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凡的两周线上教学,老师们一改从前的害羞和尴尬,摇身一变成为颇具风范的“主播”。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老师,为了上网课,现如今都能够玩转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种设备。据报道,在半个月内,最多有老师在教学群内发布两万余条消息,平均每天超过条,假设每条消息只含有4个字,这位老师相当于写了一册小学语文课本。开一的老师们更是使出浑身解数,想尽办法提高学生的上课体验,改善课堂的教学效果,他们用自己的点滴努力,默默地在抗疫期间为开一学子保驾护航。 令人动容,不遗余力的语文组 语文组是一中“老龄化”较为明显的组,孙连枝老师、马国辉老师、还有孟祥曾老师、范桂华老师……都是几十年来奋斗在教育岗位的优秀名师,让他们上课没问题,可是上网课?也没问题!面对操作繁琐的上课、留作业、小考等操作程序,孙老师如是说:“网课是一个新事物。快退休了,没有想到还能遇到这么一个机会。我觉得用钉钉上网课真的挺快乐的,除了自己学了一门技术之外,在屏幕前面跟同学交流还是蛮有意思的。钉钉特别方便,无论直播、录播,还是上传材料都非常的快捷。”马老师今年高三,还带两个班,一个班五十几个同学,两个班级百余篇的作文都通过电子版提交上来,即将退休的马国辉老师就这样一篇一篇的看完,将优秀作文重新编辑,分享给学生,并在课堂进行深入的剖析。每天几个小时对着屏幕,不知马老师要停下来几次,才能将这些作文看完?“一掷千金”,只为课堂效果更好的数学组由于数学课堂需要大量的画图和验算,在深入研究众多教学软件,力求找到最方便、呈现效果最好、功能也最全面的软件的同时,数学组的“大咖”们更是煞费苦心。有的老师购置了高清的摄像头,对照书本,模拟课堂上的板书,提高效率,有的老师更是带着“挥金如土”的“壕气”,为网课购置了效果最佳的美术专用数位板、ipad及手写笔等作为辅助。有“舍”才有“得”,为了孩子们,咱舍得! 细致入微,“见缝插针”的英语组即便是在家,孩子们也别想睡懒觉,清晨,英语老师们早早地守在电脑旁,组织着如同在学校里的“集体”晨读,通过视频会议监督并检查同学们的晨读任务。其他的零散时间,老师们也不想错过“一分一毫”,高三的吴蔚林老师,通过必由学软件设计试卷,在课下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统一完成试卷,而在课上,利用网络平台,就学生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解答。有的老师还利用维词软件,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有效监督,有的老师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疫情相关的英语短文、新闻报道供学生课下阅读,扩充知识面。刚休完产假的崔雪子老师更是在孩子的啼哭中抢时间,一次次狠下心坐在电脑前备课、上课。追求完美,不断探索的物理组网上课堂开播没多久,追求完美的物理组老师们就发现了诸多“问题”:钉钉直播因延迟而与学生的交流困难;视频会议虽延迟少却没有回放功能;手机投屏经常出现卡顿;用鼠标进行演算几乎是不可能;买了手写板又与很多软件不兼容;使用钉钉填表收作业难以看到学生的解题过程;想考试又没有统一而稳定的平台和方式……问题虽多,但物理组的老师头脑再灵活不过,通过多次的组内教研和讨论,大家共同摸索:视频会议没回放,我们就互相分享录屏软件进行录屏;投屏卡顿,我们就分享、团购摄像头;手写版不兼容?换!直到找到合适的设备和适配的软件;对于作业和考试,老师们更是通过分享经验找到最适合的平台,稳步进行。不愧是开一物理组,解决问题的强手! 花样翻新,让学生“乐此不疲”的化学组 乐课网的留作业功能好不好?钉钉的家校本有什么优点?钉钉的云课堂学生作答是否更方便?……不仅仅是针对平台的尝试和讨论,化学组的老师们把作业、考试中的每一道题,从题干、到ABCD四个选项根据平台的不同需求逐条上传,还有试题所需图片、试题答案、试题解析,每一道题都如此,一套卷多少道题,一周多少套卷,如此繁重的工作量,他们却干得津津有味。她们的个性签名是“不是批作业就是在催作业中”,“奔腾于备课中~~”;她们的朋友圈都是对于上网课的交流,她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