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3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看尧阳

这是一封写给尧阳的信。

尧阳好,碧空连山道,春水初生芳草笑,研茶有技高,子民俏。想问尧阳您贵庚?为何外表如此青葱鲜活而却从内里透出沉淀了无数年制茶文化精华的厚重感?尚能养育这万千子民,扶着他们的双手踏着原乡十里茶路稳步向前。

尧阳,系年西坪区尧阳乡总称,原尧阳乡包括尧山村、尧阳村、南岩村、上尧村,因尧阳村地处四村中心,保留为尧阳村名,全村主要为王姓。宋、元、明、清隶属崇信里,祖先王毅庵于明朝正德二年(年)由芦田外洋迁入,传衍至今二十多世,是侨乡及台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距镇政府驻地东南2公里,南山尖西麓,海拔米。有荣春、彭溪、南山头、中心、山腰等自然角落。

若说您是睿智矍铄的老人家,也在理。因为这我是站在古老的磐石桥下看着刻在上头的“乾隆五十一年”的字样和扎根在桥身石缝深处的杂草发出的感慨。磐石桥是您的肋骨吧?还有,流淌在桥下爬过巨石汇在一起的龙潭是您的血液吧?因为他们看起来虽沧桑却异样方遒。

磐石桥,建于乾隆五十一年,陈旧又坚固的桥身见证着尧阳子民世代繁衍。

听说,您有一处筋脉,名日寨?想知道每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笼罩着您的时候,是否会发出舒适的轻叹?屋里屋外的摆设、痕迹,无一处不彰显着老茶农的昼思夜想,犹在那动荡年代,以茶为梦,以梦为马,传遍五湖四海,铸造起的“尧阳茶行”,照亮了整个尧阳的未来,更让四方來贺。屋屋相连、砖砖相抵,您低头细瞧下自个儿,斑驳的坞墙房梁尽是先人们同甘共苦的痕迹,设在大门墙边的枪孔提醒着驻足于前的人们当年的峥嵘岁月有几多稠。日寨虽老矣,非但能饭却更聚星!

日寨,厝号“日昇居”,在当地被称作“最早阳光沐浴的地方”。相传,鸦片战争前,尧阳茶商王择臣及其子王永杜跨海走台,在鹿港创办“荣春茶行”,卖起铁观音。鸦片战争爆发后,王永杜就用带回的白银,建了日寨的主要建筑日昇居和尧阳茶场;而后,日昇居第二代主人王淑景继承家业,年在厦门开禾路兴建茶楼,创设“尧阳茶行”,茶叶广销国内沿海地区、台湾地区和东南亚一带,其后代在民国26年在香港开设"尧阳茶行“分行。沧桑历尽,繁华走过,人去楼空但情怀依旧。今天,在厦门开禾路,在香港文咸街70号,在台湾鹿港依然可看到”尧阳茶行“金字招牌。

且慢,您应该早点儿告知我这儿卧龙着大隐于深山的茶祖,更有守在他峭壁上头的乌龙将军狩猎石,我竟是这般迟才来拜见。翻过羊肠小道越过陈路石块,南峰峭石,迎风而立,敲醒我深陷于醇厚茶韵的美梦。

被绿意围绕的茶祖

乌龙将军狩猎石

又思及,若说你是如日中天的青壮年,也在理。勤于钻研的尧阳人家是你强健的手臂,漫延十里路的茶香也是你走向世人心底的双脚。在你手中盛放的片片茶叶使我迷醉,可在我将醉未醉时,你又用清风将我唤醒,遇之,我幸。

站在月寨,俯视看尧阳的彭溪、成林美角落。

尧阳村角落美景

八马茶作坊

我绕过茶楼,便有晚风来叙旧,泡了几许茶叶托于手,细咽落喉,看这春山春茶,春与春溪流。尧阳先生,愿你阳关大道的前方宽敞明亮,盼你庇护的子民世代安康,望你念念有回响。

这里是尧阳,欢迎你来一起徜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