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4-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作者:主内同工

供稿:房忠兰同工

传媒:齐鲁禾场传媒

感谢主!今天中午分享的主题是〈罪(98)〉。1.要成为“学习者”,而不是“受害者”;2.数算神的恩典,就是消除怨言的最佳良方。1.要成为“学习者”,而不是“受害者”

“我受苦是与我有益,为要使我学习你的律例。”(诗:71)

神是独一全知的神,他常常使用「意想不到的人」以及「难以置信的环境」来教导我们人生最难的功课。然而,我们往往在境遇好的时候很得意,境遇不好的时候,心里面的埋怨和苦毒就出来了。因此,有许多人总是抱怨生活多么不公平,将焦点放在不如意、不快乐的事情上,并在愤愤不平中度过一生。一颗抱怨的心是从不缺乏理由的,喜欢抱怨的人永远有足够的理由叫自己不快乐。但神不喜悦我们发怨言,当我们开始抱怨时,就已经不相信神、不顺服神给我们安排的环境了。

有这样一篇文章,主题是:『苦难来临的时候,要操练自己做个学习者,而不要成为受害者。』

『当苦难来临的时候,受害者会说:“为什么这一切发生在我身上?”但学习者会说:“我能从中学到什么?”

受害者将问题归咎于其他人。而学习者会问:“在多大程度上,这是由我自己造成的?”

受害者的眼睛盯着其他人而愤愤不平地抱怨:“命运如此不公!”学习者却坦然地对命运说:“这种事本就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受害者认为,大难临头是因为神要惩罚自己。学习者深信,神允许苦难发生是为要让自己在磨砺中成长。

受害者宁可怨天尤人也不愿寻求出路;学习者无暇抱怨,而是励精图治。

受害者觉得命运的牌局永远都对自己不利;而学习者却相信,只要神愿意,自己的人生随时能“重新洗牌”。

受害者整日顾影自怜,无暇念及他人;学习者却倾力帮助别人.没有时间为自己叹息。

受害者祈求神除去生活中的一切问题,使他能快乐起来;学习者却从一切问题中体会到,只有神才是真正喜乐的源泉。

受害者为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焦虑不安;学习者却知道唯一重要的是神怎么看待他。

受害者在人生的道路上步履蹒跚,总是抱怨生活的重担;学习者却朝着标杆直跑,盼望得着神的奖赏。』

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有很多都是超出我们力所能及的控制范围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人都是意外情况的“受害者”。但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有机会选择回应的方式。我们要学会不把焦点和目光放在所受的苦楚上,而是放在爱我们、拯救我们的神身上。在面对生活考验的时候,我们当靠着神的恩典,努力做个“学习者”,而非“受害者”。求主保守我们凡事顺服、凡事感恩,并满心相信凡临到我们的事都是为了塑造我们,最终叫我们得益处!

2.<数算神的恩典,就是消除怨言的最佳良方>

“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不可忘记祂的一切恩惠。”(诗:2)

“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帖前5:18)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18节写道:「凡事谢恩」,保罗的意思是要我们在每一件事上都感恩。然而,许多时候,我们张开手祈求天父的恩典,要财富、要健康、要工作、要产业,一旦事与愿违,我们就会抱怨神,好像祂是一切麻烦的根源。在顺境中我们往往会认为自己的能力很强,而不会感恩神的保守;在逆境中我们又会将神视为怨恨的对象,甚至还有些人把抱怨当成一种习惯。如果你说:「我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他们会很乐意给你一些建议,他们会数算自己所得到的许多祝福,然后抱怨说,还有许多祝福他们没有得到。一颗抱怨的心从不缺乏理由,几乎每一天我们都能找到很多理由抱怨,而抱怨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东西,例如天气、教会、困难,其他基督徒、甚至神自己。

一颗知足、感恩的心能止住抱怨。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中教导我们不要发怨言,在另外一封书信中他又教导我们一种消除怨言的良法。他说,“要常常喜乐,不住的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帖前5:6-18)医治发怨言的病只有这一种最好的妙药------“凡事谢恩”,这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我们明白并且深信神使我们所遭遇的一切事都是为了我们的益处,我们自然会“凡事谢恩”。当我们学会这一样功课的时候,那一切怨渎的言语自然就都变成感恩的话了。

在诗篇篇中,诗人要神的子民欢喜、快乐,且要谢恩,因为“我们是祂造的,也是属祂的;我们是祂的民,也是祂草场的羊。当称谢进入祂的门,当赞美进入祂的院;当感谢祂,称颂祂的名。”(诗:3-4)即使面对许多艰难和挑战,只要牢记我们是属乎神的,就必能因着基督的爱以及衪所做的牺牲而发出赞美,并且凡事谢恩。

“只要你们行事为人与基督的福音相称,叫我或来见你们,或不在你们那里,可以听见你们的景况,知道你们同有一个心志,站立得稳,为所信的福音齐心努力。”(腓1:27)保罗在此将兴旺福音的重要秘诀告诉我们,这秘诀不是有关传福音的技巧──如何吸引人来听福音,而是关乎信徒的生活见证──行事为人与基督的福音相称,藉着美好的品行,把福音见证出来。许多时候我们传福音没有果效,不是口才的问题,也不是讲章的问题,乃是基督徒生活见证的问题。与福音相称的行为,就是一种无声而有效的见证。

“你自己凡事要显出善行的榜样,在教训上要正直端庄,言语纯全,无可指责,叫那反对的人,既无处可说我们的不是,便自觉羞愧。”(提多书2:7-8)如何应对反对我们的人的攻击?最好的方法不是用申辩或反击,乃是用真实而圣洁的生活见证来答复。对方既发现他们所挑剔的与事实不符,“便自觉羞愧”。彼得劝勉信徒如何应付人的毁谤时也说过类似的话:“存着无亏的良心,叫你们在何事上被毁谤,就在何事上可以叫那诬赖你们在基督里有好品行的人自觉羞愧。”(彼前3:16)

“凡听见我这话不去行的,好比一个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并且倒塌得很大。”(太7:26-27)今天神子民的危机是:许多人信主几年之后也听了不少真道,认识了不少圣经真理,但却不带到生活、事奉中遵守,不作一个行道的人,以至行事为人与神的道相背,亏缺了神的荣耀。并且这种情形若不回转,就必落到更危险的地步,即对听道无心,因自以为知道了,内心会越来越刚硬,不易蒙光照,到了遭遇试练时便会立刻跌倒,因为没有将根基立在磐石上。

1

敬请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