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为期8个月的支部内党史学习,现将支部成员的学习成果进行推送分享,今天的分享人为钱欢(学号)、王拓鑫(学号)、梁骞(学号)、邱胤铮(学号)、谢绮宁(学号),分享内容为探析中国女权主义污名化的老动画配音小剧场。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视频的理论基础课程。 第六季第10讲 3月4日 妇女能顶半边天 课程简介: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和论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妇女解放运动,广大妇女的地位得到较为明显的提升,开始大规模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形成了史无前例的社会劳动参与热潮。而新中国妇女实现社会性解放的过程也是妇女整体被解放、被塑造的过程,无论是平等观念、角色转变,还是女性形象的形成,都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视频简介 女权主义是近年来越来越热门的话题,在微博上随便一件小事都有可能引起大众对女性问题的讨论,孰是孰非,争论不休。我们抓住了最近比较热门的关于女权主义污名化的问题,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这个角度去深入了解女权主义运动的思想与发展,探析中国女权主义污名化的原因并找到解决办法。而通过老动画片剪辑配音,是希望能让原本枯燥无味、深奥难懂的知识变得更加有趣,更能普及到所有人。 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认为,女性问题产生的根源为私有制的确立,将妇女解放放置于整个人类解放之中,实现“为女性伸张几千年来被社会文明贬损了的作为一个完整意义的人的人性和生命价值,无条件地确认女性作为人的社会价值和生命价值的统一,并在两者的统一中实现以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真正的本质”。 新中国作为一个年轻的现代国家,超速发展现代化,工业在短时间内赶上了西方国家,思想上的改造却远没有实现,大众启蒙还需要长时间的沉淀。建国初期,我们曾通过行政手段直接打压传统思想,比如说“生男生女一样好”、“妇女能顶半边天”。广大妇女的地位得到较为明显的提升,开始大规模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形成了史无前例的社会劳动参与热潮。而新中国妇女实现社会性解放的过程也是妇女整体被解放、被塑造的过程,无论是平等观念、角色转变,还是女性形象的形成,都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但是这种平等并非出于民众的自觉意识。等到思想政策放宽,社会环境趋向自由化时,落后的传统观念又卷土重来。 现在有很多“女权主义者”,有了些许的女权意识,但是没有过相关的知识积累和思维体系,也没有身体力行的能力和条件。这部分人就容易受情绪的感染,而非理论的号召,把任何维护女性物质利益的手段都看作女权的支持方式。有些人甚至因为缺乏正确认知,对这个话题敏感过激,进一步加剧了污名化。 所以要取得运动的胜利,还需要科学理论作为指导,并在行动中贯彻。这正是中国女权运动所缺乏的。女性想要解放,最重要的是要有独立且平等的经济收入,和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必须要打破阶级在家庭中的反映,使家庭、婚姻从“社会生产关系中的最小生产单位”这一定义中解放出来。只有打破资产阶级私有制、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才能为男女平等这一全人类的事业提供真正的基础。 制作心得 钱欢:旧时代社会的女性一直生活在封建礼制的压迫之下,被迫接受三纲五常等封建礼教,而中国共产党吸取了马克思主义中有关女性劳动的思想,使“妇女也能顶半边天”。如今,中国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大家对新时代女权主义也有各自不同的理解,网络上对女权主义的看法也出现了一些偏颇,我们希望能从根本出发,解释女权主义真正的内涵,带领新时代妇女解放。 王拓鑫:把大量纷杂的史料、理论、时事案例,恰到好处地穿插在一起,深入浅出地讲成一段故事,无疑非常考验制作者的把控能力。而在查询资料、编写脚本、剪辑视频的过程中,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乃至世界女权议题的复杂性。在性别问题常常掩盖阶级矛盾的今天,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一问题的实质,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具有深刻的意义。马克思高屋建瓴地判明了全人类的唯一出路,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也能为马克思理论的传播贡献一份力量。在充分理解并将其作为理论武器的基础上,积极消除女权问题备受偏见的蒙尘。 憧景·磐石分享 支部: _ 团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