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6月28日,涂光生就整整67岁了。他17岁开始学医,20岁正式成为一名乡医(那时候叫赤脚医生),现在,他在江夏区舒安街五里墩村为村民行医看病,已经47年了。 乡村医生是植根于广大农村的卫生工作者,他们半农半医,在维护广大农村居民健康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涂医生从一根针一把草的赤脚医生,到现在中西医结合,全面诊治内外儿科、疑难杂症基础疾病,他用良好的医疗技术和优秀的医德医风为一方百姓排忧解难,守护着一方百姓的生命安康。 舒安街有21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曾经每个村都有乡医,随着农村人口快速流向城市,乡医也逐年减少,现在舒安街只剩下12个乡医,五里墩、塘口和南嘴三个村共三千多人,只有涂光生一个乡医,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农村看病利润低,有的乡医无法坚持下去,选择了更好的发展途径;二是涂光生医疗技术比较高,村民常常大老远跑来找他看病,这是村民对他的选择。医院的教授,面对急难重症却勇于担当。有的村民因为家庭困难,医院去,涂医生本着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不推诿不回避,精心为患者诊疗,从医47年,村民中流传着不少涂医生起死回生的佳话,医院宣判死刑的患者,让中风的患者重新健步走路。 看病不能马上付钱,等着秋收或者年底结帐在农村也是常有的事,涂医生的记帐本厚厚几摞,不少人最后没钱结帐,涂医生也不催缴,明知他们还不上钱,还是继续给他们看病。有的村民贫病交加,涂医生不仅免费给他们治病,还会送给他们油和米。在村民眼里,没有一个人在这里看不起病,涂医生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善良和气,乐于助人。他们看着涂医生从一个年轻帅小伙变成沧桑老头,他们信任他,天长日久,信任变成了依赖,他们愿意将自己生病的身体交给他。47年来,他们从不与涂医生吵架,常见的医疗纠纷从没发生在涂医生的卫生室。 年,全国基层医疗机构,包括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取消药品的进、销差价,基本药物以购进价销售。在基层,特别是村卫生室,没有挂号,没有检查、手术等收入,大部分利润来自药物差价。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村卫生室收入将大幅度减少。涂光生的卫生室最高年业务量达28万,医疗是他家的全部收入来源,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意味着这一收入将损去大半。各个村卫生室都在等待观望,有的甚至有抵触情绪,推行基本药物制度遇到障碍。 年11月1日,涂光生率先宣布,五里墩村卫生室实行药品零差价。这是舒安街最大的村卫生室,有了榜样,其他乡医也开始行动了,舒安街很快实施药品零差价全覆盖,涂光生成为江夏区村卫生室推行基本药物的标杆人物。随后,江夏区个村卫生室在短短一周内全部调整为新农合系统价格,实行了药品零差价。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新农合门诊统筹基金支出减少11%,农民门诊费用下降30%。据知情人士透露,涂光生的年业务收入下降了10万,但他毫无怨言,仍然像原来一样,乐呵呵为村民看病。在大义面前,他选择放弃个人利益,为大家,舍小家。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除了看病,还要做好新农合报销资料,必须学会电脑操作。乡医普遍年纪偏大,电脑操作是难题。为了克服这项困难,涂光生学得认真,学得刻苦,结果他第一个使用电子处方。在基本药物系统方面,他反复请教卫生院专业人员,一点没弄懂就打电话询问,有时跑到卫生院来当面请教,直到完全掌握系统程序。年,医疗服务系统升级,他又是第一个完成系统转换的乡医,他反复观看学习资料,半夜两点钟会爬起来求证一个没弄明白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医疗技术也是这样逐步积累、精进的,最后终于练成一个优秀的基层全科医生。 随着医疗卫生的深入改革,乡医的职能从基层医疗扩大到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妇保儿保、传染病、慢病管理、计划免疫等十几类服务项目落到涂光生肩上。每个月主动搜索、报告0—6岁儿童流出流入动向,每个季度一次上门访视糖尿病、高血压和精神病人,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干预指导,传染病报告、健康知识宣传、体检等等。涂光生负责三个村的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近4千村民的健康,几十年的亲密接触,他脑子里有一张活生生的地图,什么时候去哪个村、哪个患者家才能找到患者,完成一次访视;哪家来了或者走了一个小孩、去了哪里,该打什么疫苗了,哪个患者的血压不太稳定、需要调整哪些药物和生活习惯等等,他都了如指掌。一直以来,他所负责的区域公共卫生工作都是最出色的,他的各项报表及时、准确。他获得过“武昌县优秀医生”、“武汉市首届优秀乡村医生”、“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各种荣誉,个人先进事迹被中国农村卫生协会收入《中国乡村医生名录》。 现在,涂光生不仅依然坚守在乡医这个岗位上,在城里带孙子的老伴也回到卫生室给他帮忙了。老伴说,他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以前了,睁开眼睛就开始忙活,如果没人做饭,中午饭都吃不上。孩子们都劝他别干了,他不听。女儿家请人带孩子一个月花5千,一年就是6万,他一年哪里能赚到6万呢?可他就是放不下听诊器,那双手不拿药就不知道拿什么。 乡医工作平凡、琐碎、艰辛、劳苦,涂光生就这样干到了今天。尽管已经67岁了,“没人接替我,我就不会有退休的一天!”涂光生说。正是因为有着涂光生这样的村医磐石一般终身坚守在广大农村,中国医疗卫生事业这道网才完整无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康的神圣使命才能够顺利实现! (作者:刘桂英) 作者简介: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武汉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年获《江汉早报》“白衣天使征文”三等奖。年参与编辑《江夏杏林》一书。年出版长篇报告文学《谭门艺术漫议》。年获中国小说学会“文华杯”全国短篇小说大赛三等奖。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芳草·潮》《长江丛刊》《江夏文艺》等。 (妙慧妙音主播:彭毓山) 彭毓山:武汉市江夏区人,“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武汉诗生活》杂志主播,“江城朗读者”特约主播。自由职业,自幼酷爱音律,语言艺术,多年不辍,执着并快乐”于自己的朗诵空间。追求自然,原生的朗诵风格。 刘桂英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