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3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千年松树下,万年磐石上,智慧坐禅;潺潺溪水间,淡淡花香内,少年在悟。其情其景,清清静静,安安宁宁,清静间有行云在上腾,安宁内有流水在旋转。行云流水的旋律,伴着夕阳之美,只见云上太阳,穿过层层云彩,经过绵绵众山,从松树四周,到磐石两边,如七色彩虹,金色的晚霞,凝聚成光圈,渲染着智者的脸,如同在发光的月亮。少年见此情景,双膝跪地,双手合一,准备下拜。

就在这个时候,老者严肃地说:万万不可这样!除了真神之外,不可拜任何人,不可拜任何物。少年听到此责备,恍恍惚惚如梦如幻,不知老者为何发怒。

少年这样说:请您向我证明,关于神的存在,关于神的事情,关于神的奥秘!

老者注视着少年,一动不动一言不发,老者睿智锋利的眼神,似乎要看穿少年的心,说道:这个问题,很有问题。你的动机,不是渴慕,而是怀疑;你的态度,不是谦卑,而是骄傲。这样的动机和态度,任何诠释毫无益处。你不是在寻求答案,反而是在寻求争辩。因为,你的问题、你的眼神已经说明:你心中的神,就是你自己!你以己为神,这样的神很贫穷,这样的神很无知。我也很理解,人性对于神的太多无知与愚昧。但是,希望你从此以后,存着渴慕的心,怀着谦卑的灵,寻求至高的神。

关于神的存在,要诠释其位置、其功能、其本体。相对于人心,有一个至尊的宝座;相对于万物,有一个至高的存在;相对于万事,有一个至深的奥秘。至尊的宝座,至高的存在,至大的能力,就是神的位置。其功能是这样:相对于人心,坐在至尊宝座上的,是用来敬拜的对象;相对于万物,称之为至高的存在,是绝对权威的象征;相对于万事,称之为至大的能力,是危难中的救世主。然而,最重要的,那位是谁?是不是配被称为神?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至尊的宝座,坐在那宝座上的,是顶礼膜拜的神!所以,不能伤人的自尊,因为,伤的不是人,而是他的神。只是,那位是谁,几种可能:其一,空的位置;其二,就是自己;其三,某一个人;其四,某一件事;其五,某一个物。

老者说到这里,定睛望着少年说:若要认识自己,若要认识别人,先要认识其神,才能认识其人。人,若以自己为神,其人是个自私的人;人,若以某人为神,其人是个愚昧的人;人,若以某物为神,其人是个迷信的人;人,若以某事为神,其人是个困惑的人。以任何人事物,用来敬拜为神,皆为无知的人,皆为愚昧的事。

这样说,神是谁?神是敬拜的对象,神是尊贵的象征,神是生命的救主!然而,谁能配得这样的称谓,谁能做成这样的事情?

天下人间,除她以外,别无它名!她是道,道之名,就是神!道之名就是真理之名、能量之名、生命之名。人若邀请真理,坐上至尊宝座,尊其名为圣,奉其名为神,其人行事为人,就有真理为依据,待人接物,就有能量来充满。人若没有真理,就没有真神,人若不以真理为宝座的主人,必以其它的事物来代替,取而代之,就是偶像。这样的人心,这样的事物,都是有祸的!

老者这样说道:打开心中的宝座,邀请真理登上宝座,尊其名为圣,奉其名为神。这位神是尊贵,是荣耀,是权柄。你以她为公义之神,她以你为喜爱之子。她必与你同在,亦必与你同行,保护你出入平安,引导你来回顺利。因为,真理是一切的一切,存在之存在的根基,是真理的语言,托住万事万物。她无所不知,亦无所不能!就是你的头发,都一一记录,个个祝福。将你的心交给她,必忧愁不至天亮,含怒亦不至日落。因为,她是你的盾牌,她是你的保护,并且永不改变。

少年啊!道之本,是真理;道之名,就是神;道之像,就是人;人之样,就是我!我以道之名为神,我则名正而言顺;我以道之像为人,我则言顺而力行。名正而言顺,言顺而力行,呈现的样子就是我。这样的我又真、又善、又美,这样的我有信、有望、有爱,这样的我喜乐、平安、幸福。反之,你若不以真理之名为神,你必以其它之物来代替,其物必朽坏,其物必变换,其物乃偶像。这样的我空虚、混沌、迷茫,这样的我卑贱、无知、愚昧,这样的我黑暗、痛苦、死亡。

神是真理之名,神不能被证明;真理是证明一切的标准,无其它的标准高于真理!不要妄图证明神,而是谦卑敬拜神,神必引导你进入福祉,神必引导你明白真理。少年啊!你要常常呼求,让那位至高的神坐在你心灵的宝座,你要将荣耀归给她,她必将祝福赐给你。即使你贫穷,即使你患难,即使你软弱,她必不离不弃,亦必爱你到底。这位神,是真神,即真理之名,除她之外,别无它名,可称之为神。除她之外别无它神,能够登上人心灵的宝座。

少年听得如痴如醉,听得越来越觉得羞愧,问:请您息怒。我还有不解之处,请您耐心的教诲。能否以简约的语言,使用更通俗的词句,诠释道的本体,即真理的属性,好使我可以明白,并可以付诸行动?

老者说:少年啊!记住这句话,最简单的就是真理,真理使事回归简单,简而再简,简至极致,只剩下单,单若是不能再减,最终的单就是真!真即物之本性,事之本性,人之本性。本性就是没有多,亦是没有少,是就是是,不是是不是。

老者说道:少年啊!你要用心聆听,这智慧的言语,使你认识真理!

少年说:我在这里,静听教诲。

老者说:你看着我,看着我的眼睛,告诉我看到了什么?

少年眨了眨眼睛说:我看到了你的眼睛。

老者说:继续看,继续看,告诉我,是什么?

少年说:刚才是清晰的,后来是模糊的,现在是虚空的。

老者说:继续看,一直看,告诉我,是什么?

少年说:我看到了您,我看到了您的言语,我看到了最真实的您。

老者说:孩子啊!首先,你看见了看的见的现象;其次,你看见了看不见的虚空;最后,你在看不见中看见了看见,那个看见是真实的看见。看任何事物,学会三个见:其一,可见之见,那是假象,只是暂时;其二,见不可见,那是规律,相对长久;其三,不见之见,那是真实,绝对永久。年轻人啊!人说的谎言,会随风飘散;人说的真话,会瞬间永恒。因此,言行与举止,真要真到底,那就是真理;待人接物,善要善到底,那就是良善。

老者继续说:真理是道之本,真是真理之本,真是一切之本,真就是没有虚假,真就是没有多余,真就是没有缺少,真就是恰到好处。真之为真,因为它公平,因为它公正,所以它公义;真之为真,因为它纯洁,因为它完整,所以它完美。真是物的根源,真是事的本质,这样的真会言语,其言语的范畴有:其一是命令,命令之内容有要与不要,可与不可,好与不好,是与不是。其二是规律,规律之语言有加减乘除,即数学,横竖撇捺,即文字,能量守恒,即物理,天籁之音,即旋律。其三是精神,首先是立约、立法、立国,其次是立政、立民、立业,最后是权力、责任、义务。

换而言之,真的语言之一是命令,是万事万物存在的属性;其语言之二就是规律,是万事万物运行的模式;其语言之三就是精神,是万事万物行动的准则。其属性、其模式、其精神,汇聚成天理、公理与道理,呈现绝对而独一的真理。真的话,就是理,二合一,即真理。没有真理,没有一切;真若不真,理则非理,善则不善,美则不美。

老者说:少年啊!道之本,就是真;道之名,就是神;道之像,就是人;人之样,就是我;我若真,即真我!找到真我,建设真我:首先,道之名为名则名正;其次,真之言为言则言顺;最后,人之力为力则力行。名正者有天时随之,言顺者有地利佑之,力行者有人和助之。名正言顺与力行,天时地利与人和。这样的我,行而有天下,静而有智慧,动而有福祉。

就在这个时候,石头背后杂草在微微摇摆,发出嘶嘶之声。这声音似乎在向老者靠近,少年心中忐忑不安,毛骨悚然!老者只是安安静静看着少年,说:为什么惧怕,为什么恐惧?虽然这深山野路间,到处是飞禽走兽,但它们不过是有气息的活物,唯独我们才是有灵的活人,其样若有道之名为圣,其样若有真之言为理,其样必大义凛然,其样必大而可威。

少年听后,逐渐平静,说道:我现在知道了。道之本,是真理;道之名,是真神;道之像,是真人;人之样,是真我。我要常敬拜神,存着谦卑的心灵,将真理藏在心中。真理打开能量的泉源,从人的心中流出来,人就会有永生的生命。人要存敬畏的心,将尊贵荣耀权柄,交给那至高的神,因为,唯独她是配得,唯独她名副其实。这样她就将祝福、平安,赐予人们!

然而我不懂:宗教宣扬的神,与您所诠释的神,有着天壤之别。倘若可以,请您指点:关于宗教,关于上帝。

就在这个时候,老者睿智的眼神,注视深邃的天空,似乎在打开尘封的记忆,诠释那深邃的奥秘!老者说:很久很久以前,太阳升起的地方,那里有个美丽的院子,在那个院子里面,人与神和睦同居。神创造万物,人管理万物,各按其职,各尽其力。他们彼此立约:神将管理的权柄赐给人,人有相对的自由与权力,但人要遵守神的法则,不可违背她的命令。其命令的核心,是界定人与神之间的疆界,人就是人,神就是神,不可混淆。直到有一天,人逐渐独立,人逐渐好奇,开始渴慕外面的世界,开始寻求辨别的知识。在渴慕与寻求的驱使下,人渐渐跨越彼此的禁区,做了不该做的事,破坏了彼此的约。

从此,人与神的关系,陷入混乱之中,神开始寻找人,人开始躲避神;神开始追究责任,人开始推卸责任。就在那个时候,神发出了天问:人啊!你在哪里?人说:我害怕见您,便躲了起来!

至此,人与神,不相见;神与人,互为敌。两者之间,深渊相隔,天各一方,人不以神为神,神不以人为人,人与神的关系混淆,人与物的关系混淆,人与人的关系混淆。人事物间的关系,空虚混沌而黑暗,人陷入生老病死,聚散离合的循环,直到有一天人心开始回想祖祖辈辈所传下来的故事,那故事中的美丽院子,那院子中的美丽情景。人类开始呼求:神啊!您在哪里?那声灵魂的呼求,就是宗教的开始!

宗教,顾名思义,宗是祖宗的遗传,教是心灵的教导。宗教有两种属性的宗教:第一种是人寻求神,即人本宗教;第二种是神寻求人,即神本宗教。宗教的需求有三个:第一个是心灵的回归,修复人与神间的关系;第二个是生命的归属,建立通向永生的途径;第三个是今生的福祉,解脱生活困难的方法。宗教的形式,有两大类:其一,普遍的宗教形式;其二,狭义的宗教形式。普遍的形式,就是人心追求真善美的形式;狭义的形式,就是皈依具体的宗派,履行特殊的宗教礼仪。

纯粹的宗教,其本质就是:心灵回归真理,生活获得祝福,生命进入永生。这样的宗教之心,这样的宗教之礼,生活中无处不在。就因为是宗教之心,人性有道德的根基,就因为是宗教之礼,生活有伦理的秩序。

换而言之,人类历史的发展,即宗教史的发展。人类从野蛮至文明,人类从战争至和平,都有着宗教的影子,都有着信仰的选择。然而,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宗教的形式日渐庞大,宗教的本质逐渐迷失。说到这个时候,老者一声叹息,今日的宗教所敬拜的神,已经不是那纯粹的真神,而是已被神化的神,而是神化后的神话。这样的神,只是神话,已是愚昧,已是无知。那真的道,那道之名,那位真神,如西去的凤凰,何时才能复返?

老者继续说:世界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与佛教。按照创始人的时间,首先是释迦摩尼,其次是耶稣基督,最后是默罕默德。他们扮演的角色,承担的使命乃是:释迦摩尼是位觉悟者,看见那看不见的天国;耶稣基督则是带领者,带领人进入那个天国;默罕默德就是先知,建设那国度的使者。释迦摩尼见人的生老病死,问永生与永恒之国在哪里;耶稣基督来到人间后,开始布道说天国已经近了,天国就在这里,你们应当悔改;默罕默德领受天使的使命,使命就是建设公义的天国。释迦摩尼为老师,总是以慈悲为怀,教导人心要向善;耶稣基督乃是救主,拆除人与神的隔阂,重建人与神的关系;默罕默德作为先知,教导人们追求知识,今生来世回归真主。

老者说:少年啊!宗教的宗旨,使人有敬畏;宗教的教导,使人有智慧。宗教是心灵的殿宇,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然而,宗教的许多形式,愚昧繁琐而紊乱;宗教的许多观点,迷信无知而谎缪。你要持守宗教之心,你要远离宗教之论。学习释迦摩尼的智慧,效法默罕默德的勇敢,相信耶稣基督的救赎。这样,你的胸襟犹如大海,你的信仰犹如磐石,风吹雨打,毫不动摇。

关于基督教的《圣经》里,《创世纪》至《启示录》简述了:自有永有的神,用真理的言语,设计建造与充满自然而然的天地,并按自己的形象,创造人类的祖先。这位祖先像神,这位神像祖先,他们彼此立约,神以她的象为人,人以她的名为神!然而,神与人立约,神为人立法,亦为人立政,使人成为家,使家成为族,使族成为国。神所立的政,公平而公正;神所立的国,永远而永恒。

少年继续问道:我还是不能理解,神为何以其象为人,人为何以其名为神?

老者回答说:神是神,任何人不可见;神是神,任何人不可知!这位神,相对人绝对无!无,不是不存在的无,而是一切存在的有!无生有,有生事,事生物。无生有,即纯粹无的神,至有位格的神,有位格的有,有之有即道。有生事,就是道之行,其行有三样:道的格局,就是天地;道的生活,就是生命;道的言语,就是真理。道以真理为根基,道以生命为形象,道以天地为容器。

少年很茫然,困惑地问:这样的话语,谁能听得懂呢?

老者说:少年啊!学习知识的坚持,要用一生之久。知识的笔与墨,比勇士的鲜血更加尊贵,更有价值。你用心学习真理的言语,真理的言语中带着生命,生命会引导你进入真理。

-06-06

内容转载自







































福州白癜风医院
北京哪里有治白癜风的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