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2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忻州别名“卧牛城”的由来   从太原上四十多分钟的高速路程就到忻州了。忻州有一个带有象形意义和传奇色彩的俗称,叫“卧牛城”。传说因城池地形西高东低,顺坡而建,远望色黄而广袤,状如一头硕牛面东而卧:一侧挺凸如弓弧,酷似卧牛之背;城墙顶上排列有序的雉堞又像牛的脊梁,“卧牛城”便由此而得。相传在很古的时候,有一老牛从东来向西去,行至游邀村(当地俗称“牛叫”),因欲择地而卧,时不久,此牛无影无踪。后来,本境按牛卧姿态建立城池,名曰“卧牛城”。(《忻县志》)卧牛城再往北,便是长城的内边,偏头、宁武、雁门一字排开,皆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要塞,而从忻州到长城之间,地方以“堡”、“寨”冠名的不胜枚举,古战场也在这片土地上多不胜数,从而造就了一方人刚烈、豪放的性格。比如忻州人以“硬”为美,就是不服输,又比如桌上酒的度数。军事文明的深厚底蕴也给忻州的民间留下无法抹杀的痕迹,比如“挠羊赛”,就是“摔跤”,让这个城市声名大震。忻州古城位于州境的中央,坐落在盆地与山岗交接的大土阜脚下,正是元遗山先生在其《重修天庆观功德记》中所言:“吾州跨西岗而城,而岗占城之半,是为九龙之原。”城的北、东、南三面田野开阔,坦荡如砥,一望无际,四面丘陵突兀,次第隆起,东南走向,逶迤横亘,岭壑罗织,气势磅礴,整个地形西高东低,因坡而建,远远望去位垲而险峻,色黄而广袤,状若巨牛一头,面东而卧,延伸开来,直至牧马河畔,流水之滨,山水交合,自然优越,洪波咆哮,如牛发声,二十里之遥,如雷贯耳,听得分明,故忻州东有牛叫(当地亦称游邀,为牛叫谐音)村名,西有牛尾集镇,此是从宏观而言,予以起名。忻州古城墙,亦布局别致,构造特殊,按牛体卧式姿态而建,北城门楼双双耸起,嶙嶒分层,碧瓦飞甍,破云触霄,以示牛角,弯而盘曲;瓮圈之中,挖一眢井,底处蓄水晶莹,滚珠吐玉,光彩照人,帮壁芦芽青翠,茂密周匝,参差披拂,这是牛的眼睛,此是由头部而言,画牛点睛;再次,南、北、东三面的城墙皆笔直而方形,毫厘不爽,只有西部的城墙,略呈椭圆,向外挺凸作弧弓之状,似卧牛之背,础厚而狭长。加之,城墙顶端配有垛口的女墙,悬眼孔孔,像齿轮似地鳞次栉比,起伏交错,齐整美观。城墙外围又砌雉堞马面,排列均匀,组合成串,酷肖巨牛的脊梁,此是从会意而言。   唯独城东门的一侧,竟缺一堞,原因何在,这需要由一个民间故事说起,方晓始末。昔人云,古代的九原之城“龙阜飞连百雉邱,峰峦蜿转蹙何洲”(明张铣诗);“龙连洛拥重冈,地设天开莫此乡”(党承志《九龙连阜》),星野独具,风水甚好,造化神秀,灵气其里。常有仙牛出没,九龙食草,牧马饮水,深潭浴澡,天天而来,日日如此,忻城兴隆,福光高照。有人羡慕,图谋夺宝。一天凌晟,曦微刚露,残月当空,大地沉寂,村落朦胧,大部分人犹在酣然入梦之中。有位农夫乘时起来,担着一担肥美而鲜嫩的青草进城照例甩卖。当其欢快地走到城东门跟前时,因天尚早,城门紧闭,铁索在挂,不得而入。农夫无奈便将扁担放了下来,在城门外等待歇息。适值此刻,一个男人行踪诡秘,目光狡黠,口操南音,大步流星向他走了过来。声言买草,挑了一根,朝着城内摇动摆忽,似在招物。就在门军启锁拉闩、掀开门扇之际,一具牛头伸了出来,大逾磐石,毛耳晃闪,尖角熠熠,眼明过灯,蠕卷长舌,舔唇叼草。南人引退,拿出准备的缰绳正欲牵牛,攫奇掠贵,醉心行剽。农夫顿时想到这是外人存心不善,害人利己,岂能容忍,真是怒火中烧。说时迟,那时快,当机立断,扯起扁担向着对方便劈头盖脑猛打下去。南人侧身一声而落,接着“哞”地高叫,蹶着尾巴,拖着伤体,投在了东街南部的深潭之中。   水潭,宽数丈,长十丈,深难测定。素常该潭,碧绿如玉,水平镜,岸柳倒挂,禽鸟闹春,景致荟萃,煞是宜人。这时,泓波在翻涌,边流在撞击,雪花在飞溅。农夫伫立一直在注意着牛的动向,心理忐忑很不平静。于是人们便把这一深潭叫作“牛藏泊”,忻州古城起名“秃角卧牛城”,而将牛的藏身潜踪,认为是忻州的灵气风水再不会被人窃走了。所以同治时期知州戈不留(官名戈济荣)在大兴土木修建东门城墙时特地指令少修了一墩雉堞,以示牛短缺一角之事,而且用来作为“卧牛城”的佐证与标志。还有人说,忻州城东门如果封闭得时间久了,牛因喝不上牧马河的水而起火,城里定要发生火灾,蒙难遭殃,必须到火神庙祈祷火神爷开恩,才会祛除消弭,这样就从多方面把忻州这座卧忸成描摹得有血有肉,活龙活现,更富有神话般的传奇色彩而引人入胜,情趣隽永。另外忻州还有历史悠久的秀容书院,所有还有别名叫秀蓉城。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