尊敬的红军老战士,在长期的戎马生涯中,你们为党和人民的崇高事业,为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愧是人民的英雄、共和国的功臣、革命军人的楷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愿你们丹心似火、壮志如虹,永葆政治本色,弘扬革命传统,继续为党、人民和军队事业增添正能量、书写新华章。衷心祝福你们生活愉快,健康长寿,阖家幸福!中央军委年10月21日苦难还是激情?五位百岁老红军回望长征路白发老红军拳拳赤子心湖南省龙山烈士陵园,陈本初向五位红二、六军团领导人的群像雕塑敬上一个标准的军礼。五位老红军,五段不同的长征经历。80多年前,他们虽都是稚气未脱的青少年,却同样义无反顾地担起开创中国未来的重任,走向荆棘满途的漫漫长路。如今,他们已近期颐之年。但回望长征,他们的记忆依然清晰,情感依然炽热,讲述依然动情。因为,那段岁月中有最深重的苦难与悲怆,却因为充盈着理想与激情,而铸就了人生中耀眼的辉煌与激昂。当然,还有他们牵挂一生的战友,他们秉承始终的革命信念,都让这段经历成为他们记忆中永远无法抹去的烙印。“长征路上牺牲了很多人,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这些人、这些事,打落(方言:忘记)不得!”从不抽烟的陈本初在老师长苏杰墓前点上一根烟,轻抚墓碑,追忆过去跟随老师长的那段短暂而难忘的时光。61年来,风雨无阻,老红军陈本初会定期去老师长苏杰的墓前祭拜。“师长啊,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您用生命换来了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您的恩情我一辈子都不会忘,我的子孙后代也不会忘!”缅怀师长苏杰,陈本初泣不成声。年7月28日,红二、六军团17师奉命急行军赶到湘西龙山县招头寨阻敌,24岁的师长苏杰带领陈本初在内的多名战士组成敢死队,在向占据招头寨山头阵地之敌发起猛攻时,中弹牺牲。夺回阵地后,陈本初跟战友们一起将苏杰葬在了自己的家乡招头寨。年,陈本初回到已变为召市镇的家乡,找到当时埋葬苏杰师长的墓地,将它修葺一新,并一直定居在老首长墓地附近守墓。年,苏杰烈士的墓迁入龙山烈士陵园集中安葬,陈本初和老伴也随儿女住到县城,继续忠诚守护着苏杰烈士墓,“他在这里没有亲人,我们就是他的亲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一切。”年,红二、六军团进入湘西龙山县,当时只有13岁的陈本初结识了17师师长苏杰,并经他特批加入了红军。“年11月,我跟着红二、六军团开始长征。一个脸色黝黑、留着漆黑八字胡的大个子红军摸着我的头,问我怕不怕死、吃不吃得苦,叫我跟紧部队走,莫掉队!后来我才知道那就是军长贺龙。过雪山时,我就靠着4两辣椒御寒。有个战友,休息的时候我和他相互靠着睡了会儿,走的时候我就喊他,‘走了,莫掉队’,可他再没醒过来。”(刘海、毛绪军、本报记者柳军摄影报道)“即使班长来救我,也可能陷进来。就算我自己牺牲了,也不愿牺牲战友。”女红军姚树兰女红军姚树兰,16岁参加红军,两年后在长征途中过草地时曾深陷沼泽险些牺牲。“年秋天,我们随部队过草地。因为身体极度虚弱,我一个人走在后面,不小心陷进一处沼泽。我试着挣扎,却越陷越深,只好一动不动地待着,希望会有人来救我。没多久我就听见班长在空旷的草地上大声喊我的名字,但我没有力气回答,更不想班长因为赶来救我而陷入沼泽。可我又不甘心这样白白牺牲。休息了一会儿,我拽着草根用尽全身力气慢慢往上爬,终于爬出了沼泽,拖着疲惫的身体去赶部队。走过沼泽地不容易,翻越雪山不容易,我们能活着更不容易!”(徐燕荣、本报记者岱天荣摄影报道)“在革命最需要的时候我却残疾了,再没能为革命做点贡献,可国家还给我开工资、搞治疗,给我发纪念章,我惭愧啊!”老红军陈利财在向记者展示他本应引以为傲的右手在战场上留下的枪伤时,一米八个头的96岁老红军陈利财却像个孩子似的号啕大哭起来。陈利财“惭愧”,是觉得自己对国家、对那些在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战友有亏欠。其实,他在13岁那年就参加了红军,是一位功勋卓著的老红军。他坚持到了革命胜利,但“我那些老战友们,一个个都牺牲了、都不在了。过草地时我碰见一个龙山老乡,他用手捂着肚子,说有点拉肚子。过完草地我就再没见过他。年我回乡的时候,发现他屋里已经挂上了烈属的牌子,他是怎么牺牲的家里人却不晓得。长征途中,像这样牺牲的战友不计其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啊!”(刘海、本报记者柳军摄影报道)“没有麻醉药,只能硬取子弹,可伤员们都忍着没喊一声。”老红军杜国榜99岁的老红军杜国榜,回忆起长征,感触最深的是战友们的坚毅。“那时候经常有人在战斗中负伤,但消炎药和麻醉药紧缺。如果不是特大型手术,不会使用麻醉药,只能用盐水消毒,可盐水滴在伤口上是钻心的疼啊。但更难忍的,是要在没麻醉药的情况下取出伤口里的子弹。可伤员们脸都憋红了愣是不喊疼,我帮他们取子弹时却哭到不行,真的是边哭边取。”(李鑫钰、本报记者王传顺摄影报道)“行军路上,到处都是敌人遗弃的枪支弹药和大烟,还有从老百姓那里抢来的来不及带走的粮食和牲畜。”老红军王凤文提起长征,99岁的老红军王凤文记忆犹新:“年,我随红四方面军长征时参加了嘉陵江战役。那时,敌人的沿江防线被我们突破,我们接到命令要攻克梓潼县城,阻击绵阳方向可能来援之敌。行军沿途的村落集镇都被敌人洗劫一空。我们看到这一切都气得不行,队伍里好多人都喊着‘追上敌人消灭他们,为乡亲们报仇’。最后经过一天的激战,我们获得了胜利。”(李鑫钰、本报记者王传顺摄影报道)作者:柳 军王传顺等编辑:张 硕陈 婕陆金路编审:曲延涛毛志文来源:解放军报

赞赏

长按







































怎么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白癜风治疗哪里最好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